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悲苦身世的艺术再现--论苏曼殊小说人物形象的主观色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富生 《前沿》2003,(11):189-191
苏曼殊是一个性情率真的作家,其小说大都具有自传性.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苏曼殊小说人物形象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的表现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苏曼殊小说创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
齐瑞成 《青年论坛》2008,(4):125-128
《断鸿零雁记》是苏曼殊的代表作。长期以来,苏曼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未得到充分肯定。本文通过分析《断鸿零雁记》在引入书信体、叙事模式的使用、宗教观以及悲剧结局等方面受《茶花女》的影响,认为苏曼殊在中国小说从古典向现代过渡过程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超 《同舟共进》2012,(4):53-56
近代中国有过大名鼎鼎的三大诗僧:八指头陀、李叔同和苏曼殊。其中最奇、最怪的是苏曼殊,最多才多艺的是苏曼殊,"才如江海命如丝",最多舛命短的也是苏曼殊。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几乎没有人像他一样,能够得到三教九流的同声称慕。他以僧人形象出没于寺院、文坛、政坛乃至妓院,一生交友无数,其中既有革命党人、军政大员,亦有文人墨客。陈独秀说苏曼殊是"一个绝顶聪明的天才"——但这天才与疯子只有一线之隔。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社会动荡,内忧外患,不少先进分子为了拯救岌岌可危的中国而寻找济世良药,敞开怀抱拥抱各种外来思想,致使中国思想界一时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局面。无政府主义组织及其宣传媒介正是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被引入并快速遍及中国。以陈独秀、李达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无政府主义者展开激烈论战,对无政府主义无国家、无法律、绝对自由、按需分配等空想和荒谬思想予以有力驳斥。通过论战,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理论上逐渐走向成熟,坚定了信仰,壮大了队伍;而无政府主义在论战中暴露了其乌托邦、极端等特性,逐渐走向解体。深入研究这场论战,对于我们加深对无政府主义的认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浅论西方无政府主义思潮对我国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无政府主义思潮是19世纪中期流行于西欧的一种政治思潮,它在20世纪初传入我国,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既产生了思想启蒙的积极影响又产生了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消极影响,但同时也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经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所以,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和评价西方无政府主义.  相似文献   

6.
亢鸽  拓宏伟 《传承》2009,(10):130-131
西方无政府主义思潮是19世纪中期流行于西欧的一种政治思潮,它在20世纪初传入我国,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既产生了思想启蒙的积极影响又产生了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消极影响,但同时也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经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所以,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和评价西方无政府主义。  相似文献   

7.
产生于十九世纪欧洲的无政府主义思潮,于二十世纪初叶传到中国,曾吸引了当时“向西方学习”的相当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甚至“被优秀的知识分子当作革命的思想来接受”(瞿秋白语)。然而,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影响便逐步缩小。一九二七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固守阵地的最后一批无政府主义者彻底抛弃了自己的信仰,投进了蒋介石新军阀的怀抱,宣告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破产。  相似文献   

8.
本文详列了中国早期无政府主义派别 :天义派与新世纪派的区别 ,分析了两者显在区别的文化 ,社会根源。提出外来思想在中国传播带有普遍性的两个特点 :外来思想必与中国传统的心理文化兴趣衔接 ;每一种外来思潮带有其自身社会的印痕 ,传入中国后 ,衍化为对外来思想的不同角度的阐释和理解 ,影响着中国社会。研究这种衍化 ,对研究我国社会思想文化的流变和各种思想派别的产生 ,将大有补益  相似文献   

9.
李栋材 《求索》2013,(4):120-122
无政府主义在哲学领域是一个熟知的概念。从古到今,这种思潮在东西方的倡导者颇多。同时,无政府主义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概念。诸多的学者发表相关的论文延说,形成蔚为壮观的无政府主义思潮。然而,其真实内涵的把握尚且不够。论者往往对无政府主义产生误解,认为无政府主义就是简单的否定国家、政府和执政机器。这样,论者把问题简单化处理,以至于遮蔽其本原旨趣。通过对无政府主义概念的内涵、边界清理,旨在说明概念的内在的旨趣,并分析其在社会运动的各个时期存在的合理性,以求凸显该概念真义。  相似文献   

10.
普列汉诺夫《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这本小册子,不仅在其诞生的时代具有迫切的实践意义,在理论上也有相当的价值。在这本小册子中,作者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基本原则,第一次系统而全面地分析批判了无政府主义的理论和策略,使其成为批判无政府主义理论的最高点和代表作。《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不仅批判了无政府主义主要代表的"政治哲学",而且还正确地批判了无政府主义者的经济理论和经济纲领。《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当然也有自己的缺点错误,这主要就是"回避了整个国家问题",即它没有"理会马克思主义在公社以前和以后的全部发展",特别是没有理会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71、1872和1875年关于国家问题的论述。只有根据列宁从早期到晚期对无政府主义的全部批判,才能正确评价普列汉诺夫这本小册子的所短和所长、价值和糟糠。  相似文献   

