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山西政报》2006,(22):29-31
为了加快我省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种子市场监管。推进种子产业健康发展,确保农业生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国办发[2006]40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2.
豫政办〔2007〕29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国办发〔2006〕40号,以下简称《意见》),加快推进我省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促进种子产业发展,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增强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以来,我省种子产业发生了很大变化,种子市场主体多元化,农作物品种多样化,为促进我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  相似文献   

3.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国办发〔2006〕40号,以下简称《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快我省种子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强化市场监管,推进种子产业健康发展,确保农业生产安全,促进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意见》精神,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相似文献   

4.
《江西政报》2006,(23):31-33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和《江西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实施以来,我省农作物种子(以下简称种子)产业发生了较大变化,种子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农作物品种更新速度加快,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但是,由于种子产业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种子管理存在体制不顺、队伍不稳、手段缺乏、监管不力等问题,假劣种子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影响了农业生产安全,损害了农民利益。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国办发[2006]40号),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我省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强种子市场监管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5.
云政办发〔2006〕174号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种子市场监管的意见》(国办发〔2006〕40号),促进我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明确改革目标任务(一)改革目标任务。按照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种子市场监管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各地在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中,要加快推进政企分开,将国有种子生产经营机构从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剥离出来,实现人、财、物…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政报》2007,(1):38-38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各旗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各有关企业单位:为加快我区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种子管理体系,强化种子市场监管,推进种子产业健康发展,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国办发[2006]40号,以下简称《意见》)转发给你们,并结合自治区实际,提出如下贯彻意见,请一并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7.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国办发〔2006〕40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一、实行政企分开 2007年6月底之前,各地  相似文献   

8.
黑农委办发[2007]252号各市(地)农业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国办发[2006]40号)等有关规定,并结合我省实际,在多次征求相关部门及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审定品种退出办法》,现印发给你们,  相似文献   

9.
青政办〔2006〕159号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国办发〔2006〕40号)精神,切实做好种子管理体制和市场监管工作,现结合我省实际,就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和市场监管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认真学习,领会精神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种子工作不仅关系国家的粮食安全,也事关农民的利益。但当前种子工作中还存在管理体制不顺、队伍不稳、手段缺乏、监管不力等问题,一些地区种子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假劣种子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损害了农牧民利…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政报》2006,(7):15-17
为改革完善种子管理体制,加强种子市场监管,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督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国办发〔2006〕40号),加快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种子市场监管,促进农业生产和种子产业发展,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贵州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  相似文献   

12.
宁政办发[2006]213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国办发  相似文献   

13.
(二○○六年十二月十一日)沪府办发[2006]36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为了进一步加强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利益,推进种子产业健康发展,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就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国办发[2006]40号,以下简称“国办《意见》”)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4.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国办发〔2006〕40号),规范种子市场秩序,促进农业生产和种子产业的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我市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企分开,强化管理,完善法制,规范种子市场秩序,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二)总体要求。坚持以政企分开为突破口,强化政府职能,明确部门职责,理顺关系,完善管理制度,提高人员素质,改善执法手段;坚持以产权改革  相似文献   

15.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区直各委、办、厅、局: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广西壮族自治区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以来,我国农作物种子(以下简称种子)产业发生了重大变化,种子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农作物品种更新速度加快,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但是,由于我国种子产业仍处在起步阶段,种子管理存在体制不顺、队伍不稳、手段缺乏、监管不力等问题,一些地区种子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假劣种子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损害了农民利益,影响了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增收。为加快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国办发〔2006〕40号),明确了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各项具体任务。与全国一样,近年来我区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加强种子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特别是种子管  相似文献   

16.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省农委《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实施意见》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六年十月十六日  相似文献   

1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五年多来,我国农作物种子(以下简称种子)产业发生了重大变化,种子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农作物品种更新速度加快,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但是,由于我国种子产业仍处在起步阶段,种子管理存在体制不顺、队伍不稳、手段缺乏、监管不力等问题,一些地区种子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假劣种子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损害了农民利益,影响了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增收。因此,改革和完善种子管理体制,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强种子市场监管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8.
《江西政报》2006,(12):20-22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五年多来,我国农作物种子(以下简称种子)产业发生了重大变化,种子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农作物品种更新速度加快,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但是,由于我国种子产业仍处在起步阶段,种子管理存在体制不顺、队伍不稳、手段缺乏、监管不力等问题,一些地区种子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假劣种子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损害了农民利益,影响了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增收。因此,改革和完善种子管理体制,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强种子市场监管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9.
<正>陕政办发[2015]33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3]109号)要求,加快推进我省种业体制改革,进一步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一)深化种业科研体制改革。鼓励种子企业  相似文献   

20.
正川办发[2018]56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厅字[2016]49号)和《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拓展"百镇建设行动"培育创建特色镇的意见》(川委发[2017]22号)要求,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深入推进我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