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沉寂"数月之久的重庆市南川区东城街道灌坝社区花果小区的15盏路灯终于亮起来了。"小区的路灯亮了,同时点亮的还有几百余居民的心。"花果小区居民说。这一切,都与该区人大和代表的努力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
第一声春雷     
第一声春雷是从痛苦的泥沼中奋力挣脱出来的,是从洪荒久远的岁月艰难走来的,是从沉寂广袤的大漠一步一步跋涉来的。 第一声春雷是向严冬告别的一个大大的句号,是向春天吹响的一声嘹亮号角,是向生命和希望发起的新的呼唤! 第一声春雷的爆发,尽管艰难而沉重,神秘而羞涩,但却震天撼地,其势不可阻挡。可是,春雷,你这是从哪儿来?你这是被温柔的东风从紧锁的天宫里吹落出来的吗?  相似文献   

3.
《新京报》前记者、幸福大街乐队主唱吴虹飞被拘事件已尘埃落定,一切喧嚣狂躁的表达又重归于沉寂,意见领袖们对该事件已经消费得差不多了,正翘首企盼着另一个社会热点的出现。而此时正是理性审视该事件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4.
汉正街,位于武汉市硚口地区,座落于长江与汉水交汇的水口旁。因得汉江之灵,明末清初就有“天下第一街”之美称。古老的汉正街再次焕发青春与活力,得力于改革开放。短短十多年,昔日一度沉寂、萧条的汉正街,一举变成了今日规模宏大、繁荣兴旺、名扬遐迩的“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在湖北、武汉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容着一切  相似文献   

5.
二孩来了     
《小康》2017,(3)
正"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那是一首绝妙的生命进行曲,胜过人间一切最悦耳的音乐。"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中国医学圣母"的中国妇产科学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林巧稚曾如此感叹。2016年1月1日起",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让无数家庭再次聆听到那悦耳的音乐,更多的家庭则期待着再次聆听那悦耳的音乐。当然,也有许许多多的家庭再三权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唯物主义世界观,马克思哲学是以人为本的,主要鉴于他强调人的中心和主体地位,把人作为认识和实践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从马克思肯定"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为出发点,到以实践活动为核心,把内含着人的生命存在意义和价值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确定为人的本质特性,及通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为终极目标,都可充分体现其深刻的区别于其它人本主义学说的科学的人学思想,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去深刻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沈默 《观察与思考》2008,(16):62-62
世人对时光流逝大致是不经意的,怡然也好,痛楚也罢,均或可止于瞬息。在死神啃啮着光阴渐行渐近之前,人人似乎都有大把时间用于荒唐和忏悔,生命的不可预知多少意味着些许侥幸和心安。然而,总有些人不得不在有限的日子里战战兢兢地等待生命的结束,那便是死囚。也许,从生前的喧嚷到身后的沉寂,他们所要跨越的,仅是一英里长的绿地。  相似文献   

8.
李树榕 《前沿》2005,(9):18-2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内蒙古摄影作品集的主旨,是在有限的二维空间内,蕴涵着草原文化现时态、历时态、共时态的丰富内涵。草原文化,是关于生命的文化,其精髓是尊重一切生命。尽管从现时态的草原文化看,为保护或挽救生存环境而呐喊是一切有良知的内蒙古摄影家由衷的激情,但其中渗透着的共时态的豁达精神仍然依稀可见,这是在历时态的生命磨难中形成并沉淀下来的,是草原文化耐人寻味之处!  相似文献   

9.
人只有凭借现实、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马克思近些年的文学创作中,有相当多的作者热烈地呼唤着一种叫做“生命体验”的东西,奉行着“体验生命”这“一种新的创作论观点”,追求着、甚至可以说是狂热地追求着表现人的“生命意识”。他们相信,文学作品“仅仅是不可重复的个体生命的”“那些无法直接感受到的内在生命的一切骚动”的“转化”和“审  相似文献   

