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韩旭 《证据科学》2012,20(2):165-176
辨认笔录作为新型的证据种类为新《刑事诉讼法》所确认,在辨认程序缺乏立法规制的情况下,如何对其可靠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判断成为实践中的难题。"两院三部"联合制定的《死刑案件证据规定》初步确立了辨认结果的审查判断规则,为法庭审查和采信辨认证据提供了一定的根据。但是,在辨认录像制度、见证人在场制度以及警察出庭作证制度尚未有效确立的情况下,对具有"传闻证据"性质的辨认笔录采用书面审查的方法仍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不但难以发现辨认过程中存在的程序瑕疵和程序违法问题,而且无法完成对辨认结果可靠性的实质审查任务。本文针对我国侦查实践中常用的列队辨认和照片辨认程序,提出了具体的审查内容和方法,对"暗示性辨认"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判断规则。对于辨认结果证据能力的认定,可以借鉴美国的"总体情况规则",采用"可靠性"判断标准,对于违反辨认规则获得的辨认结果,并不当然否定其证据能力,当该结果获得了"真实性的情况保障"时,可以作为定案根据。  相似文献   

2.
辨认笔录作为法定证据类型为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所确定,但随着庭审实质化情境下直接言词原则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和适用,庭审对侦查取证程序合法性的审查日趋强化.然而在司法实践中,以记载言词表达为基础的辨认笔录不仅辨认机制存在内在缺陷,而且克制机制缺陷的规范化程序也执行不力,笔录制取中严重的实体性和程序性违法违规频发严重威胁着辨认笔录的证据能力存续,辨认笔录不得不面临潜在的证据能力危机.要化解辨认笔录因内在缺陷与制取违法违规导致的证据能力危机,需从危机成因的探析着手,建构起统一的辨认笔录制取与审查应用标准,完善混杂辨认与辨认见证机制,全面确立辨认全程录音录像的可回溯性制取规范.  相似文献   

3.
辨认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往往成为定案的关键,因此错误辨认也是导致错案的重要原因.辨认的真实性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辨认人的记忆不可靠.辨认人对案件事实的感知不完整,且在感知案件事实后会遗忘或重构案件事实.辨认人在辨认过程中作出的判断是相对判断,很容易猜测出辨认结果.其次,辨认的场所封闭,组织人在追诉心理下容易丧失中立性,会对辨认人进行暗示.我国司法人员难以对辨认笔录进行实质审查,审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辨认笔录的确认.我国已经初步确立了部分辨认规则,但现有的辨认规则已经失灵.为了有效避免辨认过程中的暗示和猜测,我国可以引入“双盲”辨认规则和顺序辨认规则,同时对辨认过程进行同步录音录像.  相似文献   

4.
高原 《证据科学》2013,(5):554-565
2012年3月14日,全国人大通过了经过全面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在新《刑事诉讼法》中,辨认笔录第一次以法定证据的形式出现在了我国的刑事立法中.随后出台的配套司法解释以《刑事诉讼法》为依据,构建了较为完备的人身辨认证据规则体系,这改变了长期以来辨认笔录作为证据于法无据、作为侦查线索运用混乱的失范局面,是一个显著的进步.但规范层面的概念界定并没有完全消除理论上对于人身辨认证据种类方面的争论,人身辨认在证明对象、心理机制和证明方式上与相关言词证据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人身辨认证据规则的适用增加了困难.因此,有必要从人身辨认证据种类界定入手,探究辨认证据在证据规则适用上的特殊问题,力图强化辨认证据的审查判断,以降低错误辨认的可能性及其对案件实体结果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辨认人的感知、记忆、辨识以及辨认笔录的制作均可能存在错误,而辨认错误是导致刑事误判的一项重要原因.英美法国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辨认笔录证据能力规则,其中,美国以传闻法则、律师帮助权和正当法律程序对审判外辨认进行规制,英国则通过传闻法则与证据排除规则对先前辨认陈述予以规制.我国辨认笔录的证据能力规则极为不完善,辨认人及辨认笔录制作人员出庭作证制度亦极为疏漏.为此,有必要从准入规则与排除规则两个层面对辨认笔录的证据能力规则予以建构.  相似文献   

