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虚拟社会是当今社会管理和创新中亟待研究的重大问题,探索其规律并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文章从互联网虚拟社会的概念入手,分析归纳了其六大特征:虚拟、移动、融合、泛在、个性、膨胀;进而对互联网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进行了比较,认为两者的差异表现为人们体验的差异和草根话语权的差异,但两者的主...  相似文献   

2.
李钢 《电子政务》2011,(9):15-20
从虚拟社会的定位、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联、虚拟社会的特殊性等方面对虚拟社会管理的本质进行了探讨,指出信息网络社会的崛起让人类进入到“虚拟世界”,尽管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有很大差异,但其主体都是人,要从主体的意向、主体间交往和社群共同体的文化需求等层面全面理解信息网络和虚拟社会的本质,进而正确认识虚拟社会管理的特殊性。归...  相似文献   

3.
网络虚拟社会已经渗透到现实社会中的各个角落,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是公安工作新的命题和挑战。公安机关加强对虚拟社会管理,应从互联网虚拟社会的特征、互联网虚拟社会的管理现状入手,针对虚拟社会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技术手段滞后、管理控制滞后、法律法规滞后、行业自律与规制存在较大差距等问题,从提高运用技术手段、创新工作沟通方式、加强网络参与者内部自律、完善规章制度建设等四方面加强虚拟社会管理,更好地明确新时期虚拟社会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我们生活在现实社会.也同样生活在以网络为载体的虚拟社会。社会管理创新,离不开“虚拟社会”管理创新。今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这是中央首次明确提出将虚拟社会管理纳入社会管理范畴,把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管理统筹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虚拟社会管理的高度重视。虚拟社会管理创新是一个崭新、重大、紧迫的课题,也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新考题,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5.
王臻 《电子政务》2011,(9):21-25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越来越小,也构建起一个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虚拟社会,并且它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一方面,虚拟社会的形成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另一方面,虚拟社会快捷、开放的信息传播特性也引发了一系列矛盾,直接影响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如何抑制虚拟社会的消极不利影响,将其纳入现实社会的管理范畴...  相似文献   

6.
虚拟社会的出现对于现实社会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影响巨大,需要加强对虚拟社会建设和管理的研究。"虚拟人"不是虚拟社会研究的起点,虚拟社会的逻辑起点是虚拟社会关系。虚拟社会关系是虚拟社会的基本社会构成,包含着虚拟社会主要矛盾的萌芽,是虚拟社会中人的发展基础,其影响着虚拟社会的发展方向。坚持虚拟社会的逻辑起点是虚拟社会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受网络世界虚拟性、隐蔽性、任意性等特征的影响,在网络伦理不完善、法治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下,虚拟社会极易产生非理性行为甚至违法犯罪,危害网络安全和社会稳定。通过对虚拟社会安全危机的原因分析.提出了运用社区警务理念强化虚拟社会管控的主要对策:确立虚拟社会管控的新理念,加强虚拟社会管控基础工作和平台建设,充实网警力量,建立网警大协作机制和虚拟社区警务建设等。  相似文献   

8.
网络虚拟社会的迅速发展进步产生的负面影响给管理部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网络虚拟社会具有虚拟性、开放性、自由性、复杂性等特征。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存在管理理念过于保守、管理立法还欠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管理技术严重滞后、管理方式过于陈旧等问题。完善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需要改变管理理念,为完善管理奠定思想基础;加强管理立法,为完善管理提供法律保障;改进体制机制,为完善管理提供制度保障;提升管理技术,为完善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改进管理方式,构建静态、动态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利用广泛普及的今天,虚拟社会治理泛珠三角合作作为社会治理泛珠合作的组成部分,已是泛珠合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泛珠三角区域对虚拟社会治理高度重视,其中公安部门开虚拟社会治理泛珠合作之先,取得较好合作成效。当然,虚拟社会治理泛珠合作仍处于初创阶段,现有的虚拟社会治理泛珠合作远非虚拟社会治理泛珠合作的全部内容,合作治理的主体结构、内容分布、方式方法等也都还值得不断创新。为此,加强虚拟社会治理泛珠合作创新研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虚拟社会管理与网络舆论危机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渗透影响,指出网络虚拟社会已然形成,网络舆论事件频发要求提高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水平,健全网络引导机制;指出与传统舆论相比,网络舆论具有突发性、互动性、燃点低、触点多、传播快、影响大等新特点,网络媒体的兴起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的一面,但在政府缺位网络公共舆论引导与管理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11.
虚拟社会作为信息技术发展之后形成的崭新的人类生存空间,以其庞大的数据库和信息高速公路将人们带入全新的网络时代。与此同时,虚拟社会隐私权的问题也逐渐引起关注:世界各国建立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公民的虚拟社会隐私权,我国的立法保护对此也有所体现,但未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我们应该从法律、技术、伦理角度采取综合措施构建公民的虚拟社会隐私权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时代加强互联网虚拟社会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社会管理严重滞后于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虚拟社会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互联网虚拟社会的管理必须创新思维方式,坚持发展和管理并重,最大限度地利用、激发其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遏制其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王永兵 《公安研究》2007,151(5):59-62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社会应运而生。由于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关联性、聚合性和敏感性不断增强,因此,公安机关构建虚拟社会管控机制势在必行。虚拟社会匿名、开放、高度自治等特点,加大了公安机关对其管控的难度,要努力从引导虚拟社会自律、解决管理前端缺失、提升虚拟社会违法犯罪查处力度入手,积极在网络虚拟空间开辟公安工作的“第二战场”。  相似文献   

