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来自中科院的风波“享誉一世、蒙宠终生”,这是一些人对当前已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人的评说。但还有人说:“被评上职称的人不只是‘享誉一世’,其子孙后代也沾光,比如有的人去世后,其子孙公然宣称其父以前是院士或教授,要求在工作中和学习上予以照顾。我国的职称制度是1986年后实行的职称改革后的结果,到目前为止,虽然各地的标准大同小异,但这种“一评定终身”制度背后的弊端则是毋庸质疑的。前不久,《焦点访谈》报出新闻,中科院将继2001年宣布取消职称评定后进行新的用人制度改革,中科院所属136个事业单位除极个别单位外,已全部实现了全员聘用合同  相似文献   

2.
从2005年底召开的“全国人事厅局长会”上传出消息:人事部2006年将加快职称制度改革步伐。今年将在原有职称系列和已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础上,着手研究编制科学的、符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需要的职称框架,并做好工程师制度改革研究、扩大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结合试点、建立职业水平评价制度试点等工作,为职称的分类改革探索路子。事实上,国内不少省区市在此之前就探索性地开展了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并涌现出了不少“破冰之策”。水利部:在聘用与职称制度间找融点2006年4月初,国家水利部人事  相似文献   

3.
一道难题     
美国前总统林肯,他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有一次考试,老师问他:“你愿意考一道难题呢,还是考两道容易的题目?” “考一道难题吧。” “好吧,那么你回答,”老师说,“蛋是怎么来的?” “鸡生的呗。”林肯答道。 “鸡又是哪里来的的呢?” “老师,这是第二个问题了。”林肯非常认真地说。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4.
在我的检察生涯中,有过一次激烈的思想斗争,曾经想对我钟爱的事业说声“再见”。1995年秋,我以本专业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取了母校的硕士研究生。辞别了亲爱的战友,远离了前线的“硝烟”,带着领导的嘱托和期望,踌躇满志的我,步入了宁静的校园,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曾记得,1986年大学毕业考研时,因外语差3分而落选。我发誓来年再考,不达目的不罢休。可毕业后的生活有些身不由己。繁忙的工作,琐碎的家务,经济上的困窘,一度使我偃旗息鼓,“刀枪”入库。“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春风吹拂了祖国大地,建设一支…  相似文献   

5.
政府部门考核制度对生态环境的负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斌  丁刚 《行政与法》2005,(5):18-20
在现行政府部门考核制度强化考“绩”的影响下,部分公务员形成了浅显盲目的政绩观,他们为实现短期的、局部的和表象的政绩,片面强调经济的高速增长,大兴“形象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程度的破坏。对此,本文提出了加强公务员“德”的考核,塑造其“价值人”理念;变革公务员考“绩”指标,建立“绿色”考绩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张晓菲 《法制与社会》2016,(6):241-242,258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与深水区,频繁的国际事务合作需要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非通用语种法律翻译人才。与传统“外语”+“专业”的复合叠加不同,这里我们探讨的是关于“外语翻译专业”与“法律专业”结合后的复合型专才培养。外语人才不等同于翻译人才,相应的,懂得外语和法律知识不等于可以做好翻译工作。针对我国当前的外语专才教育,要培养出卓越的国际化非通用语种法律翻译人才,必须突出翻译专才以及跨学科专才培养的特点,加强国际化培养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7.
《中国律师》2007,(2):20-20
2006年9月16日,一年一度的全国司法考试再次开考,28万多名考生迈进了“中国第一考”的考场。  相似文献   

8.
许冠男 《中国律师》2009,(12):88-89
曾几何时,司法考试,也就是律师准入考试,被冠以“天下第一考”的美名。这其中固然有其权威、规范、严密、廉洁、通过率偏低的特点和原因,但也因为他承栽着千千万希望从事律师工作的莘莘学子的梦想。也正是这“天下第一考”圆了不少人的法律梦,也成就了许多知名律师。自司法考试诞生之日起,为我国输送了大量法律人才,目前活跃在经济生活前沿的十数万律师,正是这“天下第一考”把他们缔造成为维护正义的战士。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在判决和裁定书上,助理审判员署名,常见的有两种方式。第一种署“助理审判员”,是什么职称就署什么职称。第二种署“代理审判员”。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五条之规定,审判员有审判权,没有规定助理审判员有审判权。法院组织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助理审判员协助审判员进  相似文献   

