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个强大的证券市场取决于一个复杂的法律和制度网络,市场机制、中介组织、市场自律监管机构、法庭执法、监管者执法是保障证券市场高效运行的五条防线,市场机制、中介组织、市场自律监管机构是证券监管的微观基础,而作为私人执法机构的法庭与作为公共执法机构的监管者,对证券市场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监管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私人缔约.我国证券监管体制基本建立,但是存在监管执法力度不足,证券市场微观基础薄弱,《证券法》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市场需要等问题.《证券法》应该关注证券市场基础制度问题,而把具体操作性问题交给监管者或证券自律监管机构,并把监管者的立法作为《证券法》修订前的试错机制.  相似文献   

2.
证券市场是最具吸引力的经济领域之一,同时,证券市场是信用制度和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的产物,是风险高度集中的市场,具有风险来源广、传导性强和社会危害性巨大的特点。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无论在总量还是结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证券市场的稳健有序发展与高效实用的证券监管体制密不可分。证券市场的监管是证券市场存在和发展的基石,是国家规范证券市场的有效手段。我国已依法建立了对证券市场的集中统一的监管体制,但目前的监管现状与证券市场的飞速发展的现实要求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以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现状为基础,分析目前市场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以期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管,极大的提高证券市场运行效率,防范和化解风险,使证券市场更好的为国民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3.
证券活动发生在证券市场上,是证券市场活动、风险和规范的“三合一”式的对象。证券市场是资本高度密集、风险高度集中和高强度监管的市场。证券风险是由主体风险、金融工具风险和场所风险以及监管风险等要素构成。《证券法》的施行,有利于推进我国证券市场深化改革和规范化建设,强化执法监督手段,有效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4.
三、证券市场风险的释放与控制证券市场是“三高”市场,即资本高度密集、风险高度集中和高强度监管①的市场。其中,高资本密集或资本高度密集,是证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之一的本质属性。而风险高度集中或高风险,则是它的风险源多,以及突发性强、传导快和杜会影响大等特点[1](P255)的抽象。至于高强度监管,则强调:证券监管机制的有效建立和运行、证券监管机构职能的充分发挥和证券监管措施的严格实施,从而有效、迅速和及时地防范和化解证券市场存在的各种风险。那么,在我国,证券市场风险由哪些要素构成呢?通过前文的分析和阐…  相似文献   

