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反腐败斗争,不断加强和改善对反腐败斗争的领导,始终坚持依靠人民,标本兼治反腐败;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灵活制定反腐败方针政策;始终坚持边实践边总结,注重以发展的科学理论指导反腐败斗争实践。  相似文献   

2.
本文围绕反腐败和廉政建设这一话题,提出了三个议题:其一,对我国开展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面临的形势应该作客观评价——不能对党领导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妄自菲薄;其二,要高度重视和珍惜政治资源——不能将党中央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的重要文件束之高阁;其三,反腐败和廉政建设必须突出一个"实"字——反腐败和廉政建设不能流于表面化、形式化。  相似文献   

3.
回首20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和反腐介廉建设,各地纷纷出台了创新之策、创新之招、创新之事,进一步落实各项制度的监督落实和严格执行.近期召开的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伞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中央国务院已经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教育、监督、查处、预防以及保障实体性制度和程序性法规的落实.  相似文献   

4.
卫小春 《民主》2014,(4):9-11
<正>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提出以"制度+科技"的方式来防范腐败风险。而以电子政务为载体,将信息技术更广地引入内控与反腐体系中,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监管困难的问题,从而使党政机关步入信息化监督轨道,实现对权力的有效监控和制约。目前,越来越多的  相似文献   

5.
回首20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建设,各地纷纷出台了创新之策、创新之招、创新之事,进一步落实各项制度的监督落实和严格执行。近期召开的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中央国务院已经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教育、监督、查处、预防以及保障实体性制度和程序性法规的落实。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1996年是实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第一年,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任务都很繁重、江泽民同志今年1月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各级党委要坚定不移地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黄菊同志2月底在市委、市府召开的上海市传达贯彻中纪委六次全会精神干部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从体制、机制、法制“三位一体”上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今年要着童健全监督体系,加大监督力度,使监督更有力,更有效。笔者试就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必须进一步健全监督机制谈点认识。一、腐败,作为一…  相似文献   

7.
"政治监督"是中共中央在十九大之后提出和强调的重要政治概念,"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则是中共中央强化政治监督的新部署和新要求。反腐败的政治性、反腐机构的政治职能、中国反腐败的政治优势决定了反腐败战略升级转向政治监督的必然性。但政治监督常态化面临手段和方式方法陈旧、高素质人才缺乏、监督任务繁重、干部对政治监督顾虑和担忧较多等现实困难。推进政治监督常态化,需要提升对组织的忠诚以保证政治监督的方向性,明确权力边界以克服政治监督偏移性,政治与业务有机融合以提高政治监督操作性,创新方式方法以增强政治监督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权力失去监督必然腐败,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在谈到反腐败问题时提出,“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十五大报告有10余处提到监督的问题,并强调对领导干部要严格监督。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反腐败的规模和声势虽大,但腐败之风还很盛行,腐败因素还很活跃,腐败问题已成为现阶段社会三大热点问题之一。199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近SO%的老百姓最不满意的问题是“干部腐败”,反腐败可称中国百姓第一忧。反腐败的关键是监督,要建立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一、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相似文献   

9.
<正>十八大以来所形成的反腐败新战略,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反腐政治决心坚定。对反腐造成的危害有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率先从高级领导人做起;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2)反腐战略目标更加明确。"廉洁政治"是结果导向的、正确的、科学的反腐败战略目标。(3)关键任务: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权力过分集中且得不到有效制约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需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而监督"监督者"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强化对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不仅有利于防止反腐败斗争可能出现的"灯下黑"问题,更关系到反腐败斗争成效。新时代,加强对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需要厘清内外部监督的逻辑与层次、有效破解内外部监督存在的困境与难题,实现内外部监督机制的有机衔接与融合。  相似文献   

