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学”第六期和第七期先后刊登了黄汝坚、萧一华和岳占禄等同志对劳动教养人员的矛盾性质问题的文章。其中对劳动教养人员的矛盾性质和处理方法有所分歧。我们认为这种讨论是有利于我们正确地区别劳动教养人员的矛盾性质、有利于正确地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问题的决定。我们对劳动教养人员的矛盾性质的认识,在性  相似文献   

2.
我看了”对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点滴意见”一文后(见“人民司法”第12期,作者邱文辉、郑树洪二同志),觉得作者的意见基本上是正确的。其中对我们写的“在刑事案件中如何区分两类矛盾的意见”一文(见“人民司法”第9期)中关于案件性质与量刑的关系提出的意见,也是比较好的,给予我很大的启发与帮助,除了向邱、郑二同志表示谢意外,还想就案件性质与量刑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补充说明两点意见。不妥之处,请予批评指正。第一,关于如何看待案件性质与量刑上从严、从宽的关系问题。作为这两个问题的关系来说,有两个方面,即:既有相互区别的一面,又有相互联系的一面。如果要研究这两个问题的全貌,必须注意到这两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程波  高满良 《法制与社会》2010,(11):288-289
毛泽东同志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第一次完整地划分了社会主义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文献,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仍然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不断完善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养制度中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是根据1957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建立的。劳动教养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项法律制度,是对被劳动教养人员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它作为中国矫正制度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5.
谈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谈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王发强劳动教养是对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而不够刑事处分的人,实行收容进行强制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它是限制人身自由最严厉的行政处罚措施。我国劳动教养制度起源于1957年8月3日国务院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有的同志认为,...  相似文献   

6.
随着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报告的发表,犯罪这一社会现象的矛盾性质,是法学教育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在学习中常常提出争论的问题。对反革命罪属敌我矛盾的性质是没有争论的,争论的是一般刑事犯罪的矛盾性质。我听到多数同志的意见和“法学”第五期所刊登的谢飞、王文升、乙公等同志的意见相同。即绝大部分的犯罪现象是属敌我矛盾的性质,但也有少数的犯罪现象  相似文献   

7.
一、劳动教养存在的矛盾与弊端 完善劳动教养立法,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是对劳动教养法律制度进行现实的反思。通过对劳动教养立法规定和司法活动的评价,剖析其存在的矛盾与弊端,为劳动教养立法提供理论根基。(一)现行劳动教养法律层次过低 依照新制定的国家《立法法》的规定,涉及公民人身自由基本权利的法律必须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颁布实施。国家《行政处罚法》也有相同的规定。依照现行劳动教养法律规定,劳动教养不是刑事处罚,而是对被劳动教养人员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其强制性的重要标志是较长时问门(1-3年.…  相似文献   

8.
王廷军 《中国司法》2005,(12):34-36
劳动教养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法律制度,已经走过了近50年的风雨历程,成功地教育挽救了大批违法和轻微犯罪人员,为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法制的日趋完备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整体推进,劳动教养制度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已日渐凸显,严重束缚了劳动教养制度的规范化发展。作为劳教工作的实践者,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理应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高度,按照中央司法体制改革和司法部关于劳教办特色,推进管理工作改革的总体部署,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探索符合劳教自身发展规律,完善和创新执…  相似文献   

9.
“人民司法”13期发表的杜盛元同志对“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标准”一文中,杜同志认为:张兴堂强奸案,顾大来杀人案是人民内部犯罪,不是敌我矛盾。理由是:“毛主席的指示告诉我们,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最根本的标准、界限就是根据各人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态度来决定”。我认为杜同志引用毛主席的这段指示作  相似文献   

10.
一、存在的不足 (一)作为限制人身自由的劳动教养法律依据不足。我国现行劳动教养制度的法律依据主要有:1957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1979年12月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1982年1月国务院转发公安部的《劳动教养试行办法》等。相关依据还有1990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含有的“强制戒毒处分”;《关于严禁卖淫嫖娼决定》含有的“强制教育处分”;  相似文献   

