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课》2010,(2):114-114
从杭州飙车案开始,“富二代”人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200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2008年,我国内地个人持有可投资资产超过1亿元的接近1万人,拥有千万以上可投资资产的富豪已达30万人。不过很多人认为这是保守的估计,金融危机后,日本、欧洲的奢侈品消费萎缩,中国却反其道成为世界奢侈品消费大国,国际大品牌纷纷进驻中国市场,而“富二代”正是奢侈品的目标消费群体之一。  相似文献   

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了生产力的大发展,丰裕的商品为消费异化奠定了物质前提。消费主义蒙蔽人的消费理性,蛊惑欲求消费,成为消费异化的思想根源。劳动还没有成为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劳动,劳动异化普遍存在。为了弥补在异化劳动中的苦闷和压抑。人们试图在异化消费中获得虚假补偿,劳动异化是消费异化存在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3.
继去年的“明明白白消费”年之后,中国消费者协会把今年的消费主题定为“绿色消费”。这是广大消费者的一件大喜事。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活动名称,而且将消费者的消费概念提升到一个新的起点,带入一个全新的消费境界,意义重大。在此,笔者就绿色消费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何为绿色消费对于绿色消费的内涵,国内外有许多界定,其本身的内容也非常宽泛。国内的一些专家认为,作为环境问题的改变者,每个人应该做到5“R”(每个要素的第一个英文字母都是R),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  相似文献   

4.
詹姆逊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代表人物。他如今被认为是推进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第一人,这与他对消费社会的研究密不可分。本文针对詹姆逊关于消费社会的观点,重点分析他关于消费社会观点的理论起源,和他本人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对消费社会的论述,以及他如何从全球化的视角看待消费主义的实质。  相似文献   

5.
价值取向与消费方式和交往方式——以腐败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方式和交往方式是人的生活方式的外显层面,价值取向是生活方式的内在层面。“内在”和“外显”两个层面的综合,折射出人的道德状况和人生境界,在整体上呈现出一个完整的人的生活景观,为我们全面认识、考察人的生活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户。  相似文献   

6.
语丝     
《党课》2012,(2):19-19
财富不管用什么方式获得、用什么方式消费,最终还是会通过不同的形态还给社会,财富本身还是有它的社会性规律。这就是财富如水的道理。大海不属于任何人。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3,(12):32-32
虽然2008年开始的全球经济危机并未显示出多少缓和迹象,但奢侈品行业自2010年以来一直在稳步复苏,其中,中国市场的表现最为“抢眼”。据贝恩公司去年年底发布的42012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按国籍划分,中国人已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奢侈品消费群体,2012年中国人奢侈品消费总额达3060亿元。  相似文献   

8.
吴皑 《学习导报》2012,(22):30-31
民以食为天。如果说能源、金融关乎发展,那么粮食则关乎生存。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解决我国13亿人的吃饭问题,只能依靠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9.
吴皑 《新湘评论》2012,(22):30-31
民以食为天。如果说能源、金融关乎发展,那么粮食则关乎生存。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解决我国13亿人的吃饭问题,只能依靠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们对文化消费现状进行了问卷式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农村文化消费现状不容乐观。文化消费受制的原因是:1、文化消费意识不强。一部分村民对文化消费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文化消费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事情,调查251人中,认为从事文化消费的目的在于好玩和消磨时间的88人,占35.1%。2、文化素质较低直接影响着文化消费。被调查的72名农民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达46人,占  相似文献   

11.
要拉动经济增长,第一想到的就是消费。在此期间.国务院为扩大消费出台了七大政策措施.商务部也要求各地鼓励规范企业开展促销.有些地方有些人甚至喊出了“消费就是爱国”的口号。  相似文献   

12.
孙天波 《发展论坛》2002,(12):57-5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要求吃好、穿好、住好,而且要求吃得合理、穿得健康、住得舒服,这已形成人们消费的主流。但要实现科学的消费,使消费者在满足自己最大需求的基础上,注意尽可能减少消费过程对社会带来的危害,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此问题做一探讨,并提出对策建议。一、科学消费的涵义及其内在规定性科学消费的内涵是什么?有的认为是以科学的方法消费消费品及劳务,强调的是消费方式的科学性;有的认为是消费科技含量高的消费品及劳务,强调的是消费对象应该科学。我们认为,科学消费是指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佚名 《党建文汇》2006,(8):35-35
现在生活好了。大部分人不缺吃的,缺知道吃多少的人;不缺大房子,缺能买得起大房子的人;小汽车不缺座位,缺不让小车空位的人;不缺会议,缺愿意听会的人。过剩的营养、过高的房价、增长过快的小车、过滥的会议.使其价值折旧到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消费的时候开始讲究品牌,尤其是一些“洋品牌”更受到人们的追捧。但现在市场上出现了这样一些品牌,它们虽然看上去很“洋”,但是出身、来历却不清不楚。  相似文献   

15.
一般而言,开征新税总不是件让人欢迎的事情,因为它意味着使用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提高,而最终的买单者还是社会大众。但笔者认为,这不应成为拒绝新税的理由,有必要开征的,还需政府拿出魄力。烟花爆竹类似于烟酒,基本都是弊大于利,但要完全禁止又有悖民俗。对这样的行为进行限制需多管齐下,税收作为经济手段,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就烟草而言,一些国家不仅在很多场所禁烟并进行广泛宣传,同时也对此课以重税,提高消费成本。  相似文献   

16.
在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消费进行批判之后,马克思对理想性消费进行了构想,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环节之一,其根本目标在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现代消费主义引导下的消费背离了消费的应有之义,导致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之身心之间的矛盾冲突,危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今天,我们再读马克思的消费理论,创新我们的消费文化,正确引导人们的消费,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7.
郑佳斯 《世纪桥》2012,(5):63-64
王宁的《消费社会学》从社会学视野下的消费符号角度来解读消费现象,认为消费是一种复杂的经济、政治、社会、心理和文化现象,是人的存在的基本属性之一。本文正是以消费符号为基点,认为对消费符号的追求是现代消费社会的必然趋势,消费符号一方面会带来新的社会认同,增强社会结构的流动性,让人们获得新的身份证明和更大的自由,但另一方面也会滋生人们的不满足感和焦虑感,对人造成异化,破坏社会整合度。  相似文献   

18.
梅新育 《党建文汇》2013,(11):32-32
俄罗斯人爱过过节是出了名的。这从日历上标注的林林总总的节日就可见一斑。以明年为例,俄罗斯累计有118天节假日(含周末),  相似文献   

19.
《新长征》2006,(1):32-32
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王长存在2005年12月2日《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人的消费观对社会消费模式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12年前,重庆新世纪百货公司落户万州,对万州市民来说,是一件大事,它不但开启了万州商贸的新时代,更开启了万州人的消费新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