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官国”,官国的遗产很容易被继承,特权思想一代又一代遗传下来,从古代一直到民国都是如此,具有很深厚的历史土壤。中国共产党及其创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告别“官国”的历史起点,其代表人物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官国”传统决裂的人。  相似文献   

2.
《湘潮》2016,(11)
正李卓然,曾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李俊龙,李卓然的弟弟,曾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从湘中偏僻农村一个平凡的农民家庭里走出来的兄弟俩,用他们的一生谱写了一段传奇的手足情。★佳山秀水孕育一双好儿郎李卓然和李俊龙的祖籍是在武夷山西陲和赣水源头交汇处的江西境内。不知何年何月,李家先人举家从江西迁到了湖南湘乡。这是一处遇山见秀、逢山必青的宝地,湘江最大的支流涟水河,纵横湘乡全境,流域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关于我国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验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的理论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是我们党最了解知识分子,最善于做知识分子工作,而又最为知识分子所崇敬的一位卓越领导人。周恩来还是党内始终坚持正确认识和对待知识分子,对党的知识分子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重大贡献的领导人之一。 一、最早提出知识分子不是一个独立阶级的科学观点。 在建党初期,党内基本认为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资产阶级一样是一个独立的阶级,是周恩来敏锐地觉察出来,并在  相似文献   

4.
<正>毛泽东与胡耀邦同为湖南人,同受湖湘文化的熏陶而具有实事求是、敢于担当的性格。毛泽东很信任胡耀邦,曾在延安称赞胡耀邦"思想敏锐,口若悬河",并且着意培养胡耀邦。而胡耀邦一生最崇敬的人就是毛泽东。1981年7月1日胡耀邦代表中共中央《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培育了我们党的一代又一代的领导者和大批干部,教育了全国各族人民。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战略家,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英雄。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  相似文献   

5.
李聪 《求实》2001,(Z1)
知识分子与国家关系密切被认为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明显特征。在古代 ,大批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进入统治阶层 ,在国家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 ;在近代 ,面对列强的侵辱 ,中国知识分子更是为强国富民 ,苦苦探索救国之路 ,由改良而改革 ,直至拿起革命的武器 ;在当代 ,中国知识分子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 ,为了解放中国、建设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中国知识分子不管在中国历史 ,还是在新中国建设上 ,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知识分子是祖国现代化建设中最活跃的生力军 ,我们必须不断加强知识分子队伍的建设。一、知识分子在祖国建设中的重…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官国”,官国的遗产很容易被继承,特权思想一代又一代遗传下来,从古代一直到民国都是如此,具有很深厚的历史土壤。中国共产党及其创建的中华人  相似文献   

7.
2010年是李达诞辰120周年。他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回顾其一生,是哲人的一生。他参与发起建立上海党的早期组织,担负党的一大的组织、筹备工作,并为建党的思想、理论作了很多准备,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实干家之一;他不辍从事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介绍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是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理论家的典范;他被毛泽东称作"理论界的鲁迅",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一代知识分子的杰出典型。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党史文汇》2008,(1):1-1
陈嘉庚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为中国人民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不论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都跟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他把一生献给爱国兴学,献给敕亡大业,献给振兴中华,成为华侨的一代领袖和揩模,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尊敬。——《陈嘉庚传略》  相似文献   

9.
少年中国学会的分化及其历史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运动已经过去73年了。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走过了艰苦的历程。一代知识分子为了探索改造中国社会的道路,几经求索,几番磨炼。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经过艰苦探索作出的选择,少年中国学会正是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这样一种选择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蔡瑛 《党史文汇》2003,(9):24-25
在20世纪的知识分子群体中,在新文化运动中崛起的中国第一代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之一李大钊的所作所为,最能体现知识分子的完美人格,他也最有资格担当知识分子的完美人格典范.  相似文献   

11.
正导语: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后最艰苦的一仗,英勇无畏的红军将士最终突破了敌人设防最严密的一道封锁线,取得了胜利。湘江一战虽胜,但中央红军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其中掩护主力的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红三军团第十八团被敌人阻断,官兵大部分阵亡。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韩伟中将是湘江血战的亲历者,也是幸存者,当年他担任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第一零零团团长。  相似文献   