14.
商人的逐利性决定了他们为了追求利益而采取违法、违道德等手段,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产生极大危害,违法行为自有法律惩处,但违道德行为却无从处理。通过考察我国古代十大商帮之首的徽商可以发现,徽商普遍具有诚实信用、重义轻利等优良商业品质,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徽商对商业道德的建设,对我国现代商法产生诸多启示。我们有必要将一定限度的商业道德法律化,有助于引导企业合道德化经营,维护市场秩序,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在将商业道德法律化时应以规则性条款为主,以原则性条款为辅;重视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商业道德自律功能;加强商业名称保护力度,提高商人商誉意识。  相似文献   

15.
虚拟社会管控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荣  潘义 《公安研究》2007,155(9):48-52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虚拟社会应运而生,其安全管理也自然成为我们现实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公安机关在履行法定的治安管理职责时,面对虚拟社会的安全管控,遭遇到法律法规支撑不足、管控技术滞后、虚拟社会管理基础薄弱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当务之急应采取技术先行、法制支撑、夯实基础、引导自律等具体措施,确保控制到位,管理有效。  相似文献   

16.
网络既是思想意见的集散地,又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与现实,无论是舆论场还是社会管理,都正在打通交织,融为一体.中央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把对虚拟社会的管理纳入其中,把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管理统筹起来。利用网络进行社会管理和协调,是适应时代变化的一种创新。  相似文献   

17.
徐晓林教授:"国家政治安全视角下的互联网虚拟社会风险治理研究"2011年11月26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徐晓林教授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国家政治安全视角下的互联网虚拟社会风险治理研究"开题论证会在武汉举行。当前加强和改善互联网虚拟社会管理是我国执政党面临的现实问题和重大挑战,如何识别互联网虚拟社会的潜在风险,对其进行预警防控,是新时期党和政府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8.
符晓辉 《人民论坛》2013,(12):170-17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虚拟社会已经深入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何提高对虚拟社会本质和运行规律的认识,把虚拟社会的管理与现实社会的管理统筹起来,成为当前社会管理必须面对的课题.在分析虚拟社会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虚”与“实”结合是实现虚拟社会良性管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职场青年虚拟社会网络是指有职业经历的青年群体在使用互联网进行网络交往时形成的线上社会网络,本文探讨这种虚拟社会网络的形成和转换过程。其中,虚拟社会网络的形成是指上网者结识到更多的线上好友,虚拟社会网络的转换是指这些线上好友发展到线下,变成实体空间中的朋友。本文结合数字不平等理论、社会资本理论、文化资本理论,从线上和线下两个角度来讨论职场青年虚拟社会网络的形成和转换。利用JSNET2014数据研究后发现,数字不平等带来了上网者不同的网络使用类型,不同类型的使用者其虚拟社会网络的形成和转换也存在差异,这是影响职场青年虚拟社会网络形成和转换的线上因素。实体空间中的社会资本动员能力越高,职场青年虚拟社会网络的形成数量和转换率也越高;教育程度所代表的文化资本积累越多,职场青年虚拟社会网络的转换率越低,这是影响职场青年虚拟社会网络形成和转换的线下因素。  相似文献   

20.
屈群苹 《前沿》2013,(16):104-105
作为现实社会在网络空间的多维体现和拓展延伸,虚拟社会不仅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存在形式,而且使网络色情、网络欺诈、网络侵权等有了公共空间。各级政府应顺应新形势,狠抓“执网”能力建设,畅通网络民意渠道,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在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层面做出适应性调整,消解发生在虚拟社会的种种不规范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