11.
郁达夫在评价苏曼殊时说,他的译诗比他写的诗好,他的诗比他的画好,他的画比他的小说好,而他的浪漫气质,及由此而来的行动风度,比他的一切都要好。我以为,作为人的郁达夫,也要比他的小说、散文、旧体诗更加丰富,更为生动,有着更大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兴起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欧洲,虽然傅东华翻译的法国洛里哀的《比较文学史》和戴望舒翻译的法国比较文学家梵·第根的《比较文学》出版于三十年代,系统地介绍了比较文学的历史、理论及方向,但是,中西比较文学研究在我国近现代早已开始。我国最早接触西方文化的王国维,梁启超、苏曼殊,以后还有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人凭借着对祖国文化的深厚造诣,都曾对中西文  相似文献   

13.
清末民初著名文学社团南社主将苏曼殊是近代有名的情僧,他不但以裁章闲澹,刊落风华的诗歌为高,且精于绘画,用笔敷彩,自创新宗,不喜依傍他人门户。传说他画画时,总是身着禅绸,娇娜不胜的女郎侍立在旁,研墨牵纸;而他画桃花,竞直接蘸取女郎唇上的胭  相似文献   

14.
关于思绪     
淘旧书的乐趣,是淘到了自己十分喜爱的书。数年前,在南京一家专售旧书的店里,经那位很雅的看来也是“读书种子”的中年店主的热心介绍,我一下子淘到了十几本喜爱的书,如关于鲁迅先生笔战经历的《一个也不宽恕》,介绍丰子恺漫画的《几人相忆在江楼》,苏曼殊早年的小说《断鸿零雁记》  相似文献   

15.
网络无政府主义是一种以网络空间为基础生成、发展和传播的社会思潮,它抵制政府对网络的监管和治理,并日益向现实政治领域渗透。网络无政府主义由全球化浪潮推动,迅速在世界范围内虏获信众,其表现形式包括黑客、快闪族、网络暴民以及无政府主义运动的网络化组织等。从发生学视角来看,互联网技术结构的非中心性,传统无政府主义的当代复归,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激进驱动,网络政治的迅猛发展,以及草根阶层社会心理中反抗情绪的爆发,都促成了网络无政府主义的生成。  相似文献   

16.
蒋光慈,安徽大别山区人,祖籍六安县徐集。1921年生于山区今天金寨县白塔畈一个轿夫家庭,乳名小巧子,学名用过蒋如恒、蒋宣恒,还有侠生、侠僧、光赤等诸多笔名。中学时,他曾是陈独秀、胡适、章士钊、柏文蔚、苏曼殊等名师的学生,在莫斯科留学期间,瞿秋白教过他俄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大将萧劲光、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湃、任弼时等人,  相似文献   

17.
刘敏 《前沿》2012,(4):28-30
中国近代史出现了较多的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都是其中主要的社会思潮,随其衍生的广州共产主义小组与广东“共产党”,或马克思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二者经历了合作一冲突一决裂的转变,分析这一过程,可以得知: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早于马克思主义的,许多马克思主义者在早期是接受无政府主义的;无政府主义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人们所接受具有一定合理性;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8.
<正> 汤庭芬博士所著《中国无政府主义研究》一书最近由法律出版社出版,这是她研究中国无政府主义史的又一可喜成果,也是近几年来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一部力作。无政府主义本来是国际工人运动中的一种小资产阶级的反科学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无政府主义思潮传入中国以后,反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在历史上起过破坏作用。但该书对其不是简单“否定”,而是作客观的历史的分析,在体系上、内容上都有创新,主要表现在:首先是体系新。近些年来,国内学术界有关中国无政府主义的研究论文已有不少,还出了个别专著,但对  相似文献   

19.
<正> 社会主义民主与极端民主化、无政府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民主的思想基础和目的是对立的。社会主义民主以集体主义分思想基础;而极端民主化、无政府主义的思想基础是极瑞个人主义和平均主义。前者的目的是使人民群众更好地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后者的目的是假借“民主”之名,危害整体利益,去谋取个人的私利。二是在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上是对立的。社会主义的民主是民主集中制;而极端民主化、无政府主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把民主与集中对立起来,只要民主不要集中,反对一切必要  相似文献   

20.
朱子的天理论思想,向来是中国哲学家研究的重要内容,理学的哲学化对于呈现朱子思想内容做出了很多贡献,不过,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始终没有对其学问标准进行过反思。在这种情况之下,朱子学的研究随着中国哲学学科发展,呈现了碎片化的面貌,丧失了对其内在一惯性及学问一体化之研究方向,无法呈现朱子学对于儒学及哲学发展所应当有的贡献。当反观朱子自己对"理一分殊"思想的运用时,我们发现它被朱子用来说明礼仪的起源,作为廓清儒者经学研究、议论南宋国家层面礼制推行的依据,推动着儒者礼仪实践活动。在"理一分殊"的理念之下,礼仪是礼的经验形式,礼经是礼的文字形式,皆是礼的一理分殊。如果我们能够先放下现有的哲学学科标准及经学知识框架,对朱子的礼学作品进行更加内在的研究,那么无论对于哲学还是经学的发展将会有更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