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面对依旧“下沉”的全球经济,是自保还是协作?是同舟共济还同床异梦?考验的不仅是诸国领袖的胸襟,更考验的是人类战胜危机的理性光芒。  相似文献   

2.
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被很多人形容为一场“金融海啸”,但是,“海啸”就像四川地震一样,不是人类可以控制的灾害。所以我认为,这场令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动荡,令很多国家的经济增长放缓.甚至陷入衰退的灾难,是一场由金融企业过分追求利润所引发的“人祸”。  相似文献   

3.
周宜开 《世纪行》2011,(3):15-15
统筹城乡就业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农村劳动力的有序稳定转移,不断理顺和优化城乡就业关系,努力扩大城乡就业.提高城乡就业的现代化水平。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面对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深刻认识,认真思考,有所感悟。要增强经济金融危机意识。充分认识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要以世界的眼光来认识危机,要以全局的眼光来认识危机,  相似文献   

5.
《就业与保障》2010,(2):55-55
据澳门统计暨普查局最新一期(2009年第四季度)就业调查结果显示,澳门就业情况持续好转,已回复至金融海啸前的水平。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10月至12月,澳门的劳动人口共32.2万人,失业率较第三季下降O.2个百分点,劳动力参与率为71%;而就业不足率仅为1.9%,已回复至金融海啸前的水平。按行业分析,博彩业和制造业的就业人数较第三季增加,而运输通讯及仓储业和不动产及工商服务业则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6.
王天玺  CFP 《创造》2009,(5):8-13
中国模式是人类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形式,可以称为社会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要求对内建设和谐社会,对外建设和谐世界。全球金融危机考验了中国模式,社会主义文明的曙光将会照耀全世界。  相似文献   

7.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长春市双阳区劳动保障部门履行职责,扎实工作,千方百计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再就业。谱写了一首民心歌、和谐曲。统计数字表明,截至到2007年8月,全区共创造城镇就业岗位5891个,实现劳务输出81142人,培训城乡劳动力50200人。  相似文献   

8.
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灾害的发源地华尔街早已一片狼藉。中国似乎处于风暴眼之中,处于高阜之上,受到的直接损失据说比较小。全世界都在救灾,都在思考。本文想从文化的角度观察这场经济大灾难及与此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谈到如何面对金融海啸,应对的前提是要对金融危机的动态有客观的判断。首先,要对金融危机影响的长期性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能期望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大的转机。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对金融危机有较强的耐受性。科学的分析、判断后才能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0.
路雅  陈威华 《今日广西》2008,(20):68-69
美国华尔街爆发的金融危机如同海啸一般,迅速波及五湖四海。不管是同属发达国家的英国、日本,还是经济尚未开放的非洲,或者新兴崛起的“金砖国家”,都感受到金融海啸的震撼。  相似文献   

11.
听韩秀云教授讲课肯定是件轻松惬意的事,因为在采访过程中,她常会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阐述解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经济问题.时常还会抖出个包袱,引得大家哄堂大笑。这样的语言天赋源于她对相声曲艺的喜爱,她说:“我喜欢那些美好的东西,能给人带来欢笑的东西。我更喜欢将复杂的经济问题简单化,让人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去接受它。”  相似文献   

12.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受到全球金融海啸冲击非常严重。这场金融海啸如何影响香港青年呢?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审视香港青年在最近一年内的投资态度和行为,以及金融海啸对他们所带来的影响,并由此提出培育青年人正确的理财观念方面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这场号称“百年不遇”的全球性“金融海啸”的后果。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全球性救市行动的效果,以及它们对世界和中国经济的深刻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和评估。但从目前看,它带给我们的教训和警示已经很深刻,金融监管要与金融创新同步。华尔街“金融海啸”警示我们。不能盲目照抄照搬西方的创新产品。创新要更多地考虑中小投资者可接受、可操作、可控风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金融海啸 美国次贷危机深度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天玺 《创造》2008,(9):8-15
美国现有的12万亿美元住房抵押贷款变成了180万亿美元的债券!这是多么庞大的金融气泡呵!  相似文献   

15.
李一 《北京观察》2009,(4):17-19
源自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自2007年初开始,发展至今已经演变成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海啸”。特别是自2008年9月份以来短短几个月间.次贷危机的效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更多的国家与地区、向更多的市场与资产类别、向更多的行业与领域扩散。无论这场动荡是否已经“见底”,国际金融领域已经开始经历巨变,同时.在可预见的将来.这种巨变还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6.
金融海啸(以及之前无数次的经济危机)再次证实了凯恩斯的"非完美"假说是对市场经济更为真实的解说。尽管凯恩斯所提出的药方并不能解决市场经济的所有问题,尽管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被认为其理论体系不够完整,然而,这并不等于我们可以放弃凯恩斯主义,相反,这些正是需要我们去研究、创新与补充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创造》2009,(2):8-11
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将深刻改变世界大局,影响到所有的国家、所有的人。日前,本刊编委会主席王天玺同志就"金融海啸与中国"接受访谈。访谈内容广泛,论述精深。本刊将分三期介绍访谈内容,以下是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随着美国政府万亿美元救市政策的推行,美国政府通过收购金融不良资产和注资措施的实施,金融危机已逐步平稳。我国在推出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后,经济下滑趋势开始扭转。然而,此次经济调整是一个长期的全球过程,必将在更大范围、更加深远地影响我国经济,进而对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和宏观经济提出挑战。为此,及时调整政府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以系统思维和全面政策调整进一步稳定经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当代政府在后金融海啸时代必须着手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一段较长时间的"人口红利期":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由1978年的55.1%上升到2010年的68.2%,至2011年,我国所具有的"人口红利"已经达到顶峰状态,正面临着"人口红利"越过拐点的特殊时期。"人口红利"对我国影响深刻,一方面,多年的"人口红利"带来了充裕的劳动力供给,提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底,内地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4.2%,[1]如若考虑到隐性失业的存在,实际失业率可能已攀升至9.4%。[2]相比之下,香港特区基本实现了充分就业。截至2010年8月,香港经季节性调整失业率为4.2%,就业不足率仅为1.9%,[3]维持在较低水平。全港就业形势趋于平稳,得益于港府长期实施的以调节劳动力供需关系为主的就业促进政策。以劳动力供需关系为视角,分析比较两地就业促进政策,对于化解内地劳动力供大于求所造成的就业压力,实现充分就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