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     
1万平方公里 国际海底管理局理事会核准了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以下简称大洋协会)提出的多金属硫化物矿区申请,使大洋协会在西南印度洋国际海底区域获得了1万平方公里具有专属勘探权的多金属硫化物资源矿区,并在未来开发该资源时享有优先开采权。  相似文献   

2.
《半月谈》2005,(7):84-84
4月2日.我国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在青岛起航,开始执行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任务。这次环球大洋科考的总体目标是对相关的大洋中脊开展综合科学考察,对海底热液硫化物资源、生物资源和相关环境开展调查,为人类探索和认识大洋.为人类和平利用大洋资源作出中国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陈明义 《政协天地》2012,(12):11-15
海洋事关国家的核心利益。我国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因此就必须从战略的高度、以世界的眼光来关注海洋。中国在全球的海洋拥有广泛的战略利益,包括维护300万平方公里海疆的权益,拓展在2.5亿平方公里大洋的权益,维护国家的海洋安全、航行安全,维护自由利用海洋空间以及资源的权利,分享国际海底资源的权利,开展海洋科学研究的权利等等。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海底区域作为未来最具经济潜力的区域和国家发展战略拓展的重要支点,是国家未来海洋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由于受传统海权观念的影响,缺乏对国际海底区域资源进行长远的开发战略,导致开发利用步伐缓慢;只有确立明确的远洋开发战略,通过积极的保护性法律法规和鼓励性政策,促使投资主体的广泛化,资金来源的多元化以及技术保障的社会化,并以强大的海上安全保障力量为后盾,才能全面经略海洋,切实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7,(26)
<正>国际海底管理局是代表全人类管理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的权威组织。"中国话语权"在这一重要国际组织中正在加强。在近日牙买加召开的国际海底管理局第23届会议上传来喜讯:上海交通大学极地与深海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提交的观察员席位申请获得通过,我国在国际海底管理局的观察员席位获得"零"的突破。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管理国际海底  相似文献   

6.
趋势     
《今日海南》2013,(11):6-6
“大洋一号”起航奔赴南海海试 10月18日,“大洋一号”船驶离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团岛码头,前往南海进行2013年“大洋一号”船南海综合海试。“大洋一号”船预计将于11月26日从海南三亚正式起航执行中国大洋30航次科学考察任务?本航次预计历时180天,分为4个航段执行,计划于2014年5月中旬返川青岛。航次主要任务是在印度洋开展多金属硫化物、生物资源和环境基线调查,同时兼顾相关科学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7.
浅析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储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矿产资源储备是战略物质储备,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保证我国在国际市场变动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在总结国际经验基础上,本文从储备形式、储备运作和储备资金运作三个层次构建了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储备战略体系.第一级是国务院及其下设专门负责实施金属矿产资源储备事宜的国家金属矿产资源储备局.第二级是国家金属矿产资源储备经营管理公司.第三级是各个金属矿产资源储备基地公司.  相似文献   