6.
辨认是识别和确认嫌疑人等有关案件证据的一项侦查措施,在侦查和司法阶段发挥重要作用。由于辨认主体和客体等因素的影响往往造成在实施辨认阶段时出现差错。本文指出为了更好的进行侦查和为审判提供正确的证据,我国应加强防范错误辨认,以便更快更准确的缉捕犯罪嫌疑人,提高办案效率。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没有对辨认作出适当的规定,辨认笔录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也一直是个争议不休的问题。尽管在实践中,辨认笔录的证明力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但由于辨认本身所存在的问题,辨认笔录的证明力并未达到充分的境地。从辨认本身所依据的规律出发,完善辨认的程序,是提高辨认笔录证明力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司法实践中,辨认作为一种证据有较高证明力,但同时有多种因素影响到其可靠性。本文试分析影响辨认证明力的原因,并在如何提高辨认证据证明力提出了司法和立法上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刑事辨认程序中存在办案人员不当组织辨认或错误地采信辨认结论等不当行为,这是导致错案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建议在立法层面尽快明确刑事辨认证据调查手段之地位,系统规定各类刑事辨认的适用条件、操作规则、监督保障机制,规定辨认结论的采纳与采信规则;在实务层面切实加强对司法实务部门工作人员认知科学和心理学有关知识的培训;在理论研究上,多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论刑事辨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认是侦查实践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侦查行为,其实施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性要求,辨认笔录的使用也必须符合证据规范.对此,域外国家立法大都对其进行了规定,司法实践中也不断通过判例对其加以修正;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辨认制度,现有的相关规定简陋粗疏,无法对侦查实践进行指导与约束.应当改进我国的辨认制度、明确辨认的法律性质、完善辨认规则体系,加强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规定辨认笔录的证据效力.  相似文献   

11.
12.
A semi-skeletted water-lodged corpse was supposed to be an 82-year-old missed man. Fifteen years ago this person underwent an operation of a trimalleolar fracture of the left ankle joint. Conventional X-ray photograms of the left ankle joint of the water-lodged corpse showed no evidence of an operation. A T-1 weighted spin-echo sequence revealed the entire aspect of the osteosynthesis as documented in the previously performed post-operative X-ray photograms.  相似文献   

13.
14.
书画类鉴定古之就有,主要集中于文物鉴定,鉴定的主要目的是判断被鉴定文物是否为某某的真迹还是赝品。此类鉴别一般都是由文物专家或考古专家进行甄别,鉴别时往往拥有供参考的真品或文献。本文通过对两份绘画类试卷是否同一人绘画的检验,从文件检验的角度鉴别绘画是否为同一人所为。  相似文献   

15.
耳纹痕迹的同一认定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虽然目前吸引了众多法庭科学专家的关注,但在同一认定的诸多方面还没有达成共识,研究者们仍处于独立探索和相互讨论之中。从耳纹痕迹同一认定的理论基础、认定程序、测量体系、计算机识别这四个方面入手,分别介绍了此项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17.
国内法中的部门法划分决定了法官发现法律必须进行法律识别。法律识别是指对案件中的事实构成进行法律关系定性或者归类。法律识别可以分为三级一是法律意义识别;二是部门法识别;三是法律关系类型识别;法律关系类型识别又依照法律调整范围的不同有大、小类型之分。法律识别以某一部门法为中心,又必须超越部门法。只有在同一部宪法之下的整个法律体系中,发现与案件事实相关的全部法律规范,并综合权衡各部门法规范的分量,所做出的部门法识别,才能保障法律识别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司法鉴定程序是规范鉴定活动过程、确保鉴定公正性的重要制度.司法部于2007年制定发布了《司法鉴定程序通则》.本文从制定目标、主要意义、基本框架、主要内容以及具体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若干方面,对《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进行了全面解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伤害、疾病和造作所致的鼓膜穿孔特征,为鼓膜穿孔性质的法医学鉴别确认提供理论与方法依据。方法收集全市公安机关法医鉴定2005至2017年度共3720例鼓膜穿孔的案件,通过鼓膜穿孔形态学特征,研究穿孔形成机制与致伤性质。结果鼓膜穿孔的形态特征和形成机制决定穿孔的性质,可据此得出鼓膜穿孔损伤性质的鉴别方法。结论建立了造作性鼓膜穿孔的法医学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遗嘱笔迹鉴定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案例分析、比较研究而获得不同种类遗嘱笔迹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鉴定的难点,并提出伪装书写遗嘱笔迹、受客观条件影响变化的遗嘱笔迹识别以及同一认定鉴定的方法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