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青年毛泽东伦理观是指毛泽东从离开韶山前到成为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一时段的伦理思想,它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经由唯心主义伦理观向无产阶级伦理观的转变.青年毛泽东伦理观的形成,给高技德育工作以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信息窗口     
《青年毛泽东与湖南思想界》一书,是范忠程先生在学界研究青年毛泽东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的新进展和阶段性总结。《青年毛泽东与湖南思想界》首先是记述毛泽东从一名爱国青年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史的著作。本书对其早期哲学思想、早期伦理观、文化观、教育观、社会历史观的产生、发展及其转变,综合地进行了考察和剖析,阐明了由唯心论到历史唯物论转变和从民主主义者到科学共产主义者转变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源头。如题所示,它又不单是记述毛泽东个人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行政伦理观继承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基础、成型于行政管理实践,其主要包括行政组织伦理和行政人员伦理两个方面。基于毛泽东的行政伦理观的指导,建设中国政府行政文明应重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政理念,健全有效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行政制度,合理引导行政主体履行权力的行政行为,不断构建现代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4.
青年毛泽东伦理观的形成深受湖湘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润。"屈贾情结"、湖湘学派、老师的言传身教催生了毛泽东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严酷的政治环境、农民情结和湖湘历史名人的"民本"思想强化了毛泽东对人民群众的特殊感情;西方伦理学说以及湖湘经世致用的传统,造成其精神个人主义的道德理想和伦理道德政治化倾向;湖湘传统文化的"尚武"精神使其人生观带有奋斗向上、自强不息的色彩;湖湘传统文化的圣贤观和"力行践履"、"尚变"的传统,形成其"以圣贤豪杰为期向"、注重道德实践、"动、斗"不已的道德教育和修养观。  相似文献   

5.
《新青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革命报刊之一,它十分关注青年问题。本文试图挖掘《新青年》对于当时青年在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从青年的素质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伦理观这四个方面来阐述《新青年》的青年观。  相似文献   

6.
<新青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革命报刊之一,它十分关注青年问题.本文试图挖掘<新青年>对于当时青年在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从青年的素质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伦理观这四个方面来阐述<新青年>的青年观.  相似文献   

7.
李泽厚在《中国现代思想史——青年毛泽东》中,论述了青年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在文中基本涵盖了青年毛泽东最主要的哲学思想。解读李泽厚眼中的青年毛泽东,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毛泽东在转变成一位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之前的思想,对更完整地解读毛泽东思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十分重视青年教育,对青年及青年教育有精辟的论述,提出了青年必须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积极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要又红又专德智体全面发展等重要思想,形成了思想深邃、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毛泽东青年教育思想,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青年教育思想对我国的青年教育理论和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十分重视青年教育,对青年及青年教育有精辟的论述,提出了青年必须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积极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要又红又专德智体全面发展等重要思想,形成了思想深邃、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毛泽东青年教育思想,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青年教育思想对我国的青年教育理论和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孟红 《党史纵览》2005,(4):14-17
毛泽东一向器重和关心青年,把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年事渐高却依然日理万机的毛泽东关怀青年之情日甚.他曾深刻指出:"世界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本文两则毛泽东会见中外青年的故事,从某种程度上足以反映出毛泽东关怀青年的情愫和风范.  相似文献   

11.
青年毛泽东,如同青年马克思、青年恩格斯一样,其世界观也有一个复杂的转变过程。在政治上,青年毛泽东经历了一个从改良主义到一般民主主义,再到彻底的马克思主义的转变过程。在人类进入后工业化乃至信息时代的今日,青年毛泽东世界观转变之路,仍不失为引导当代青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借鉴和有益启示。学习科学理论,接受理论熏陶;坚持正面引领,凝聚价值认同;深入社会实践,坚持"实际说话";厘清真理谬误,划清是非界限:这既是与青年毛泽东同时代的青年,也是当今时代青年健康成长,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青年毛泽东“改造中国与世界”的伟大抱负韩泰华“改造中国与世界”,这是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逐步形成并不断明确的伟大抱负。在20世纪初,当青年毛泽东登上政治历史舞台的时候,正值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处于岌岌可危的存亡之际。当时还在湖南读书的青年毛泽东,面对中国日...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青年观,由一系列富有创见性的科学思想构成,既彰显了深刻的时代背景和鲜明的价值导向,又明确了科学的能动主体和清晰的实践路径,是党关心青年、引领青年、成就青年的宝贵精神财富。深刻把握毛泽东青年观的科学内涵,有益于新时代引导青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从《毛泽东早期文稿》可以看出:青年毛泽东已经"略通国学大要",具备很好的国学修养。青年毛泽东对何为国学、国学何为、如何学国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青年毛泽东"略通国学大要"是他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和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主体素质方面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张恩亮 《奋斗》2010,(1):11-12
<正>1950年2月27日,毛泽东在哈尔滨视察时,获悉正在召开哈尔滨市第二次团代会,他欣然挥笔写下"学习马列主义"的题词。在毛泽东题词的鼓舞下,我省很快出现了群众性学习热潮。1958年6月,共青团三届三中全会做出决议,号召全国青年开展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学习毛泽东著作的运动。到1960年2月,全国约有2000万青年参加了学习。1960年4月,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妇联在哈尔滨专门召开了"全国青年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毛泽东著作黑龙江现场会议",推动  相似文献   

16.
王敏 《世纪桥》2004,(3):17-19
毛泽东同志一贯重视青年的培养和塑造,对青年教育持特别关注的态度。他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青年教育的宝贵思想。对青年成长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及青年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做出了大量的精辟论述。毛泽东有关青年教育的思想相互联系,彼此补充,内在统一,形成了严密的青年教育观体系。这些教育思想,为当今社会青年发展战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研究其基本内涵,对加强当前  相似文献   

17.
正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收集整理了目前存留下来的1912年至1920年间毛泽东同志的文章、书信、诗词、读书批注等文稿共152篇。通过阅读全书,可以了解青年毛泽东求学时期的师生交往、同学交往,可以知晓青年毛泽东的阅读书目和社会实践情况,更能了解毛泽东在青年时期的思想状态及变化,学习  相似文献   

18.
《世纪桥》2019,(12)
五四时期,毛泽东实现了从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加入了早期马克思主义队伍。这一阶段的毛泽东立下真志热忱爱国、以才为基追求进步、反帝反封建寻求民主、善于反思探寻科学。青年毛泽东五四时期的成长之路具有时代典型性,蕴含着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内核。同时这一时期的毛泽东也是新时代青年学生传承五四精神的学习模范,激励着青年学生要勇于承担建设强国的使命,在与大众共同奋进中接力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青年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与邓小平在对待青年和青年问题上都有过一些真知灼见,其青年观的基本点是一致的:都非常重视青年的地位和作用;提倡大胆起用青年;正确概括了青年的个性特点;认为青年是需要培养教育的;青年应该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不仅如此,邓小平还对毛泽东的青年观有所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实现了青年培养目标由“红”到“全面发展”,青年成才道路由“学习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到“产学研相结合”,青年的引导力量由“榜样引导”到“是非利害引导”这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20.
陈永平  赵坚 《党史博采》2006,(11):43-44
人们都知道,善于求知学习、勇于探索创新的毛泽东一生很少出国。后来有的人说,毛泽东不出国是有根有源的,他是从青年时期就排斥出国也;有的人在一些文章中说,毛泽东是真龙天子,需“泽东海之水”以“润之”,所以他不可能出国;还有的人认为,青年毛泽东未出国留学反映了他的思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