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作为高科技活动的航天开发已成为更多国家的战略选择.在这方面,表现突出的是亚洲国家,其太空力量发展迅速,已成为国际太空领域的一支生力军.同时,亚洲国家间的太空合作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①近些年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太空合作进展显著,在商业出口、联合开发及信息共享等方面取得不俗成就,成为大小国家之间及发展中国家间太空合作的典范.当前,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与对互联互通的迫切需求,打造“天基丝路”②成为沿线国家的共识,也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进一步加强太空合作的有力因素.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太空安全环境发生急剧变化,各国太空军事化步伐加速,商业航天崛起,太空拥挤加剧,太空军民融合加深。在此背景下,英国于2020年发起一项名为“负责任外空行为”的太空军控新议程。该议程推出后,美国积极参与并试图将之导向一项自愿承诺禁止地基动能反卫星试验的国际协议,这意味着其太空军控立场的重大转向。美国意图借“负责任外空行为”议程干扰对手发展不对称反卫星手段、强化太空同盟、划定太空威慑“红线”、策应太空环境议题。“负责任外空行为”已成为太空安全机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议程,不仅因为其引发了大国间政治矛盾,还因其体现了太空安全机制的发展动向。在新的太空安全环境下,太空军事安全和民事安全的国际机制正交叉融合发展,各机制的议程模式将更加开放、参与者更加多样、控制行为的路径更加主流。  相似文献   

3.
太空承载着俄罗斯的光荣与梦想。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国家经济全面衰退,航天工业急剧萎缩,在轨卫星数量大量减少,太空实力受到严重侵蚀。进入21世纪后,出于确保国家安全、振兴航天工业、抢占太空科技制高点、促进远东经济发展等战略考虑,俄罗斯积极谋划太空战略,增加在轨卫星数量,进行月球、火星探索与载人太空飞行,扩大在国际航天市场上的份额,力图重树太空强国地位。由于存在基础设施老化、航天管理体制混乱、人力资源短缺等瓶颈,俄罗斯太空战略面临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化,航天大国为应对多元化的全球竞争而日益加大力度寻求太空实力。由于航天产业对国家经济和科技进步的拉动以及国家脆弱太空资产的保护需要,大国普遍选择利用航天商业化推动国家航天能力和航天产业的发展。这种获取权力—利益的动机为航天的私营化和商业化提供了动力,并使航天事业的发展日益成为大国太空互动中的关键因素。当前,太空已成国家安全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领域,航天大国在国际航天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进而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利用航天技术、抢占未来发展先机的热潮。商业航天事业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经济社会的进步,同时由于大国抢占竞争优势和私营企业逐利的需要,全世界无序竞争、逃脱监管、破坏太空环境等问题日益增多,给太空安全带来隐患,太空秩序的维护显得日益重要。商业航天的发展亟待在大国竞争与维护和平、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企业盈利与太空治理中实现平衡。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航天成就和航天计划引起美国对华政策的重大关注。中国坚持太空非军事化的基本方针并永不参与太空竞赛。然而目前中美不大可能进行太空合作,这是因为美国出于其国家安全考虑,不可能将涉及高技术的太空技术转让给中国,中国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不可能分担美国太空计划庞大的资金需求。  相似文献   

6.
在西欧合作的各个领域中,太空合作是进行得比较顺利且成效颇为显著的领域之一。经过西欧国家20多年的共同努力,西欧今天已发展为尾随苏美之后的第三大航天力量。然而,太空技术发展很快,并且正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散,竞争十分激烈。因此,西欧的一些主要国家都采取了措施,加强太空技术的开发和领导,欧洲太空局制定了雄心勃勃的长期规划,以建立一个在航天的所有重要领域都实现自治、并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太空欧洲”。  相似文献   