12.
挥写风云的叶永烈南来苏他拥有一千多万铅字、130余部巨著;他以犀利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常人难以采访到的人物、拥有翔实珍贵的史料而著称;他那"大题材、高层次、第一手"的报告文学、传记文学,不仅揭示了"文革"中的许多秘史和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而且也将文学与...  相似文献   

13.
韩国“岁月”号客轮失事后,船长李俊锡伪装成乘客,第一个弃船逃生。被救后,他第一时间惦记的是兜里的钞票,急忙拿出来晾晒。  相似文献   

14.
周军 《党史纵览》2013,(3):43-46
遵义因“遵义会议”而名震中外.成为中国的革命历史名城。对于每一个到了贵州的人来说.不来遵义,将会终生遗憾。遵义这个地方,和中国革命紧密相连.与毛泽东的名字紧密相连。毛泽东出生在湖南,崛起却在遵义.湖南的湘江孕育了他.遵义的湘江河则托起了他.  相似文献   

15.
感人至深,可编一消息(或报导)载《四川日报》。——张学忠看了李俊同志的文章,我很感动。我既为我们有这样的老党员感动骄傲,又为我们组工队伍充实了这样的新同志感到高兴。请代我看望李俊同志,应向李俊同志学习。——魏宏2005年初,在洪雅县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拉开序幕时,一名柔弱纤秀的女同志被抽调到县委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工作。她,就是该县花溪镇的一名普通干部李俊。她,看似普通平凡,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组工干部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和时间的较量刚接到通知时,李俊的心情很激动,想法也有些天真。因为她原来常听别人讲,城里的工…  相似文献   

16.
黎虹 《世纪风采》2012,(5):9-15
在胡乔木一生中,与知识分子接触最多,他与知识分子有着不解之缘。早在去延安前,他曾在上海担任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书记,结识了当时在上海的一批文化人。到延安后,由于工作性质,也由于本人对文化学术的爱好,他总是寻找机会,与各种层次的知识分子交往。建国后,他长期主管我党思想、理论、文化宣传工作,加上本人就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与知识分子交往就更多。乔木一生都没有脱掉知识分子的气质,即使身在高层。他了解知识分子,尊重知识分子,关心、爱护知识分子,信任重用知识分子,喜欢与知识分子结交朋友。正如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题词所写的:“乔木同志是所有正直的知识分子的知一心朋友”。  相似文献   

17.
正就在百万大学生感觉就业难的今天,毕业于石河子广播电视大学的李俊,如今已经在七师一三0团闯出了一片新天地,成为团场职工致富的领路人。2006年,李俊大学毕业后在天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物添加剂分公司当上了一名技术员。两年后,他看到了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好政策,于是辞去天康公司技术员职务回到家乡一三0团七连开始从事家禽养殖行业。李俊是一个善于钻研的人。他决定发展养鸡业,他在养殖过程中,仔细阅读养殖书籍、精心钻研养殖技术,并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是一代伟人.他对于20世纪的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进程,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在中国,他是100多年以来,对中国历史进程影响最巨大、最深远的革命家.他的科学思想和革命业绩受到中国人民普遍的尊崇和肯定.他开创中国革命的成功道路,扭转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将一个受西方列强压迫和封建制度统治的、四分五裂的、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变成一个独立的、统一的(除台湾等岛屿外)、初步繁荣的新中国,为中华民族的再度振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1998年5月4日,江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号召“当代中国的广大青年,要继续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努力担当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江总书记作为我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站在世纪之交的前夜,回首20世纪的百年历程,前瞻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的灿烂时空,对当代中国青年特别是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发出的这一号召,寄托了几代人的的厚望,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不过,作为知识分子阶层  相似文献   

20.
湘江战役被认为是红军长征史上最惨烈、最悲壮、最关键的一战.由于博古、李德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在湘江战役期间陷入蒋介石在桂北兴安、全州、灌阳设置的包围圈.在这生死存亡之际,红军指战员发挥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强有力的作用,激励红军战斗精神、宣传动员群众、团结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力量,从而为中央红军突破湘江提供了思想政治保障,使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