8.
农业国际合作是大趋势,也是优势互补、运用国内外资源发展高效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在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生产力水平、贸易方式、对外开放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面对农业国际合作的大势,"一带一路"倡议引领的全面开放格局直接将我国农业推向全球竞争的前沿,从而将对国内农业转型形成倒逼机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化农业国际合作必将促进我国农业实现资源互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9.
秋湖 《半月谈》2005,(7):0-81
领土之争古已有之,但古代多数是围绕陆地边境。远离大陆的岛屿争端显得并不十分突出。然而,随着海底油气资源的发现和专属经济区概念的诞生,现在哪怕是大洋中的一块礁石也成了邻国间争夺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资源全球化,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社会对矿产资源的争夺,我国也加入到了对海外矿产资源的投资开发利用活动当中。走出去战略是我国为解决资源问题的一项政策选择,为了维护国家的能源安全,获得稳定的资源,保证国家在全球矿业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必须确保矿产资源海外投资的安全。本文在分析当前矿产资源海外投资现状的基础之上,从国家、企业、行业等层面构建一套安全机制,为政府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浅论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 《人大研究》2001,(11):27-30
(一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已颁布实施了 7部环境保护法律、9部资源管理法律、30多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建设的行政法规 ,以及 30多部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其他法律和行政法规 ,395项各类国家环境标准 ,6 0 0多件地方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我国宪法和一些法律法规中也有许多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定。此外 ,我国还加入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斯德哥尔摩宣言 )》等十多项国际生态环境保护的公约、条约 ,从而基本形成了既适合我国国情又初步与国际接轨的以多个单行生态环境和资源法集合为法群形态的环境法律体系。这样 ,就为遏制我…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建筑企业越来越多地在国际招标投标中中标,尤其近年来,非洲市场的开放,为我国建筑企业走向国际又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但是,非洲国家在气候、自然环境、建筑材料等方面,与我国有很大的差异,这意味着在我国常使用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3.
2008年下半年开始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给我国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致使金属矿业在这场全球经济震荡中面临诸多挑战.文章构建了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框架.该战略框架主要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基于金属矿产资源本身特点,从优势资源、劣势资源和普通资源角度分析我国金属矿产资源的宏现管理战略;第二部分,从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出发,从加强矿业权管理、增强出口竞争力、加大储产量、加强矿产地建设等方面讨论提高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微观战略;第三部份是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如何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相似文献   

14.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创建于1966年,是国家海洋局直属的国家非营利性海洋科研机构。主要从事中国海、大洋和极地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与资源探测与勘查的高新技术研  相似文献   

15.
院成立于1953年,是集设计和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甲级设计研究院。该院持有国家公路勘察、设计、测绘、环评、咨询及监理等甲级证书,主要承担高等级公路、大型桥梁、隧道、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勘察设计、科学研究、施工监理、技术咨询、交通工程、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等多项业务。1999年12月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建院47年来,该院先后承担了川藏、川黔、川滇、川陕、成阿等国、省道及地方等级公路的勘察设计,里程达 11 000余公里。八十年代后,该院运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成功地完成了成渝、成绵、成乐、…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首部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5月1日起实施2016年2月2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以下简称《深海法》),自2016年5月1日起实施。深海海底区域资源的勘探开发许可制度是《深海法》的核心。《深海法》规定,我国的公民、法人或者其  相似文献   

17.
李桂林 《今日民族》2004,(11):16-17
怒江州地处我国著名的“三江”成矿带北西端,是我国构造、岩浆和变质作用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成矿地质环境,矿产资源蕴藏量极为丰富。目前州内已发现铅、锌、铜、锡、钨、汞、铍、金、银、锶、镉、铊等金属矿产和大理石、天青石(锶矿)、岩盐、硅矿石等非金属矿产以及各类宝玉石、彩石等矿产共42种,其中有23种勘察了资源储量,18种矿产被列入云南省储量平衡表,已知矿产地250多处。其中铅、锌、锶、镉、铊、重晶石等储量分别占云南省同类矿产探明储量的40%、62%、80%、80%、80%、60%以上;银、石膏、伴生硫和饰面大理石等矿产也分…  相似文献   

18.
在北海北面海岸,在风光旖旎的北海海滨公园内,有一个获得国家4A级旅游区称号的著名旅游景点-北海海底世界。这也是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北海增添的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新亮点。北海海底世界所在的海滨公园占地面积160亩。园内分安静休憩、儿童娱乐、海上娱乐、科普教育等几个功能区,是一个富有亚热带风情、集观赏海景、进行海洋科普教育的综合性公园。北海海底世界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海底观光景点,其展示方式和规模在中国十大海洋馆中名列前茅,使游客可以不出国门,一览世界第三代水族馆的壮丽海底景观。北海海底世界建于1999年,共投资6000多万元人民币Q海底世界分A和B两个区组成,总储水量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我国开展对外交往的新思路,有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密切区域经济合作,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与各个国家、地区能源、资源及基础设施等项目合作时,必定涉及环境问题。坚持用绿色发展理念来统摄全局,是破解这一问题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劳动力资源总量大,供过于求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十二亿多人口,九亿在农村。仅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15亿。庞大的人口和劳动力资源使我国的就业面临巨大的难题。劳动力资源供过于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存在的一个最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