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反对伪科学的活动至今曲曲折折,在此起彼伏中走过了20年。至去年“法轮功”被取缔,国内大大小小的邪教和伪科学或改装打扮,或转入地下,或暂偃旗息鼓、韬光养晦……而“大师”们怀揣着从信奉者身上骗得的几百万、几千万人民币逃到海外去享受他们的别墅和灯红酒绿的生活。我们回顾这20年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科学昌明的盛世。然而,几千年以来中华文明古国根深蒂固的迷信幽灵,仍然飘游在华夏大地。于是就有了文明与愚昧、科学与迷信之间的“攻城掠地”战;就有了神魔鬼怪打着复古的旗号卷土重来;就有了古老的迷信与科学溶揉一体的“伪科学”;就有了气功热潮中万人膜拜的“神人”与随处可见的“科学算命”;就有了形形色色挖掘中国古文化的迷信书籍“粉墨登场”……这真是一个让人困惑的年代。从《周易》“神话”谈起公元1983年4月4日,西安城里走着一位若有所思的中年人,他就是后来名噪一时的邵伟华。而这会儿,他正在琢磨着刚才的事儿。一个河南籍老人与人谈论《周易》,邵伟华在一旁听得如醉如痴,忍不住向老人发问:“老人家,《周易》能算些什么呢?”“算什么?”老人颇有些儒将风度地答曰,“上算天,下算地,中算人。”“那你说西安最近会不会地震?”其时,西安人正在为地震谣传而惶惶不安,世人皆道西安地下有三条大缝,很快就会发生破坏性地震。老人望望邵伟华,垂下眼睑,凝神用手指掐掐算算,半天方抬起头来:“西安没有地震,你信我的。新疆那个方向倒是有地震。”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早期教育领域充斥着许多神话,如早期经验决定论、刺激丰富的神话、右脑开发、识字增智等等.至于许多科学素养差或别有用心的人传播和制造的各种神话,已经成为社会公害.特别是当这些神话打着科学的幌子出现时,更加容易误导社会大众,成为伪科学的主要来源.它不仅严重危害婴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为婴幼儿健康成长埋下了隐患.正如世界上不存在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一样,绝不存在什么早期教育的"灵丹妙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愚昧迷信和伪科学活动为掩人耳目,有的打着现代科学的旗号;有的扛着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幌子;有的鼓吹超自然、超物质的神秘力量,诱使人们上当受骗。它们毒害人们心灵,污染社会风气,使一些落后的、不健康的、不文明的社会习俗和生活方式死灰复燃,为邪教的滋生蔓延提供了土壤和温床,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我们必须透过形形色色的表现,清醒认识迷信和伪科学的实质,增强识别和抵制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大公害,就是假冒科技商品的泛滥成灾。 那么,我们除了采取道德教化的手段外,应当推出哪些易用、管用的法律对策呢? 预防——高科技产品的鉴定机制 防患于未然,是根治假冒科技的上策。 最为重要的预防措施是,健全高科技产品的鉴定机制。哪些是真正的高科技产品,哪些是冒牌的“高科技产品”,应当由一个权威的机构依据法定的公正程序予以鉴定。“高科技产品”不是规范的法律术语。从法律的角度看,高科技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专利产品和非专利产品即专有技术产品。  相似文献   

6.
一 司马南与兰迪巨额 悬赏“通灵人” 1999年11月18日上午,在中国科学会堂,中国的反伪科学斗士司马南与世界著名魔术师、美国的詹姆斯·兰迪发表联合声明:巨额悬赏拥有可以推翻现存科学规范的特异功能的整个地球村的居民。司马南出的悬赏金额从1998年5月11日的100万人民币提高到了现在的1000万;而兰迪出的悬赏金额从1984年的1万美金提高到了现在的100万美金。惟一条件是:搏奖者的通灵力须经过科学的确证和科学界的公认。  相似文献   

7.
一   慕其名,我采访了一位反伪科学专家李力研.以貌看来,眼前这人文质彬彬,不像个厉害人,和他书中那犀利的语言风格很是对不上.然而,人不可貌相,恰是这人,写了一大堆反伪气功的书,死死揪住柯云路不放,赢得了名声,在气功界和反伪气功界都很厉害.这么个人,不让老百姓知道他的故事,着实有些可惜.……  相似文献   