10.
如果杨仁旺愿意,2004年从北京大学毕业时,他完全可以顺利在京落户,按部就班地评职称、买车、买房,为孩子落好北京户口,成为家乡人羡慕的“北京人”. 后来,他再次为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而回到北京的中学任教.不在乎户口的“后遗症”正在这个年轻人身上逐渐显现:买车,买房,送孩子上学,都因没有北京户口波折重重.  相似文献   

11.
“考个证就能挣钱,当初考的时候可没想到.”家住河北省石家庄市的乔某大学时通过了注册会计师考试,毕业后,并没有从事财会相关工作的乔某一直将她的注会证“挂”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挂证费”甚至一度比本职工资都高.不过,她打算再试着考考别的“含金量高”的资格证书.“相比人家的建筑师证,我这个注会证现在太多了,已经不值钱了.”乔某说.  相似文献   

12.
《检察风云》2011,(13):61-61
首先,高考作文考的是什么?考的是语言文字,考的是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测试的是考生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因而考试作文必须要遵守官方认可的语言文字规范。网络热词诸如“神马”、“有木有”、“伤不起”“打酱油”、“浮云”等在网络中常见的语言,一般只能在资深网友圈子里才能方便地使用,才能看得懂、听得懂,在不上网或不常上网的人群中就不知所云,  相似文献   

13.
巢江淮 《江淮法治》2012,(10):23-23
近日,有网友爆料湖南高校负责职称评审的评委名单刚刚确定即遭泄露,身为评委的警察学院教授刘一兵在宾馆“开房收钱”。“目前已终止刘一兵教授2011年度高校教师系列职称评审专家资格.有关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核实”。(5月6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东宁县法院主动打破审判工作神秘化的旧习,实行审判工作“五公开”: 一、实行审判人员姓名职称公开。为便于群众了解法院审判干部,该院为每个干警制作了胸牌,上面有照片并标有姓名职称。群众可以指名道姓地评价每  相似文献   

15.
近来,国内各大媒体纷纷报道称:“中科院,‘研究员’不再是一种专业技术职称,而是一种岗位。也就是说,不管你现在是初级、中级还是高级职称,都可能通过公开竞聘成为‘研究员’。中科院已在全院范围内停止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同时停止了传统意义上的职级晋升,取而代之的是全面推行岗位聘任制。”在过去的若干年中,“评职称”意味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以及改变“官本位”社会价值观。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初期,职称评定工作一度使各种专业技术人员欢欣鼓舞,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要性也因此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16.
李敏 《政府法制》2008,(1):52-53
2007年10月25日,南方周末一篇《深圳“刁民”叫板:考驾照为何必须上驾校?》的报道,颇为吸引人们的眼球。该报道称,“10月8日,深圳市民樵凌以94分的成绩通过了驾照考试的笔试,成为中国驾照直考第一人”。  相似文献   

17.
我与先生最初相识于1979年的秋天。那年,我考进了北大。原本我填报的志愿是北大西语系英美语言文学专业,但是招生的老师认为我年纪偏大,不再适合学习外语,因此,建议我从北大国际政治、世界经济、世界历史和国际法专业  相似文献   

18.
韩国:用考试来抵制腐败韩国评职称主要有考试升职和审查升职两种。以公务员为例,韩国的一般公务员分9个级别,级数越小,职位越高。从8级公务员升到7级需要工作7.6年,从7级升到6级需要9.6年,从6级升到5级需要9.1年。如果以7级考进公务员,退休之前可以混到3 ̄4级。从5级考入公务员的话,一般最后可以升到3级以上。所以,对大多数从9级起步的公务员来说,光靠资历,熬到6级就熬不上去了。  相似文献   

19.
佚名 《政府法制》2012,(20):9-9
眼下正是大学生找工作的高峰期,而公务员作为就业的一个去向.受到很多大学生的青睐。如同流行多年的“考研一族”、“考托一族”一样,考公务员一族甚至也有了自己独特的称谓——“考碗一族”在历史上,公务员也曾通过考试来选任.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中华民同是如何任用、考核公务员的。  相似文献   

20.
这样的情景在您的家庭中发生过吗? 情景1:孩子特别骄傲地说:“我考了100分!”家长说:“真棒!咱们可不能骄傲,继续努力!” 情景2:孩子特别骄傲地说:“今天我代表我们班在国旗下演讲,大家都给我鼓掌!”家长说:“别臭美了,赶紧干点儿有用的,很快就要考试了,考不好谁还会给你鼓掌?” 情景3:孩子特别骄傲地说:“今天外教表扬我了,我跟外教老师聊了好一会儿呢!”家长说:“不错.今天作业做完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