5.
我国证券监管机构对于证券市场的操纵行为屡屡进行打击,但是收效甚微。本质上我国证券监管过于强调公权监管而忽视了自律监管是证券市场上各种证券违法行为愈演愈烈,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政府对于证券市场监管定位有误,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证券业的自律管理机制很不完善,证券业协会和交易所的自律功能无从发挥。要真正发挥自律监管在我国证券监管中所起到的作用,就要在一定程度上调整监管机构的监管理念,给予交易所及证券业协会更大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6.
设计证券监管体制的核心是平衡政府监管与市场机制之间的关系。对这一关系的不断调整,形成了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重视自律组织作用、监管机构的集中统一化、监管方式的制度化与灵活性、加强监管的国际合作等。中国证券监管体制在《证券法》确立的基础上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我国证券业自律性监管组织及其运行机制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业自律监管组织作为联系政府证券监督管理部门与证券市场主体的桥梁和纽带 ,作为缓冲政府证券监督管理部门与证券市场主体之间矛盾的中间地带 ,介于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 ,在证券监管体制中发挥着重要的、特殊的作用。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证券业自律性监管组织的职能 ,并指出了我国证券业自律性监管组织制度的特殊属性———“官民二重性” ,以及所存在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8.
完善证券监管是我国证券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我国目前的证券监管状况来看,证券监管不力的主要原因应归于两个方面:证券监管者没有被赋予必要的独立而充分的监管权力;没有对证券监管者规定明确而严格的监管责任。本文从两方面提出完善我国证券监管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9.
马磊 《工会论坛》2005,11(6):78-79
本文探讨了美国、英国等国家与地区公司治理与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的不同模式;比较分析了公司治理中信息披露的监管方式;公司治理中关联交易的监管方式;公司收购过程的监管方式,阐述了我国公司治理、证券监管可能借鉴的经验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法院介入证券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人们对法院介入证券市场意义的认识 ,大都还停留在它能够使受害的投资者获得经济补偿上 ,对它所具有的证券监管方面的意义 ,认识得还不很充分。我们认为当前在我国证券市场的行政监管存在较为严重失灵的情况下 ,有必要在“纯行政监管”模式中引入法院监管 ,发挥其特有的功能 ,并对法院介入证券监管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作为金融创新领域的新生事物,金融衍生工具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隐藏着一系列的风险,必须对其加强监管。对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有效监管离不开健全完善的监管法律体系和科学有效的金融监管体制。目前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还很不成熟,尚缺乏完善的监管法律体系和有效的监管体制,当务之急是从这两个主要方面入手来加强对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法律监管。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民事检察制度之具体运用体现在民事诉讼法确立的检察监督制度 ,限制了检察权在民事诉讼领域的有效行使 ,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及保证诉讼公正的要求。完善民事检察制度应根据我国实际情况 ,拓宽检察监督的范围 ,增加民事检察监督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前,以政府为中心、以经济性监管和以强制为主的卷烟市场监管模式存在一定弊端,制约着监管效力和效能的发挥。建立和完善以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卷烟市场监管体系,实施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市场监管模式,应是完善我国卷烟市场监管体系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完善证券监管--从经济法的社会性本质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监管法律制度属于经济法的范畴,经济法的“社会性”本质同样是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的本质。以此理论为基点,对我国证券监管的现状作出了实证分析,并阐明了完善证券监管必须从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出发,合理界定政府监管权力和证券自律机构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公安执法监督工作的首要原则是依法监督,然而,我国专门的监督法立法滞后,现行法律法规中的监督内容又存在许多缺陷,如:监督程序的规定不完善、不合理、不一致,缺乏可操作性;执法监督范围的规定不完整;监督体制与管辖制度不科学。对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关立法问题的拙见  相似文献   

16.
金融操作风险虽然形式多样,但在我国,却主要表现为金融业高管腐败的日趋严重、金融业违规操作的日益严峻、金融违法犯罪的日益猖獗和操纵证券市场的屡禁不止。而监管体系结构的失衡、监管治理机制的薄弱和监管规则的相对滞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和交互作用,则是根本的症结所在。总之,我国金融操作风险的有效防范和金融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不仅需要进行监管制度创新,统一金融监管权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而且应当健全金融法规体系,发展金融同业公会,以构建政府掌舵——市场约束——社会参与的新型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7.
基于历史传统和经济政策的不同,各国证券、期货等金融商品交易监管体制存在较大差异,基本可以分为统一监管和多头监管。随着二十世纪后期混业经营的发展,传统的监管体制和监管制度受到了挑战。为了积极应对金融市场风险,提高资本市场的竞争力,一些国家不断完善立法,逐步加强金融商品交易市场的监管。总体而言,全球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加强功能监管和集中统一监管,扩大金融监管的合作与协调,强化自律组织的监管职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债券市场的制度建设长期未能得到足够重视,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也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发行市场规模偏小、交投不活跃、交易所市场发展缓慢等。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与债券市场的规范瓶颈有关。例如,债券发行过分偏向某些特殊企业、债券市场监管权的不当分割、发行与上市的不当管制、交易性保护机制欠缺、救济性保护措施不完善,等等。解决债券市场的法律瓶颈,将使中国公司债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  相似文献   

19.
证券承销商虚假陈述行为在本质上是一种侵权行为 ,依法应承担侵权民事责任。我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应从因果关系、归责原则、责任方式等方面完善承销商虚假陈述民事责任 ,使法律规则具有可诉性 ,以利于司法实践中切实维护证券承销商合法权益 ,保护广大投资者投资利益 ,最终维系证券市场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宪法赋予检察机关刑事立案监督权,刑事诉讼法却对这项制度的执行或多或少打"折扣",而司法实践中刑事立案监督理念匮乏、体系混乱、监督机关缺乏强制力等问题的暴露进一步说明现行刑事立案监督亟待完善。笔者运用实证分析和比较的方法剖析在检察实践中刑事立案监督的现状和问题,进而提出通过强化监督意识、赋予监督主体更大的权力等举措保障刑事立案监督的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