10.
泣血的玫瑰     
在这阳光灿烂、热情似火的季节,绿树、鲜花、小草……所有的生命都在此时以最热烈的方式,向世界渲泄着生命的美丽,而本案中风华正茂的罗玉红,却似一朵绚烂开放着的玫瑰遭遇风暴、喋血而逝,令人扼腕叹息!人们禁不住仰天长问: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1.
人的生命存在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作为一项抽象的、渗透着丰富生命意义的生命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应将生命教育作为其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将生命教育作为自己的核心工作来抓,把生命教育渗透于自己日常的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之中,努力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真谛,有效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推动校园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敬畏自然     
许金芳 《今日浙江》2013,(16):50-50
一段时间以来,浙江遭遇罕见连续高温,"酷暑难当"。这时刻提醒我们,自然灾害始终如影随行。大自然创造了宇宙的一切,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对自然、天地的敬畏表达了人类对于生命本源的敬重与客观规律的尊重。天地有大畏而不言。事实上,天地对于人类也有大德而不言。人类不能将自然界的一切据为己有,而应该以审美的、情感的态  相似文献   

13.
暴雨殇城     
徐娜 《中国减灾》2012,(15):39-41
2012年7月21日北京暴雨夜所发生的一切,惨烈而纠结地抓住了我们每个人的视线。说其惨烈,是因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为一场暴雨竟然付出了77个生命的代价;说其纠结,是我们不知该如何看待7月21日所发生的一切。"77"——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它的背后是77条曾经鲜活的生命。他们曾是丈夫,是女儿,是兄弟,是朋友……他们用生命的代价换来了我们对生命的珍惜,换来了这个国家和城市对自身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正>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工作路线,核心是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地方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民意机关,根植于民,服务于民,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务必要把践行群众路线当作"生命工程"和"头号工程",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的要求,加强党性修养,坚  相似文献   

15.
读脸     
<正>读一张脸就是读一个人。人海茫茫,每天从我们眼前掠过的"脸"不计其数,我们来不及读或不可能读。但,匆匆一生,总有一些脸,让我们在浏览或细读时沉淀于生命的记忆里。。偶然的相逢,蜻蜓点水般的浏览那张脸,微笑里有一点或许并不自知的怯生生的感觉,这怯生生泄露的是那个人的忠厚。我并没在意。不过,忠厚总是比狡猾更让人亲近。尽管,匆匆相逢,又匆匆相别,与生命中无数的"匆匆"一样转瞬即逝,却因这怯生生而于"匆匆"的背景上"定格"。在一个沉寂的场合,突然听到一阵敞笑,肆无忌惮的笑。扭过  相似文献   

16.
<正>人的一生或许会遇到一些不同寻常的"偶然",在诸多丰富的可能性中,她抉择了一种。细想起来,这种短暂的"偶然"中又包含着永恒的"必然"。对范乐新而言,京剧职业的选择或许是一次"偶然";工作地点的转换或许又是一次"偶然",读研深造或许还是一次"偶然","梅花奖"的摘得或许仍是一次"偶然"……范乐新始终不渝地选择了京剧,无怨无悔直到永远。这里的一切已渐渐融入了她的生命,熔铸成难以割舍的  相似文献   

17.
用行动说话     
<正>时间的指针从未停止转动,季节的脚步悄然踏上了新的轮回。沉寂许久的万物在早春开始萌动,新生的气息渐渐弥漫开来,大地开化复苏。与这场悄无声息的复苏不同,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正经历着一场波澜壮阔的"复苏"——  相似文献   

18.
臣子 《人民公安》2012,(22):20-23
成长中缺席的父亲突然出现,渴望父爱的大男孩儿听信了父亲所说的一切。一张"藏宝图",包藏着父亲精心设计的一场谋杀,将亲生儿子22岁的生命指向了末路——看含辛茹苦的母亲,如何泣血挽救这一切。  相似文献   

19.
一个吸毒女的遗书张琢真(一)故事的结尾是在北京1997年的仲秋。这是一个不该苍白和毁灭生命的季节。阳光如手,温暖着这个世界原生态中成长着的一切。一个年轻的生命却违逆着万劫不灭的生存渴望执拗地赴九泉而去。走时,她的母亲并不知道。她们同坐在一辆乳白色的救...  相似文献   

20.
广敏 《人民政坛》2013,(3):34-34
年味尚浓,元宵将至,却传来陈美华同志离世的消息,心里的那一点暖意也变得苍凉。匆匆赶到殡仪馆,只见她静静地睡在那里,那么的安静。五十五个春秋轮转,三十载辛劳成就,现如今一切都归于沉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