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如何理解和概括“五四”精神?见仁见智,歧义颇多。笔者以为,就时代特质而言,“五四”精神应是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爱国精神三者的统一体。科学精神实质上就是“五四”先驱们大力倡导的现代性思维方式——引导国人破除封建迷信和蒙昧主义,用理性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自身。民主精神即是理性地认识社会和认识人自身的体现,号召国人反对专制政体,  相似文献   

2.
张炜 《前沿》2011,(10):187-190
"五四运动"是中国青年人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爱国、民主、进步、科学"成为不朽的精神。90年后再谈五四精神,不仅要认识五四精神的历史意义,更要结合新的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传承五四精神,赋予五四精神新的内涵和精髓。"忠诚,勤勉,奉献,创新""建设、理性、科学发展"要求我们做到进一步发扬"爱国、民主、科学、进步"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理论加强思想引领,夯实基础建设,创新工作载体,坚持服务全体,进一步促进共青团工作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3.
今年恰逢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90周年,笔者前些年每当到这个时节总要写一点文字以示纪念.于今这种书写的感觉越发艰难了,说到"五四",我们能否说点具有新意的东西呢?这是一个很令人尴尬的问题.坦率地说,我至今都很佩服"五四"时期的那些先贤大哲们.在民智未开的年月里,他们用先知般的预言为我们开启了一个时代的序幕,并以远见卓识的思想为我们的这个长期积贫积弱的国家开出了一剂震古烁今的处方--科学与民主,由此也确定了中国在现代史上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4.
李大钊与五四爱国进步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的结局及尔后的局面,深刻表明近代中国已经失去了通过发展资本主义求得富强的历史机遇.经过痛苦的探索,只有当爱国主义和争取社会主义的前途相联系,并获得掌握这一历史自觉的先进政党领导的时候,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理想,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目标,才有了真正实现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田莉  王帅 《传承》2014,(4):30-31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青年运动。五四精神对青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在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政治信仰上给予了理性的思考与启迪。当代大学生必须结合时代特征,认真领悟五四精神的深刻内涵,进而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6.
李义良 《人民论坛》2014,(3):171-173
大学生村官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最新成果,总结提炼当代大学生村官精神对于推进大学生村官工作、鼓舞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劲头有着重要意义.大学生村官在农村艰苦环境下历练成长需要有一种精神力量支撑,探寻这一精神,需要从国家、社会、个人等层面加以思考,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角度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7.
对“五四”,我有一个文化情结,那就是民主和科学,这是我们前辈的追求,也必定会成为后辈的追求。30年前1979年的“五四”座谈会,我也参加了,那时正值拨乱反正时期.与会者情绪高昂,大家欢欣鼓舞,对改革的前景寄寓莫大的希望。记得我发言的主题是“人的解放是五四运动的主潮”,现在看来当初的情绪过于乐观,对可能发生的阻难估计不足,30年后的今天又参加同一主题的座谈,却有些悲哀。  相似文献   

8.
9.
1784年9月,康德在回答德国《柏林月刊》“何为启蒙”的问题时说: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自己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思想启蒙就要启发和激励人勇敢地运用自己的理智,把人从恐惧、迷信和盲从的混沌状态中解放出来,确立人的个体意识,使人成为能够独立思考、自主行动、自我负责、真正自由的个人。“勇于运用理性”是启蒙运动的口号,“敢于认识”是启蒙运动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10.
“五四”提出了民主与科学,这两点确实抓住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命脉,因为中国几千年来,确实没有民主和科学的传统,“五四”把这两个口号提出来,是非常恰到好处的。直到今天,我们的民主和科学仍然任重道远。而且,民主和科学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但二者在中国的发展不相对称。科学是得到了比较长足的发展,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些落后,但民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有些人对五四运动的评价中有不少贬词。毋庸讳言,作为一种广泛的群众运动,五四运动过程中有许多明显的历史局限性。然而,作为一种空前的新文化运动,它在历史上所起的划时代的思想解放作用,特别是个性解放思潮及其历史价值是不应该否定的。  相似文献   

