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在我国,青年研究作为科学的研究,大致只有七、八年的时间。前几年,因为时代与政治的因素推动青年研究的发展,研究的对象与方向也主要侧重于社会现实及实际生活中所提出的急需解决的种种课题——诸如:劳动就业问题、升学问题、犯罪问题、恋爱婚姻问题,等等。近些年来,不少从事青年研究及青年理论教学的同志,都深感到建立一门独立的研究青年的理论体系——青年学已势在必行,对青年研究的学科化也进行了各种可贵的和有价值的探索。青年学的研究对象与理论体系,青年学的范畴与原理等,也逐步成为青年研究领域的重要方面。与此同时,“青年学的构架与范畴”、“青年学的对象与体系”等文章,青年  相似文献   

2.
罗马尼亚青年研究中心研究员马赫列尔(FredMahler)关于青年本质的研究,是其著作《青年问题与青年学》的理论基础,是确立青年学研究对象的基础,研究马赫列尔的青年本质观,对于我们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年学是有益的。青年的本质是研究和考察青年的本体状态,它要回答这样一个基本问题:青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青年如何发生,它在社会存在中具有怎样的结构?青年的本质问题(本体论)就是要揭示青年存在的整  相似文献   

3.
青年学(Juventology)是近十年来在国外出现和流行的一个名词,虽然至今仍然存在着某些争议,但反映了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青年问题研究在当代世界各国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要求建立一个相应的比较系统和完整的理论和方法论体系的呼声日趋迫切。首先提出并运用青年学这一概念的是波兰社会学家弗拉迪斯拉夫·阿达姆斯基。1971年,他在波兰《社会学研究》杂志上发表的《青年社会学问题》一文,从当时在保加利亚的瓦尔纳举行的第七届世界社会学大会的状况出发,认为世界各国对全面地研究青年的兴趣和  相似文献   

4.
我国青年社会化研究评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青年社会化是青年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总结了二十年来国内青年社会化研究的状况 ;在此基础上 ,从七个方面探讨了青年社会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最后 ,提出青年社会化研究中值得改进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青年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学科,首先面临的任务就是确定研究对象,建立理论体系。因为学科的区分是以研究对象的矛盾特殊性而界定的,只有依据特定的研究对象,才能形成自己的学术体系和理论框架。因此,要建设青年学,就特别需要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青年学如何划清与相关学科的界线?我们知道,青年并非青年学特有的研究对象,它同时也是青年心理学、青年生理学、青年社会  相似文献   

6.
论青年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研究,长期以来是作为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美学、法学等学科的附庸面目出现的。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缺乏对研究一切青年问题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的统一认识。然而,现代科学综合发展的趋势,已使得“青年学”的独立发展成为必然。因此,探讨这门新兴学科的基础理论——青年的本质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青年学的构架与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研究摆脱其他学科的襁褓,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文化学、生理学诸学科的分支中走出来,这是历史的必然,是学科发展的必然。在建立青年学的过程中,片面地强调反对“堆砌”,反对“拼盘”,忽视其他学科对青年的研究成果,是不利于学科发展的幼稚作法。但是,把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未加消化的简单叠加,立即宣布青年学建立了的作法,更是欠科学和幼稚可笑的。只有在学者们找到了青年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找到了特殊的规律和范畴时,人们才能宣布这门学科的建立。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旅程。我愿意做一名探索者,奉献上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青年研究纳入科学研究轨道已进入第十个年头。为了总结和推动青少年研究的深入开展,全国青年研究学者协会和《青年研究》编辑部定于今年上半年联合举行青年研究笔谈会,就以下选题进行交流: 一、青年研究领域中建立青年学的必要性和理论条件;青年学学科的范畴、体系和方法。二、青年研究近十年发展中的成就与进展,问题与困惑。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年是否已经或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相似文献   

9.
关于构建青年学科群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青年学业已由一门具体学科繁衍成为由多门青年学科所构成的学科群,青年学已成为有关青年理论知识体系的总称。青年学科的蓬勃发展,为青年学作为学科群的总称的地位奠定了基础;同时,随着青年学科的不断诞生,青年学科群的构建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试图通过对青年学科群的归类来研究青年学内在的发展逻辑及未来的趋势,以便在更高的理论层次上指导青年学科、课程的建设。在此,笔者就构建青年学科群若干问题的思考提出来,祈盼对此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一、青年研究现状近十年来,随着我国青年问题及青年工作实践活动的丰富和发展,我国的青年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几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及时地反映出了青年对社会改革的思考、青年对传统文化的反思、青年思潮及青年价值观的变化等一系列思想发展轨迹;二是从生理、心理、社会、青年观念等不同的侧面对青年展开多角度的研究;三是对不同阶层、不同类别的青年进行了多层次的剖析。这些研究对社会认识青年、对共青团组织开展青年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但是,这一阶段的青年研究也存在着不足:一是以抽象的主观思维取代科学实证,采用“经院哲学”的思辩模式,搞玄学研究,囿于从书本到书本的概念堆砌、或空洞、华丽、夸夸其谈,或生涩、离奇、故弄玄虚;二是热衷于青年“本体论”的研究及“青年学”的内涵、外延诸多概念限定的争论、阐述,轻视实践,轻视应用研究,对现  相似文献   