7.
中美太空合作正在出现新动向。1979年以来,中美太空合作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9-1999年,主要合作领域在商业卫星发射;第二个阶段是2000-2011年,主要合作领域在民用航天;第三个阶段是2012年以后,中美太空对话和交流呈现出民用航天主管部门对话与太空安全对话同时进行的特点。虽然由于美国政府换届,共和党人在白宫获得执政地位,可能给过去一段时间内逐渐回暖的中美太空对话与合作再次蒙上阴影,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的中美太空合作已经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征。中美太空合作多聚焦于具体技术和项目,这使得美国在以往的太空交往和合作中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然而,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稳定而迅速的发展,中美在太空领域不平衡的局面正在逐渐改变。中国在涉及太空的众多关键领域已经构建起自己的体系,这大大增强了中国在中美太空合作中的主动性。对于未来的中美太空合作,中国已经超越了单纯的项目合作或技术合作的视角,可能在更具战略意义的层面上推动美国更具建设性地参与全球太空治理,共同为维护太空和平与安全承担起大国应该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奥巴马政府对小布什政府太空战略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其主要特点包括:从单边主义转向多边主义,但仍致力于维持美国在太空的领导地位和在太空科技发展中的优势;接受为和平目的使用太空的提法,但继续发展太空军事能力;积极促进商业化太空利用的发展;计划登上火星并在月球上建立以机器人为主的基地.“高边疆”思想仍是奥巴马政府太空战略的理论基础,其他影响美国太空战略的重要因素包括:国家安全战略与军事战略、航天科技的发展、其他国家太空军事能力的发展、国会的态度及游说团体和媒体的影响.奥巴马政府太空战略降低了太空军备竞赛的风险,但要签订太空非武器化国际条约依然任重道远;增加了在太空领域进行国际合作的可能性,但美国主要是与其盟国进行合作;使太空竞争进入新阶段,不排除美国与新兴大国陷入安全困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中美太空合作正在出现新动向。1979年以来,中美太空合作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9-1999年,主要合作领域在商业卫星发射;第二个阶段是2000-2011年,主要合作领域在民用航天;第三个阶段是2012年以后,中美太空对话和交流呈现出民用航天主管部门对话与太空安全对话同时进行的特点。虽然由于美国政府换届,共和党人在白宫获得执政地位,可能给过去一段时间内逐渐回暖的中美太空对话与合作再次蒙上阴影,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的中美太空合作已经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征。中美太空合作多聚焦于具体技术和项目,这使得美国在以往的太空交往和合作中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然而,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稳定而迅速的发展,中美在太空领域不平衡的局面正在逐渐改变。中国在涉及太空的众多关键领域已经构建起自己的体系,这大大增强了中国在中美太空合作中的主动性。对于未来的中美太空合作,中国已经超越了单纯的项目合作或技术合作的视角,可能在更具战略意义的层面上推动美国更具建设性地参与全球太空治理,共同为维护太空和平与安全承担起大国应该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因乌克兰危机,美俄关系紧张,并波及到太空领域。两国在太空领域进行了制裁与反制裁。美国冻结了与俄罗斯的太空交流合作。作为反击,俄罗斯表示在2020年之后不再与美国就国际空间站进行合作,发展本国的载人航天项目,停止向美国出售两款运载火箭引擎。两国太空关系的交恶,让国际空间站处在俄罗斯控制之下,同时将重创美国军事航天发展。另一方面,也将促进美国重型运载火箭、载人航天系统的发展,同时也将促进美国私人航天公司的大发展。此外,俄罗斯也会加强与中、印、欧太空合作,这对于太空多极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谢超 《和平与发展》2023,(2):94-120+170
当前基于技术的权力成为主要国家扩展国际权力的有力依托,而太空成为大国竞争的新领域。为此印度政府接力推动其太空战略,在基本解决运载工具问题之后,利用低成本策略积极开拓国际卫星发射市场,并全面加强空间探测和载人航天等主要领域的顶层设计。随着美国大力推行“印太战略”,印度太空技术发展迎来了有利时机。印度在保持与俄罗斯开展太空技术合作的同时,积极利用美日印澳四边机制等带来的技术引进和市场准入机会。当前印度的太空技术取得了较快发展,但面临的制约也显而易见。除核心技术差距外,印度私营部门参与太空产业化的步伐也落后于主要国家。印美太空合作还受到美国太空霸权的影响,这也成为印度对西方国家战略疑虑的重要来源之一。作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中国和印度有动力也有责任在太空领域开展更多合作。中国积极推动中印在太空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为构建外空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创立典型路径。  相似文献   

12.
汪金国  张立辉 《南亚研究季刊》2022,(3):121-136+159-160
当前,太空正在成为大国博弈的新焦点和竞技场。莫迪政府连任以来,通过创建新的太空机构、提高太空领域的投资、制定多项太空探索计划和加强太空军事力量建设等措施加速推动“太空战略”的发展。莫迪政府加速推动“太空战略”不仅是出于国家经济利益的考量,更是想通过在太空领域的发展提高其“大国”地位,同时平衡中国在地区的战略优势。莫迪政府“太空战略”的新动向将可能导致大国在太空领域更加激烈的竞争,从而打破印巴均势,提高印度的太空话语权,加大对中国的战略威慑。但同时,它也面临着经费不足、缺乏航天技术人才和没有明确的太空发展计划等局限。  相似文献   

13.
太空技术的出现来自冷战时代的美苏军备竞赛。在世界第一颗卫星上天后,太空随之被赋予了军事化意味,太空武器化接踵而至。冷战后,为了确保太空霸权,同时维护一超独霸的地位,美国不惜重拾冷战时代的太空武器化政策,由此,引起其他国家的相应回应。太空武器化程度逐渐抬升,给国际战略稳定与平衡造成严重威胁与挑战,引起反导系统和太空军备竞赛,增加核战风险,阻碍世界核裁军进程,也给太空商业开发、"太空2030议程"等带来诸多挑战。太空武器化给中国太空安全造成巨大的挑战与威胁,使中国太空资产的安全陷于危险境地,中国利用太空资产的自由有可能被限制或被剥夺,战略目标(包括战略核力量)受到太空系统的侦察与打击的威胁。为应对太空武器化的威胁与挑战,从安全上加强太空威慑力量建设,构建中国的太空安全体系显得紧迫与必要。  相似文献   

