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乐游冰城     
我城哈尔滨,是一座音乐城。如果要为它写一部《城记》的话,文字可以抛在一边,直接用音符便能排版完成。 对,音符,在这座城市的任何地方,你随意向空中一抓,都会抓到满手音符。真的,不夸张,你知道冬天的哈尔滨满城飘雪吧?那些都是结了冰上了冻的音符,带着雪的灵韵和神思,轻盈地飘拂着,将哈尔滨的冬天演奏成一部纯白交响曲。  相似文献   

2.
绝活儿     
洪水 《新青年》2004,(8):39
1970年秋天,我刚从北京军区复员到派出所不久,就赶上分局组织基层民警到河北省野营拉练。我在野战部队干了4年,整天不是摸爬滚打就是急行军,所以,这种训练方式对我来讲真是轻车熟路。所长老贾是个胖子,走起路来身子总是扭来扭去,嘴里总像拉着风箱。临行前,他特地召开全所民警大  相似文献   

3.
美国对朝鲜政策的变化及未来朝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朝美关系现状 1994年10月17日华盛顿和平壤在日内瓦达成的框架性协议平息了自1993年3月以来关于朝鲜核问题的激烈争论。这个协议的签署为朝鲜和韩国能在国际社会中并存创造了条件。朝鲜半岛核问题的新进展使美国和朝鲜这两个曾有敌意的国家踏上了化解半个世纪敌意、探索关系正常化的进程。现在,国际社会期望这个协议能为朝鲜半岛带来春风,融化冷战时产生的冰冷土壤。 但是,这种期望还是过高。因为虽然有风吹来,但仍然是很冰冷的。那些评论家们仍然保持警惕的态度,认为朝鲜半岛的冬天会持续很长时间。他们指出,协议仅仅是奠定了朝美关系正常化的基础。协议是否能为朝鲜半岛带来春天或延长冬天,取决于双方的诚意,特别是朝鲜方面贯彻协议的诚意。 二、朝鲜的核问题和美国政策的变化 1.朝鲜半岛关于朝鲜核问题局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喝酒     
小时候听故事,就知道有“三碗不过岗”的好酒,而武松喝罢十八大碗,还能在景阳岗上打死吊睛白额猛虎。武松是我心目中的英雄,豪饮也就被看作英雄行为了。上学以后,读到“李白斗酒诗百篇”,更认为英雄和文豪皆海量。可是父母不准孩子沾酒,学校也一样。我第一次喝酒是在朝鲜战场上,冬天趟水过河,司务长给我们每人喝几口烧酒,把棉裤和被包顶在头上,结了冰凌的河水齐腰深,趟过去腿也没抽筋,浑身热乎乎的,哈,原来酒的威力这么大选回国以后,部队驻在湖南耒阳,实行薪金制,我们这些没成家的青年军官,手头宽裕,好比今天的“单身贵族”,每逢周末,就换上…  相似文献   

5.
到了知天命的年龄,按说,若在农村,我该是夏日里蹲在大树荫下纳凉,冬天里在太阳底下晒暖的季节了。而我现在还被称为青年书法家,  相似文献   

6.
菊香书屋论兵,受到毛泽东表扬就在毛泽东于中南海勤政殿召见我的第二天,即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了。我作为周总理的军事秘书、总参作战室的主任,和作战室的参谋们根据毛主席、周总理的指示,常常彻夜不眠地关注着朝鲜战事的发展。8月23日,毛泽东正在菊香书屋仔细研究关于美军最新动态的一大摞电报。他打电话给周恩来,是想彼此交换一下关于朝鲜的意见。周总理叫上我一同去见毛泽东。在菊香书屋,毛泽东一边抽烟,一边听我汇报关于朝鲜战局的六条意见,他还不时用铅笔在面前的稿笺上写上几笔。我一口气汇报完毕,毛泽东只是不住地点头,没有插…  相似文献   

7.
汪洋 《新青年》2002,(3):26-27
我和胡蝶恋爱的时候,她正在读大四,之前没有任何一次恋爱经历,而我已经大三了,经历过数次所谓的水深火热般的恋爱。胡蝶是政治系的。这是我事先绝对没有预料到的,自己竟然会找一个政治系的女孩做女友。一直以来,我在心里面都非常厌恶搞政治的,认为他们整天把政治挂在嘴边,表面一副循规蹈矩的样子,实际上内  相似文献   

8.
风雪回家路     
1上大二的那年寒假,我从广州坐火车沿着京广线一路北上回家过春节。广州的冬天还是温暖如春,可是越往北天气越是寒冷,列车进入河南的时候,正赶上那个地方下冬季的第一场雪,虽然我对北方寒冷的冬天早有思想准备,可这漫天飘舞的雪花带来的天寒地冻还是让我感到措手不及。在家乡那  相似文献   

9.
那一年,大学毕业后等待了很久我也没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后来,我看到很多同学都一个个欢天喜地上班去了,焦虑的我开始把自己的一切不如意都迁怒到了爸爸身上.我气愤地指责爸爸没有一点儿用,整天就知道弄点儿酒,在一日三餐前满足地抿上几口,根本就不知道关心我,他那么窝囊的样子,难怪我会找不到工作.  相似文献   

10.
美丽的风景     
不经意的,我拥有了那片美丽的风景。 和她相遇其实非常偶然。那是一个很冷的冬天。我到遥远的县城去做临时工。记得那晚下班后,我拿着饭盒匆匆到食堂去打饭,就在楼梯转弯的当儿,不巧和她撞了个满怀。我开口就要一顿训斥,可就在四目相遇之际,她已羞红了双颊。我不  相似文献   