11.
§1。问题的提出青年群体是社会当中普遍存在的事实。它是青年社会化最主要的表现之一。由于青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趋群的意识和结群的要求在人生的这一阶段因而表现得特别强烈和典型。探讨青年群体的发生发展过程,无疑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把握青年的本质及其行为特征。因此,青年群体的研究,就成为青年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青年群体的含义,不少研究者进行过一些讨论。他们借鉴社会学关于社会群体的研究成果,对青年群体加以解释,成效是明显的。但从总体上看,青年群体的界说远不甚明晰、  相似文献   

12.
近10年来,青年科学(指的是青年科学系列,包括青年生理学、青年心理学、青年教育学、青年社会学以及正在建立起来的试图包罗万象的青年学,它们的理论体系以及他们的所有研究成果)在中国这个青年人口比例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里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内的青年科学工作者们撰写的第一批青年社会学、青年学的专著,几十家青年学术理论刊物争鸣斗艳,各个不同学科、不同角度研究青年的科学成果与日俱增。本文这里提出一个似乎不为人们注意的问题:青  相似文献   

13.
(一) 早在80年代之始,也就是青年研究进入科学研究阶段之初,便有拓荒者发出建立“青年学”的呼吁,期望建立从整体出发的、综合性研究青年的“科学群”,并对这一科学群作了分支众多、多姿多采的描述。到80年代后期,这种理想在耕耘者的辛勤努力下变成了现实,青年科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一片繁荣:青年研究机构与学会相继建立,研究刊物不断涌现,研究队伍日益壮大,单学科青年学及其分支学科、相关学科相继建立,青年科学研究达到了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落实,人们的思想获得了解放,特别是学术界的思想空前活跃,新兴学科如雨后春笋竞相问世。青年学也在这个大潮中诞生了。这门学科自创建以来,已出了几部论著、教材和一大批学术论文,对青年的健康成长和青年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然而,青年学自开创以来,一直存在先天不足,并且至今尚未走出困境。这不仅是因为在研究对象和体系内容方面有争议,更主要的是缺少独特的研究方法。因此,至今难撑门户。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党中央十分重视青年工作和青年理论研究。于是,青年研究界十分活跃,许多学者纷纷回过头来总结十年来青年理论研究,探  相似文献   

15.
从六十年代起,青年就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題。在这30年间,青年研究从理论到方法都有了十分显著的进展。同时也还有许多带有共同性的问题需要解决,如何认识这些问題,对于青年研究在今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关于青年学的建立科学的发展是理论与实践的辯证运动。青年研究工作的进展,使其在理论上和方法上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人们更加清楚地意识到,青年研究在理论上不探索自己的道路,缺乏自  相似文献   

16.
如果从1980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断的成立算起,青年研究已有了10年时间。回顾青年研究的历史,我们既无须为缺憾而妄自菲薄,也不必因成就而踌躇满志。进入90年代,青年研究也处在了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转折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青年研究将以怎样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青年研究在90年代的发展趋向。一、学科建设将有新的发展学科建设是我国青年研究由自发走向自觉的必由之路。“学科化”的提出,标志着我国青年研究由单一向综合、由零碎向系统、由经验向理论的过渡时期已经到来。尽管目前青年研究学科建设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但这并不是我们否定“科学化”这一大方向的理由。任何新  相似文献   

17.
600篇论文给青年研究的启示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吉林省青年学学会联合推出的《青年塑造未来论文文摘》第六辑,选编摘录青年问题研究论文600篇。此前,自1990年开始,该文摘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提议,作为亚太地区社科情报网络有关青年问题研究向国际信息交流中心提供的论文信息资料,已经先后出版了五辑;此后,还将继续每年编辑出版600至1000篇论文文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跨世纪的青年研究的宏大工程,其规模效应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8.
搞清楚某学科的准确定义,大概是最难的事之一。记得刚进大学时,对什么是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自认为十分明白。因为教科书的绪言或导论都白纸黑字的一目了然。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对诸多定义却日益糊涂,至今仍不甚清楚。对青年学等也是如此。但不解之余,又不时地对自己的思维方式予以反省,便发现,学科的定义似乎与认识方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于是,便有了对青年学与青年社会学之争的一点感触,以求教于诸同仁。诚然,邝海春先生《青年学还是青年社会学——批判与思考》一文(以下简称邝文)对青年学的由来、发展及国内外诸家定义的说明,以及就它与青年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同一性所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将青年研究纳入科学的轨道虽然在70年代末期才开始,但由于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投入的力量较可观(社科院系统、大学系统、共青团系统、各种青年研究会等),因此发展的速度较快。这可从近十年来发表的有关青年研究的论文、专著、译著之多以及许多地方都有青年研究的刊物和经常召开青年研究方面的会议得到证明。由于青年研究的发展势头大,所以青年理论研究有早熟的趋势,表现为青年理论研究已朝着学科化的方向发展。许多同志已经着手或正在着手建立《青年学》、《青年社会学》等  相似文献   

20.
人才学,是一门新兴的以人才和人才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青年人才学,是人才学的一个分支,它以青年期的人才和人才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青年人才和青年成才问题的一般规律,以实现对青年人才的最优化选拔、合理化使用和科学化管理。青年人才和青年成才问题,之所以要列为专题研究,并必将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这是因为它除了具有一般人才和人才问题的共性外,还具有它自身的特殊性。 (一)青年时期是个体人才生命发展的黄金时代,它具有特殊的人才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