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2021年以来,岱山县人大常委会全力推进入大数字化改革工作,创新打造"政府投资时时督"特色应用场景.该应用场景实现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和民生实事项目征集、筛选、征求意见、审议、票决、监督评价等全流程数字化、网络化、场景化管理. "政府投资时时督"应用场景开发有PC端和移动端,主要搭载六大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2.
法治政府建设对于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的法制化、制度化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由于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得不到切实有效的发挥,使得法治政府在建设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对此,国家机关及各部门应高度重视,从多方入手,通过多种手段为法治政府建设创造有利的环境,从而为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的全面健康发展、为广大公民监督权得到切实有效的发挥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郝丽洁 《前沿》2004,(1):150-153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必须要展开法律监督的研究与实践。法律监督是法治的重要内容和保障手段。本文建议设立内外监督、事前事后监督相结合 ,权责一体的法律监督机制以切实有效的实现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4.
2021年以来,金华市人大常委会紧抓数字化改革契机,围绕立法实施和监督等核心业务,谋划开发全省首个法律法规实施实时监督系统--"金法督"应用场景,构建"5+1"全过程闭环监管、全天候实时监督预警、全方位多跨监督协同"三全体系",实现法律法规实施动态一屏掌控、监督一览无余,填补了法律法规实施监督数字化空白。构建全过程闭环监督体系。按照顶层设计、增量开发、迭代升级的逻辑,运用"V字"模型,再造流程、重塑机制和创新模式,聚焦法律法规实施和监督的核心业务,从监督内容、监督方法、监督标准三个维度入手。  相似文献   

5.
法治政府是遵循法治原则,以大力保护和扩展公民权为核心,以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和规范行政权运行的政府。行政执法既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环节,又是关系法治政府能否成功构建的一项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6.
现代政府是在宪法和法律监督之下的法治政府、有限政府、阳光政府。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一环,就是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近年来,夏津县不断强化人大意识,依法接受人大监督,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忠实履行政府职责,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前。大连市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全域城市化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纠纷的不断涌现.给行政执法监督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所以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便成了大连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环节。为此,在对大连市行政执法监督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应对当前大连市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进行全面的梳理和系统的总结,查找问题。分析原因,以期对大连市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和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
丁芳 《前沿》2013,(9):76-78
本文阐述了市场经济背景下政府面临的诚信危机及政府诚信在当下面临的挑战,研究了传统诚信体系的消解和当前政府诚信缺失的根源。分析了政府失信的主要原因,如自由裁量权过大、行政立法泛滥、决策不透明、责任模糊、监督不到位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依法行政、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完善问责制、加强监督等建设诚信政府的法治建议。  相似文献   

9.
厘清法治的对象问题是当前我国推动全面依法治国面临的紧迫问题。在"法治国"的概念中,"国家"是法治的当然对象,在当代中国全面依法治国提出的国家、政府、社会三大对象中,法治"国家"是关系全局的重中之重。分析"国家"的本质可知,权力是"国家"的真正核心。作为法治对象的"国家",根本任务是将来自于人民的权力经由人民制定的法律实现权力的法治化,即:将权力的设定、赋予、行使、监督等权力运行全过程都纳入法治之下,以法治思维、法治方法、法治程序治理权力及与权力相关的事务和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丁朋 《中国民政》2014,(11):9-12
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必定是一个尊重宪法法律权威、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法治国家;一个以民为本的政府必定是一个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维护公民合法利益、把权力关进制度牢笼里的法治政府;一个文明的社会必定是一个法制健全、法制规范、法治昌明、法律得到普遍信仰的法治社会。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部署和到2020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决策。而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把法治中国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本刊以此为契机,回顾五年来民政法治建设,以启未来。  相似文献   

11.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围绕"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举措。浙江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法治浙江建设的决定》提出浙江要在建设法治政府上走在前列。2015年1月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实施意见》。在事权和职能上定位为"执行职责"的县级政府,行政执法是其基本职责。建设县级法治政府,需要突出严格执法的龙头地位。在具体路径上,需要完善严格执法的权责法定体系,实行责任清单和权力清单制度,并严格执法责任和责任追究,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定清单、划边界。需要完善严格执法的实施体系,强化执法法定程序,规范行政裁量,从程序和实体上确保执法行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需要完善严格执法的制约监督体系,强化以权力制约权力,完善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和内外监督体系;强化以权利制约权力,完善权利的救济机制;强化政务公开,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确保执法行为始终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需要完善严格执法的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强化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并将法治导向贯穿于干部提拔、使用、管理上,为严格执法提供组织保障和人员保障。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应当尽快建立起包括政府依法行政指标在内的完整的政绩考核体系--"法治政府"指标体系,树立起新的"法治GDP"政绩观,用"法治GDP"来评价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创造》2014,(10):15-15
正依法治国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5个体系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3个依法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3个法治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14.
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方面,行政法治建设具有辐射各区域、影响全局的作用。结合十八大报告之精神,完善行政法治建设,必须以加强行政改革为契机,在逐步完善我国法律体制的前提下,重点抓好我国行政执法及监督、救济、立法等方面的建设。具体来说,包括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促进政府结构合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边蕾 《人民论坛》2021,(4):95-97
民营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重点是要加强法治建设,以法治手段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打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经营环境。目前,优化法治环境需要从立法、执法与监督各个环节着手发力,提升法治水平,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方面,行政法治建设具有辐射各区域、影响全局的作用。结合十八大报告之精神,完善行政法治建设,必须以加强行政改革为契机,在逐步完善我国法律体制的前提下,重点抓好我国行政执法及监督、救济、立法等方面的建设。具体来说,包括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促进政府结构合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南岸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旁听评议庭审活动丰富和完善了人大监督的内容,拓展了人大监督的渠道。加大了人大对司法工作的监督力度,同时对代表本身也是一次生动的法治教育。  相似文献   

18.
吴春莲 《今日浙江》2014,(21):36-37
正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如何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2007年以来,围绕法治浙江建设,杭州检察机关大力推进以执法理念先进、执法行为规范、执法质量过硬、执法效果良好、队伍素质提升、人民满意度高为标准的"品质检察"建设,取得成效。明确"品质检察"标准法治思维是以严格遵守法律规则为底线,以限制公权力为核心,以平等保护私权利为目标的一种判断是非的  相似文献   

19.
项武爱 《湖湘论坛》2004,17(1):45-47
在我国现行政治体制下 ,法律监督、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党派监督、行政监督 (包括审计监督、行政监察等 )、群众监督 (包括行业协会监督、工会职代会监督等 )和社会舆论监督共同构成了对党员领导干部实施监督的基本框架。这种监督框架推进了依法行政 ,提升了行政效率 ,但也存在横向联系不紧、监督效率不高等等局限 ,甚至于出现“监而不督 ,督而不察 ,察而不处 ,处而反复”等现象。克服监督局限 ,提高监督效率 ,认真贯彻落实“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工作职能 ,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监督力量的网络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21年初,浙江自上而下统一部署数字化改革,各个条线的应用场景建设如火如荼.浙江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以业务需求为导向,以多跨场景综合分析为关键,以破解传统监督方式突出短板为核心,把梳理、分类、运用、反馈、迭代"三张清单"[1]贯穿始终,深入谋划打造以法治政府监督为代表的最佳应用,全力驱动人大监督的方法、机制、手段重塑性变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为此,笔者从人大监察司法工作的职能定位出发,总结提炼了一些规律性的经验,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