12.
论五四文化创新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揭开崭新一页的五四运动至今已九十年了。我们隆重纪念它,认真研究它,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对五四的历史意义在思想认识上能有一种新的提升,人人发扬光大五四精神,借助这种纪念,这种研究来推进当前我们所从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说到五四精神,人们会从多方面去分析,去总结,比如,爱国、民主、科学、进步,奋斗,等等。可以说,这是大家谈得特别多的有关五四精神的内涵。笔者对五四精神所涵盖的这些方面,并无异议。这里,只想就学界研究五四精神中,谈得较少的一方面,即五四文化创新精神作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期女性经济角色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时期,在新的历史文化情境下,中国女性的经济角色出现了现代转型,这主要从新的角色期待与新的角色扮演两个层面展开。在角色期待方面,先进时人围绕“经济独立”与“女性就业”展开深入的阐释。在角色扮演方面,五四时期女性就业出现了新面貌,贯穿其中的争取职业平等的斗争尤其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14.
There has been much talk about a link between the May 4th and June 4th Movements, but there is rarely a systematic study of it.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contrasts the two movements in terms of structural conduciveness, the achievability of goals,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and the independent nature of social movements. It demonstrates that these four variables work in concert to determine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any such movement. The Hundred Flowers Movement is examined to substantiate this theoretical hypothesis. In the end, I discuss the legacies of these intellectual movements and offer a few comments on the future of the Chinese democracy movement.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methods are used in the analysis. It is hoped that an exploration of the genesis and direction of these movements will help us understand how Chinese social movements have effected and will continue to effect social change in China.  相似文献   

15.
过去的一百年里,五四运动的启蒙作用在政治、文化、历史等不同领域都得到了深度研究,但在中国美学的现代性问题上,相关研究主要见于零散的个体人物美学思想分析,缺乏整体性的学科探究。五四运动对中国美学的现代性启蒙包括三个方面:对学科独立的理性意识启蒙,对作为审美价值新根据的个体自由意识启蒙以及美学意识形态的现代性力量之启蒙。这三层意义开启了中国美学不同于欧洲美学的现代性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广州五四运动是全国五四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首先是参加群体广泛,活动组织化、纪律化;其次是政民关系由合作向对抗嬗变;再次是斗争措施具体明确且各有侧重;四是"外联内动"是运动深入拓展的保障;最后是响应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形成上述特征的根源是,革命传统浓烈,城市地域政治化程度高是群众来源广泛及活动呈现规律特征的重要原因;军政府弹压运动是政民关系嬗变的根源;经济务实态度是斗争措施明确具体且各有侧重的缘由;缺乏新文化运动的洗礼,造成"外联内动"成为运动发展的动力;烈士故乡、同乡情谊、爱国热情等因素助力运动的深入发展。探究五四运动在地方开展时的特征及其原因,可见异于全国五四运动"森林"与"树木"的独特所在,且能还原历史本相;简析"历史土壤"与运动特征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土壤决定特征"和"特征反映土壤"双重关系的内在脉理。  相似文献   

17.
对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条件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被接受是从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开始的.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广泛传播,理论的科学性是内在依据、中国社会变革的需要是动力源泉、大众传媒是主要载体、先进知识分子队伍是推动传播的主体力量.认真回顾和总结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原因和条件,对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深刻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8.
"五四"昭示出的事关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规律性要素,突出体现为:只有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有机统一"的先进力量,才能最终成为引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主力;任何时候面对落后的东西都需要有破旧立新的勇气和能力;真切关心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志士仁人总会适时涌现;文化创新是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策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9.
罗立斌 《桂海论丛》2004,20(5):76-77
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传统,必须切实加强民主政治建设,革命战争年代,我党是十分重视民主建设的,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民主政治建设以提高执政能力,更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五四时期,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认同。其中以张东荪、陈望道、施存统、俞秀松、邵力子、沈定一等为代表的浙籍知识分子群体,通过撰写文章、翻译社会主义理论作品,创办、主持、参与一批大量刊载宣传社会主义思想文章的刊物,极大地促进了这一时期社会主义思潮的广泛传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在思想界主导地位的确立,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与理论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