11.
细雨: 你好!我想问你一个问题:整天看你在杂志上给这个出主意,为那个分担心事的,难道你就没有烦恼吗?你快乐吗?请你如实地告诉我! 大庆市王刻王刻: 你好!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中,吃五谷杂粮长大的,哪能没有烦恼事?至于我,细雨姐姐我的烦恼事就更多了,比方说,每天都要想新  相似文献   

12.
《新青年》2007,(4)
那一年我高中毕业没能考上大学,整天东游西荡惹是生非。就是在那个时候我认识林非的,他大我4岁,打起架来比我还狠,手下有几员大将,个个是玩儿命的主儿。我们是不打不相识,当时我被他们打趴下之后,林非说:"兄弟,我看你身手还可以。跟我们一起混吧!"我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就这样我们6个以林非为首,专门替人打仗,也总有人出钱雇我们援手,那种生活既刺激又新奇。时间长了,林非说这样挣不到几个钱,而且容易犯事,说要想法挣些大钱。他去求他舅舅,他老舅在我们市里可谓一杆大旗,黑白两道畅通无阻,有几次我们进了局子还是他帮我们摆平的。在他的指点下。我们开  相似文献   

13.
我小的时候,爷爷经常给我讲他在抗美援朝中那些英勇战斗的故事,那时我非常敬佩爷爷.幼小的心灵里就视爷爷为英雄.直到有天,一伙人冲进我家里,抓走了爷爷,我才知道爷爷在朝鲜战争中当过美国战俘,我心中的英雄顿时倒塌.  相似文献   

14.
马晓雪  刘阳 《东北亚论坛》2021,30(4):95-108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提出了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其中,维护和保障"冰上丝绸之路"安全已成为重大的现实需求.但是"冰上丝绸之路"沿线环境条件恶劣、地缘政治问题突出、各方利益协调困难,基于传统风险管控理论"风险预测—风险管理"的研究范式在"冰上丝绸之路"安全研究中呈现出很大的局限性.为此,本文提出了在韧性理论框架下对"冰上丝绸之路"的安全风险进行治理的构想,将风险暴露且产生冲击(即扰动)作为韧性能力损失的必要条件,承认风险暴露的常态化,聚焦韧性治理能力建设,关注安全风险对韧性治理能力的动态冲击.从"吸收—适应—恢复"三个空间维度解析韧性治理能力的层次结构,从"扰动之前—扰动过程—扰动之后"三个时间阶段分析韧性治理能力对风险的管控机理,最后从形成定期风险评估制度、构建"冰上丝绸之路""技术—社会"安全保障体系、落实"冰上丝绸之路"命运共同体理念三个方面提出了"冰上丝绸之路"安全风险韧性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主任     
王渌 《新青年》2002,(5):6-7
窗外飘起了鹅毛大雪,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望着飘飘洒洒的雪花,想起发生在冬天的那些往事,那些事温暖着我,使我想起和主任在一起工作的日子。  相似文献   

16.
瀑瀑安 《新青年》2005,(5):11-12
1你就回去吧,妈她……”苏浓一路上都跟在我的后面。“少跟着我,别给我提这个人,你让我回去看她的脸色吗?”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终于,他站在了原地低着头不再看我,许久,我才听到他远去的脚步声。我叫苏琪,苏浓是我弟弟,我们在一所学校念高中,我比他高两个年级。我们的父母离婚了,在我12岁那年。我恨我的妈妈,从小到大,她对苏浓总比对我好。即使他们离婚了,仍是如此。她每个月会给苏浓带很多东西,却不会和我讲任何一句话。今年的冬天来得特别的快,夏天刚过,似乎就有漫天的落叶了。我火红的头发在这个季节里像燃烧的树叶,耳朵上两只大耳环“…  相似文献   

17.
小小冰凌花     
王举芳 《新青年》2023,(2):54-55
<正>朔风起,青山绿野都瘦了的时候,冬天就来了。小时候的冬天,雪仿佛特别多,阴沉的云散去,整个世界都是亮闪闪的。屋脊上的雪开始融化,初起时悄无声息,慢慢就在屋檐下悬挂出一道竖琴,弹奏起无比美妙的音乐来。这天籁般的音乐里,爷爷吧嗒儿口旱烟,眯着眼,布满皱纹的脸盛开笑意。坐在教室里,开始走神,想明天就可以看到我喜欢的冰凌花了。  相似文献   

18.
原谅父亲     
父亲给我打来电话,他说他结婚了。那是在前年冬天的一个阳光慵懒的午后。父亲在电话那边淡淡地说他结婚了,但是怕影响我工作,所以没告诉我。一切都如我预料的那样,自从父亲认识了那个小他十几岁的女人,这一天迟早都会到来的。我记得当时我沉默了一下,我说是吗?我相信父亲能听出我语气中的冰冷和鄙夷。我说现在我很忙,就这样吧。然后我就挂断了电话。  相似文献   

19.
雪小禅 《新青年》2004,(4):23-24
我从来不知道女孩子穿军装会这么美丽我18岁的时候烦死了学习,看着老师讲的立体几何就发晕,英语老师说的什么我更是听不懂,那时还有几个月高考,我知道我没戏了。但我画画好,还整天拿着一个破照相机照相,有自己的暗房。除了学习,我几乎是个天才。但是这些有什么用?常常,我支了下巴,看着外面的天空发呆,那么深  相似文献   

20.
冬日里的饼     
黄书包 《新青年》2006,(1):10-11
我喜欢面食,好像身体的某个部位是由淀粉做的,时不时的就得给它补充点养分.没有面粉,我就不会存在得那么滋润、快乐.隔三差五不吃一顿就馋,而真正吃出它的味道却是在一个冬天的早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