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旅游产业是万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重大产业和主攻方向。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经过20多年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万盛旅游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国家资源型城市旅游转型发展试点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2016年2月又被国家旅游局列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万盛将以全域旅游战略为指引,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体育旅游、乡村  相似文献   

2.
地区传真     
正南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取得阶段性成果2月26日,南宁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透露,南宁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取得阶段性成果,新增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16家、广西星级乡村旅游区24家、星级农家乐21家、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8家、旅游星级饭店6家。横县、宾阳县、武鸣区、青秀区、兴宁区、西乡塘区、江南区、良庆区等8个县区成功入选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兴宁区、青秀区获评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马山县获评广西特色旅游名县。2018年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1.31亿人次,同比增长18.98%,旅游总消费1387.54  相似文献   

3.
《小康》2020,(20)
正作为有着"中国玉器之乡""中国柑桔之乡"称号的全国文明城市——四会,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年来,四会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旅游旺市"战略,将全域旅游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将乡村旅游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休闲旅游目的地",依托本地特色旅游资源,吹响了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号角。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的巫山,既要认识全域旅游对巫山走向世界知名的度假目的地的推动性,也要充分认识全域旅游的开放特性,积极促进"大三峡"旅游大合作,扎实推进"金三角"旅游的一体。本文谨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巫山实践与合作竞争略作论述。一、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战略性(一)国家战略与全域旅游从战略层面看,全域旅游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全域旅游指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5.
正5月,在国务院台办、农业农村部的大力支持下,宁海县成功举办首届海峡两岸乡村振兴论坛。这是宁海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重要契机,积极打造的两岸基层交流新载体。抓住契机、发挥优势,高起点打造国家级论坛发挥优势,打造论坛"首创地"。充分发挥宁海拥有国家生态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等荣誉,特别是美丽乡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优势,聚集各方力量,全力举办该论坛。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曲沃县坚持党建引领,瞄准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全域旅游"红色引擎",探索出一条以党的建设引领全域旅游、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一、县委统领,选准切入点。立足当地独特的晋文化、红色文化、诗经文化等历史资源,曲沃县委坚持把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统筹谋划、统筹推进,把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全县域规划,大棋局建设,高质量推进。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拓宽视野,凝聚共识,县委书  相似文献   

7.
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笔者分析和阐述巫山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背景与成绩,旨在助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建立健全,从而为全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一定的借鉴。一、巫山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建设的背景分析巫山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两个特殊背景:一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二是全域休闲农业和乡村旅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白沙黎族自治县以创建国家全域型旅游示范区为抓手,用"第一景区"的理念打造县城,用"美丽乡村"的理念打造乡村点,用"景观长廊"的理念打造景区主干道沿线,不断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培育旅游新型业态,加快城区景区化、乡镇景点化、乡村景观化进程,逐步形成"一廊、两点、三大片区"的规划思路,通过"百里长廊"和"旅游栈道"把景区、风情小镇、乡村旅游点有机地串联,逐步形成全域旅游的大格局。"一廊"建设,是指白沙生态旅游百里长廊建设。  相似文献   

9.
正2009年5月24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视察山西阳城时,作出了"见新见绿"的评价与指示。近年来,阳城县围绕"田园城市、美丽乡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发展思路,不断创造新产业、新景象来实现"见新",不断推动"两山"理论落地、发展方式转变来实现"见绿",一座"千年煤城"变成"悠然绿城"。2016年,阳城县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之一。如今,乡村振兴的时代号角全面吹响,阳城要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7,(16):2-2
先行先试共建共享高标准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江宁自然风光优美,历史人文底蕴深厚,产业基础实力雄厚,优越的交通区位等因素为推进全域旅游打下了坚实基础。如果把"五朵金花"比作盆景,如今的江宁1561平方公里全域已经成为"百花园"。2015年底,江宁区委区政府做出了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切实把"城市即旅游、旅游即生活"的行业发展共识上升到区域行动战略,  相似文献   