8.
吞钉子、吃石头、咽刀子……他曾是闻名全国、被传为身怀绝世神功的吞钉大师,不少媒体都报道过他的惊世绝活。他真有绝世神功吗?当某一天医生从他胃里一次性取出162颗长铁钉时,笼罩在他身上的神秘光环也就随之消散了……走过了那段恍若梦境的岁月,他后悔不迭。  相似文献   

9.
10.
刑事证人作证是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刑事司法公正实现的有效途径。证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作证行为是基于一定的作证心理而为的诉讼性行为,在出庭作证前其心理衍变经历了事实意义上证人心理、法律意义上证人心理变化阶段,完整的证人作证心理还包括了作证中和作证后的心理。应在诉讼过程中建立和实行一系列的制度以培育证人的积极心理,化解消极心理。  相似文献   

11.
监狱长集狱务党务于一身,任务繁重,责任重大,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监狱长应重视心理自我调控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克服顺境中的禁锢、自负、骄躁心理,逆境中的焦虑、沮丧、偏执心理,从而保持良好心态,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性地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2.
13.
词汇教学在语言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深入理解心理词汇才能更好地促进词汇教学工作的开展。本文将详细阐述心理词汇的研究现状,同时建议在词汇教学中要足够重视二语学习者心理词汇的主要特点,以便更好地开展词汇教学。  相似文献   

14.
残疾人和健全人相比,由于生理或者精神上的缺陷,往往会产生特殊的心理需求,倘若这些需求长时间得不到满足和引导,会很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同时,残疾人的心理问题又有其特殊性,他们会比健全人更加敏感,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引发更大的问题。所以,如何对残疾人,尤其是经历过大灾的残疾人进行心理援助是个需要长期研究的问题。在四川汶川地震后参加心理援助的组织中,有一个由残疾人组成的小分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本文以此入手,探讨了残疾人心理互助组织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张勇 《刑事技术》2013,(6):50-51
心理测试技术是利用有关仪器设备探查、推断人的个体心理信息。它是一项"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测试技术,心理测试仪器会客观的记录下被测试对象的生理参数,但个体的生理参数在采集的过程中不仅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也受到被测人自身生理状态的影响。服用抑制性药物对于生理参数的影响不言而喻,所以在心理测试时,  相似文献   

16.
付翠 《政法学刊》2006,23(4):125-128
心理测试(俗称测谎)的主要任务就是发现被测人记忆中是否存在有关测试主题的心理信息,而心理信息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注意,所以说注意是心理信息形成的重要源泉,也是心理测试的一个重要心理学基础,因此对注意心理机制的分析将有助于测试题目的编制和结果的分析,从而提高测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古南永 《法制》2000,(1):49-49
  相似文献   

18.
探索心理测试和矫治在劳教工作中的实践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测试和心理矫治是现代心理学中的两个重要内容。用心心理学知识来测量、研究劳教人员的心理结构,不仅可以透视劳教人员“心病”所在,而且可以为矫正、治疗劳教人员“心病”打下基础。为进一步探索现代心理学在劳教工作中的实践与运用,本文就心理测量方法、测试结果分析、心理治疗初步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就劳教工作中如何实践与运用心理测试、心理矫治提出几点思考。 一、心理测量的基本方法 目前比较适宜测量劳教人员心理的是艾森克个性问卷,简称EPQ测试,该卷具有操作时间短、速度快、收效大、实用性广等优点。 EPQ测试…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监狱开展心理矫治工作,运用心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罪犯开展心理评估、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预测等一系列活动,帮助他们消除不良心理及其他心理障碍,维护和恢复心理健康,增强生活的适应性,促进改造目标的实现,是新时期我国监狱工作科学化发展的需要。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罪犯心理矫治是监狱工作的需要,也是心理学研究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科发展的趋势。笔者从心理矫治的概念出发,对心理矫治的各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心理矫治各个环节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提出了多学科交叉的“计算心理学”概念。  相似文献   

20.
陈梦 《法制与社会》2013,(36):202-203,213
对实验心理学进行研究学习,是心理测试技术不断完善的必要知识储备。因此,本文先对心理测试技术进行概述,叙述了心理测试技术的生理学基础和心理理论基础;接着对实验心理学做了简要描述。然后联系心理测试技术对实验心理学中的情绪进行实验研究。最后总结了心理测试技术的应用趋势及其与实验心理学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