14.
美国和巴西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航天领域开展了较为密切的合作。美国积极寻求与巴西的航天合作不仅出于维护太空安全以及占据世界航天技术制高点的需要,还希望借此加强与巴西的关系以维持在拉丁美洲的影响力。对巴西而言,与美国的合作是提升本国航天实力的现实需求,是发展本国经济、凸显巴西拉美大国地位的必然选择。巴美两国在航天实力上的优势互补也推动了两国的航天合作。两国在国际空间站建设以及阿尔坎塔拉基地的使用问题等方面展开了合作,并通过双边合作机构及相关对话机制来加强合作。美巴航天合作客观上促进了双方的科技进步,但也使得巴西更加依赖于美国的航天技术,对巴西的国家主权构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美国与巴西的航天合作为中国与巴西的航天合作提供了一些启示,即中巴两国不仅要扩大航天合作领域,加强航天机制建设,还要促进科技合作与经贸合作的有机结合,增强两国航天科技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两国航天合作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事综览     
2005年10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一、神六升空开启中国航天新篇章。12日,中国神舟六号航天成功震动世界,外国媒体反应热烈。一是认为神六成功发射标志中国国运强盛。香港《成报》12日的文章称,这是中国航天事业一个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国力渐强、国运兴隆,正在迅速迈向航天强国的地位,在国际事务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共同社甘肃12日的电文称,中国向全世界昭示其已具有继美俄之后第三“航天大国”的实力,而且还将推动中国在军事、商业领域进行太空开发活动。二是认为从战略层面可以牵制美国。共同社北京12日的电文称,以中国提升国力为背…  相似文献   

16.
张磊 《国际观察》2022,(6):107-12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太空探索能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机构在利益驱动下,投入到太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活动,导致太空公共问题凸显。本文系统梳理了国际太空治理的历史演变,分析了国际太空治理的现实层面、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三大影响因素,考察了国际太空治理面临的众多挑战,解释了中国参与国际太空治理的理念和实践。本研究认为,现实层面的太空权力结构影响着国际太空治理格局的基本面貌,国际制度规范着太空治理的主要内容,太空治理主要议题引发的观念互动影响着太空治理的发展方向。中国参与全球太空治理也应立足于这三个方面:在现实层面,应坚持合作共享,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制度层面,应积极倡导和实践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太空治理制度改革;在观念层面,应坚持促进航天活动服务于人类共同利益,以人类太空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国际太空治理。  相似文献   

17.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对美国太空政策进行了调整:取消重返月球计划,宣布进行载人火星探索;整合军民航天资源,鼓励私企研制航天器;改变单边主义做法,强调国际合作.奥巴马政府调整太空政策既是迫于预算紧张的压力,也是为了推动美国科技创新,增强美国太空整体实力,巩固美国太空霸权.但奥巴马政府太空新政面临诸多挑战,火星探索、私企研制航天器、国际太空合作都存在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最高的诗意     
“鲸波接天,浩浩无涯”的海洋,覆盖着地球表面为的领土,在太空中转动的地球,因之散发着蔚蓝色的光芒。海洋是世界上所有生物的发源地,“一切生命都是从海里诞生的,当然人类也不例外”--宇宙学家、生命科学家卡尔·萨根博士如此推论。大海是人类永远的家园,浩瀚的海洋壮大了人们的梦想:当今世界,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未来。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人类将目光由有限的陆地转向无垠的海洋。  相似文献   

19.
罗西 《新青年》2005,(5):42-43
航天英雄杨利伟与成龙在香港唱《男儿当自强》,奥运冠军们更是一场又一场地唱,从刘翔的《好想好想》到微笑教练陈忠和的《月亮代表我的心》,歌舞升平,全中国的人民都在卡拉OK,可怜老实的唐功红虽然也艰难地破了举重世界纪录,但是,不会秀不会歌舞,除了她夸张的大块头外,我们差不多也快忘记了她。能歌善舞是这个社会的最好通行证。这是一个讲究娱乐的世界,没有什么不可以娱乐的,所以美国人才有所谓“扑克牌通缉令”,什么“方块7投降了”、“黑桃5被俘了”等,甚至民间送葬队伍里时不时也会传出流行歌曲的旋律来,从《真的好想你》到《潇洒走一…  相似文献   

20.
太空不是战争的传统基础,但是美国第一次将卫星用于情报目的以来,太空已经变成了战争的基础.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曾经说:"谁能控制太空,谁就能控制地球".现在,美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战略思路越来越清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