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春风吹拂:"六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当改革的春风徐徐吹拂中华大地的时候,我国迎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六五"计划的实施时间是1981年到1985年,这一时期正处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根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从1980年开始,山西编制"六五"计划.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确定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日标后,山西对"六五"计划又进行了修订.1983年4月,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正式审议通过了这一计划.  相似文献   

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年),是我省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开始实施第三步发展战略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我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有条件地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关键的五年计划。深入分析我省面临的新形势,认真研究改革和建设中带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科学谋划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制定一个切实可行而又鼓舞人心的“十五“计划,对推动福建经济社会在新世纪初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正确认识面临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经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已开始实施。与前几个五年计划比较,这个计划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重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发挥首都政治、文化中心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1949年10月—1952年底为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到目前全国共编制了九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一年实现。1953—1956年,国家用  相似文献   

5.
刚刚闭幕的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这一计划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愿望、意志和根本利益,必将成为进一步宣传、动员、组织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的行动纲领。   当前,摆在各级党委宣传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认真抓好“十五”计划的宣传教育。各级党委宣传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一…  相似文献   

6.
于廷 《前线》1985,(11)
从一九八六年开始,我国即将进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在今后五年,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奋斗目标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何燕 《支部生活》2010,(8):52-53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特别是土地改革任务的完成,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具备了基本条件。1951年1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重大决策,决定从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历经1951年到1954年,我国五年计划的首次编制初步完成。全国各地也随即一边编制一边实施,拉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序幕。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2015,(7)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恢复以及抗美援朝的胜利,党中央决定从1953年起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陈云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领导人,特别在主持编制"一五"计划和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措施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晓夏 《新湘评论》2005,(11):58-62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中国除了1949年到1952年底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算起,中国编制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的框架体制,已有50多年的历史,共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  相似文献   

10.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从1953年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  相似文献   

11.
1951年3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陈云作第一个五年计划报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中国除了1949年到1952年底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算起,中国编制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的框架体制,已有50多年的历史,共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一五”计划(1953-1957年)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  相似文献   

12.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中国除了1949年到1952年底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目前正在着手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研究、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13.
迄今为止,我国已制定了十个五年计划或五年计划建议来规划和指导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五年计划的制定,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针,起到了指南针的作用;而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又从一个重要的侧面反映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运行状况,是现代化建设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14.
1971~ 197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行了第四个五年计划。从研究历史、总结经验教训的角度来看 ,“四五”计划十分值得研究。“四五”计划在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五”期间政治斗争的激荡反复、经济进程的曲折起伏和政治与经济相互制约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四五”的成败得失和一些开先河的举措对后来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借鉴和启迪等等 ,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探讨 ,做出正确的评判 ,并加以科学的扬弃。一、“四五”计划制定和实施的历史背景   6 0年代末 70年代初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开始酝酿和出现重要的改变。美、苏两个…  相似文献   

15.
一、学习“七五”计划的重大意义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认真学习好“七五”计划,以便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激励斗志,用愚公移山精神和五年的扎实努力,使“七五”计划由蓝图变成现实。“七五”计划是我国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的纲领性文件。它明确地提出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便改革和建设互相适应,互相促进。这是学好“七五”计划要紧紧抓住的一个关键问题。改革已经便我国的经济体制从僵化的旧体制,开始转向充满  相似文献   

16.
刚刚结束的“两会”审议和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这是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十五”计划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  相似文献   

17.
“十五”计划是在我们走向21世纪(?)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发展战略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研究和制定好“十五”计划,对于我们在21世纪初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特邀请了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武斌同志就辽宁省的“十五”发展汁划撰写了“以‘新经济’带动经济结构调整”的文章,以备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52年11月,叶飞找我去福州谈话.他说,第一个五年计划要开始我们工作重点要转到工业建设上来.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即将在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第六个五年计划的基础上,进入一九八六年至一九九○年的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七五”计划时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搞好“七五”计划期间的经济工作,对于我国经济的振兴和繁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怎样才能搞好“七五”计划期间的经济工作?“关键有两条:  相似文献   

20.
陈云与“一五”计划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53年至1957年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经济效益最好的五年计划。这个计划从制订到实施,陈云都发挥了重要领导作用。在全党都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的情况下,陈云遵循实事求是精神,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和解决在推行计划管理和公有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在当时具有创新意义的思想和政策。这些思想和政策不仅在当时对于消解经济波动和社会主义改造所遗留的后遗症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为后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