11.
关于党内监督机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并出现了向高层领导机关、向执法机关渗透的态势。为此,党中央高度重视,正在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予以惩治对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先后三次在全党开展纠正党内不正之风和反腐败的斗争,但是不正之风、消极腐败现象却未能得到根本性的遏制。究其原因,除了客观上的诸多因素以外,从我们党主观努力来看,党内监督不力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当前开展的反腐败斗争,除了要抓阶段性成果以外,更要花大力气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机制,通过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机制,使党内监督走上规范、有效的轨道,使党内不正之风和消…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也进入新时代,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必须以习近平关于正风反腐深化治本的思想和理念为根本遵循。在价值导向上,着眼坚持强化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原则,坚决落实"两个维护";在目标任务上,推动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向压倒性胜利转化;在工作布势上,一体推进、夯实深化"三不"的战略格局;在策略手段上,突出监督第一职责,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在经验思路上,深刻把握辩证思维在惩治腐败中的实践运用。要坚持思想为先、固本培元,狠抓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坚持制度为基、建章立制,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坚持纪律为本、纪严于法,强化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问责;坚持体制为要、深化改革,构筑严密高效的反腐败体制机制;坚持监督为重、强化问责,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  相似文献   

13.
来稿摘登     
反腐败的一种心理障碍 江西江新造船厂钟长石:反腐倡廉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党中央和广大群众的期望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有些地方的腐败现象还有蔓延的趋势。深究一下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许多干部群众对此存有心理障碍是重要的一条。譬如,有的人认为,反腐败也得有“中国特色”。我国监督机制上有缺陷,常常是被监督者领导监督者,这种监督上的错位,就是有“中国特色”的反腐败。这种“中国特色”的反腐败只能是“雷声大,雨点小”,或者是“光响雷,不下雨”。有的监督人员也说:“反腐败不能不反,不能真反,不能大反”;反腐败“要看风头,看来头,看领导点头、摇头还是皱眉头”。有的还讲,反腐败要做到“五反”、“五不反”,即:“反下不反上,反小不反大,反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反腐败机构存在力量分散、职能交叉、监督体制不完善、职能较为单一、缺乏有效监督与制约等缺陷,亟待加以改革与完善。为此,国家以监察体制改革为突破,整合行政监察、预防腐败和检察机关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等工作力量,拟成立新的反腐败机构——监察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应独立于行政机关,只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实行垂直管理模式;具有相对独立的选人权和用人权;广泛拥有监督、调查、处置、预防、教育等权力;建立完善的内外部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告诉我们,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可以使领导干部少犯错误;领导干部自觉养成在监督之下工作的习惯,可以使自己不犯错误.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党和国家对反腐倡廉建设的高度重视、我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有力地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我国社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的急剧变化、境外敌对势力的图谋分化、西方文化思潮的消极影响,给反腐倡廉建设带来了诸多新的不利因素。源头反腐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必由之路,跨国反腐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全新领域,技术反腐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选择。执政环境、历史任务和党员队伍的新变化,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诸多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建国初期毛泽东领导反腐败斗争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国 《理论探索》2005,6(6):38-41
中国共产党执掌全国政权后,毛泽东对执政党的建设高度重视,领导全党开展了反腐败斗争,在防止党员干部腐化变质的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切实的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关历史的宝贵经验,对于搞好今天的反腐败斗争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的一系列反腐败新理念新要求新方法都贯穿着辩证法,生动诠释了唯物辩证法在反腐败斗争中的运用。主要包括:坚持全面的观点,推进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统一;把握当前和长远的辩证关系,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统一;以重点带全面,坚持抓"关键少数"与管"绝大多数"相统一;把握思想引领与底线思维的辩证关系,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统一;把握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坚持抓大与抓小、"打虎"与"拍蝇"相统一;把握内与外的辩证关系,坚持党内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统一;等等。深入阐述反腐败斗争的辩证法,有助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切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提供战略战术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实践证明,权力没有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是非常可怕的。因此,为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就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要大力发展民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要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运用法治方式防治权力腐败。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6,(11)
基层纪检监察机关是党和国家反腐败方针政策的执行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力量。他们是否履行监督责任关系着当地的反腐败力度,关系到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评价,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通过调研,以新乡地区基层纪检监察机关执行情况为例,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增强履职意识、队伍建设、建立监督考核激励机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与对策,力求为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责任,维护群众利益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