11.
劳动教养在实践中存在的矛盾与弊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劳动教养是对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措施 ,也是对他们安置就业的一种办法。这是劳动教养的立法本意和其特殊价值。早在一九五七年 ,国务院为把一些游手好闲、违反法纪、不务正业的有劳动能力的人 ,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 ,以维护公共秩序为目的 ,根据我国第一部宪法第一百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遵守劳动纪律 ,遵守公共秩序 ,遵守社会公德”的规定 ,发布了《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一九七九年 ,又对劳动教养的机构设置 ,劳教期限等问题作了补充规定。一九八二年 ,国务院又转发了公安部制定的《…  相似文献   

12.
劳动教养是一种带强制性的教育、改造措施,兼有行政处罚和法律处罚两重性质。1957年《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规定,劳动教养的对象是这样几种人,即两种被开除的人:罪行轻微,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反革命分子、反社会主义的反动分子,被机关、团体、企业、学校等单位开除的;有劳动能力,但长期拒绝劳动,或破坏纪律、妨害公共秩序,受到开  相似文献   

13.
辑同志:人民司法第9期刊载我所写的“必须正确分与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在该文的些段中有些话句是引用毛主席“关于正确处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及邓小平同志“关于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你刊在一九八一年第十期登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教养日期可否折抵刑期问题的批复》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被告人被判处刑罚的犯罪行为和被劳动教养的行为系同一行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评价及其走向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国务院1957年《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颁布以来 ,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已实施40多年。这一制度对维护社会治安和稳定社会秩序 ,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日益融入国际社会并对国际普遍准则的认同 ,这一制度的弊端日渐显现 ,不但成为西方国家攻击我人权问题的口实 ,也与其他法律之间有不少抵牾之处。近年来 ,法学界、司法界对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争论不已 ,焦点在于这一制度在实践中“很管用” ,但从法治的原则上、从维护公民人权角度看又存在“严重缺陷”。本文认为 ,只有从…  相似文献   

16.
读了韩延起、王洪启同志的《开除军籍的法律性质与运用》一文(载于法学杂志1990年第四期,以下简称。《开》文”),深受启发。但笔者不同意《开》文提出的开除军籍具有刑事处罚性的观点。关于开除军籍的法律性质,我认为开除军籍只是行政处分,因为开除军籍被规定在军事行政法规—“纪律条令”中,从运用主体看,开除军籍主要运用于纪律条令,属于违纪行为,而非必须是犯罪行为才适用。《开》文以开除军籍是保卫部门承办为由,证明它具有刑事处罚性,也是不足为据的。比如,劳动教养也是由公安或保卫部门承办的,我们能因此而认为劳  相似文献   

17.
1962年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之后,中央政法小组检查总结了1958年至1962年的政法工作。刘少奇同志专门找有关同志谈了两次,亲自指导写出了《中央政法小组关于1958年以来政法工作的总结报告》。《刘少奇选集》下卷中《政法工作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文,就是少奇同志同中央政法小组同志一次谈话的要点。文章反映了一个重要思想,即政法工作必须清除“左”的思想,分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去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在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斗争中,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关于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正确区分刑事犯罪中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无论对于实现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还是对于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加强人民民主专政,都具有重要意义。王强华同志的《两类矛盾学说与社会主义法律适用原则》一文(《法学杂志》八四年第五期,以下简称王文)中,对此提  相似文献   

19.
我国劳动教养制度改革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形成、发展与现状(一)劳动教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劳动教养是我国特有的一项强制教育改造制度,是指对危害社会治安而屡教不改的,或者有轻微犯罪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行政性措施。1957年8月1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批准了《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劳动教养最初是作为新生的政权打击敌对势力,巩固统治地位的一项政策措施而产生的。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特别是1957年我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20.
对劳教戒毒制度的5点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教养成为国家戒毒体制的 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源于1990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禁毒 的决定》。该决定第8条规定:吸 食、注射毒品成瘾,经“强制戒除 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实行 劳动教养,并在劳动教养中强制戒 除”。其后有关法律法规又对强制 戒毒后又复吸要依法送劳动教养进 一步做了明确,如《公安部关于贯 彻执行<强制戒毒方法>有关问题的 通知》第1条规定“强制戒毒后又 吸食、注射毒品的,要依法送劳动 教养”。近些年来,我国吸毒劳教 人员的数量不断上升,在全部劳教 人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实践证 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