11.
王成 《前进》2017,(6):45-47
<正>全域旅游是我国新阶段旅游业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的一场变革。2016年2月,国家旅游局公布了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晋中成为全省首家入选地级市。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旅游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构建新型旅游发展格局,晋中文化旅游步入了转型升级快车道。一、发展全域旅游,是旅游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上的根本性变革,是推动晋中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首先,发展全域旅游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  相似文献   

12.
《今日浙江》2022,(2):后插4-后插5
为更好地利用和传承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松阳县以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为切入点,系统推进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先后建成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全国唯一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试验区、"拯救老屋行动"整县推进试点县,创成全市首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入围浙江省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名单,把松阳老城(西屏街道)创建成为...  相似文献   

13.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迎来了发展机遇,与此同时,“旅游人才”的概念被推向全域旅游业风口。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业由单一化旅游转向高质量、全域性旅游模式,这对拓宽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基于法治视阈,为拓宽旅游新业态发展下旅游人才队伍的建设规模、深化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提供新方案。  相似文献   

14.
正屏南是革命老区县、高山生态县、风景名胜县和文化厚重县,拥有白水洋、鸳鸯溪两大5A级景区,生态景观奇特,人文古韵淳厚,药膳美食诱人。2016年2月,屏南县被列入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作为屏南县"十三五"期间的四大战略之一,县人大常委会把助推全域旅游健康发展工作摆上重要工作议程,纳入常委会2017年度工作要点,全力助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引领旅游发展,必须坚持规  相似文献   

15.
正自入列"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以来,象山全面实施"四全四特"工程,即全域化打造、全产业融合、全要素整合、全方位保障,特色景区、特色小镇、特色乡村、特色民宿,大力推动旅游业转型跨越发展。计划到2020年,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A级景区、国家影视文化产业基地各1个,省市县三级特色小镇10个,建成旅游特色乡镇8个、精品线4条、特色村30个以上。该县发挥"旅  相似文献   

16.
<正>宁政发[2017]46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视察"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的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目标,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对发展全域旅游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指出:“全域旅游的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和全域旅游”,全域旅游已经成为一项国策。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提出,要把全域旅游作为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方向。目前,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而乡村旅游作为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  相似文献   

18.
<正>在旅游市场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不断创新升级,打造新的旅游业态,最大程度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旅游产业的终极追求。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下发《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2016年,全域旅游引爆全国。一场从"景区旅游"到"全域旅游"的变革拉开序幕。在云南,围绕"把云南建成国内一流、国际著  相似文献   

19.
<正>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2018年,琼海市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和重要保障抓紧抓实,坚持创新思路,持续用力发力,积极探索扶贫产业"多元"发展新模式,为实现贫困人口长久脱贫致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核心动力。以全域旅游实现多元增收。通过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  相似文献   

20.
<正>重庆市武隆区地处渝东南武陵山和大娄山结合部,全境呈“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喀斯特地貌特征,资源禀赋优越,被誉为“世界喀斯特生态博物馆”,是全国少有的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七块金字招牌的地区之一。自1994年以来,武隆历届党委政府始终遵循“扶贫强基推动旅游发展、旅游扶贫助力绿色减贫、全域旅游赋能绿色发展”的逻辑思路,不断探索开辟全域旅游赋能绿色减贫与绿色发展实践路径,强力推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持续转化,为促进贫困山区减贫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路径。一、全域旅游赋能绿色发展的主要做法及经验成效(一)扶贫强基推动旅游发展1994年,武隆以芙蓉洞景区成功开发为标志,正式拉开了武隆旅游持续发展的时代大幕。但受交通信息闭塞、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工业经济发展空虚等客观因素影响,县级财力十分薄弱,旅游开发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条件总体滞后,旅游业态与旅游产品单一,发展速度较为缓慢。1994年底,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正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