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效率与公平思想体现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以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之中,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科学发展观是在新的发展阶段对邓小平效率与公平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效率含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两方面含义,公平主要指分配的相对公平,其最高目标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同时公平亦具规则平等的含义。在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的矛盾中,我国经济的落后状况和效率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必须将经济效率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这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为了实现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之间的平衡,在实践中必须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政府要在再分配中发挥重要作用;社会要确立先富帮后富、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3.
李旭辉 《世纪桥》2007,(6):51-51,65
随着改革的深入,收入分配不公而导致的两极分化现象日趋严重,从而直接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为此必须正确解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从总体上说,效率决定着公平,公平制约着效率;但公平与效率毕竟是有矛盾的,因此政府应当制定有效的措施实现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效率与公平是人类的渴盼与追求,是经济政治生活中的棘手选择,然而却必须清醒地面对和做出抉择,这无论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是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出发分析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及其价值张力,剖析了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成因及现状,提出了新时期我国政府应该秉持的公平与效率的中庸和谐理念以及相应的政策实践.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镇化进程和社会保障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决定了大量农民处于离地但不能弃地的状态。土地承包政策既必须解决离地农民的土地被抛荒或低效利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又必须保证所有农民公平地享有土地承包权。这就决定了我国土地承包政策中存在较为明显的效率与公平的张力:追求效率的政策导致不公,而追求公平的政策又限制了土地利用效率。要消解上述张力,关键在于充分利用城乡融合发展战略所提供的契机,通过加快城镇化和农村社会建设步伐,使农民彻底摆脱对土地的生存依赖;同时创新农地承包政策,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又实现更高水平的承包权公平。  相似文献   

6.
建国初期,刘少奇依据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曾明确提出要尽可能利用资本主义的效率原则大规模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思想,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取向。同时他认为公平与效率不是绝对统一的关系。面对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的冲突,刘少奇从所有制结构、经济体制、管理体制、分配制度等四方面积极思考了如何打破平均主义,提高经济效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公平与效率是经济学永恒的主题,也是经济学的难题。2005年以来中国理论界又一次展开了对公平与效率的热烈争论,有同志还提出了在今天应当坚持公平优先。文章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经济学理论,结合中国的实践,对公平与效率的内涵作了进一步的研讨,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所面临的公平效率问题也日益呈现复杂性的趋势。这种复杂性主要表现为问题的多领域性和多学科性,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以寻求公平与效率的最好结合点。  相似文献   

9.
公平是指人们参与经济、社会活动从而获取经济收入和社会利益的权利上、机会上、规则上和分配上的公正、平等。它既不等于平均主义,又不能与平等划等号。推进社会公平,必须要正确认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根据我国各个时期发展战略的不同取向,我党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与调整经历了一个从“兼顾效率与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更加注重公平”的历史发展过程。系统回顾和总结这一历史过程,对于我们深化对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认识,推动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公平、效率之争与"公平效率整合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艳玲 《理论学刊》2007,3(5):71-74
伴随着我国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化的趋势,国内学术界引发了“公平优先论”与“效率优先论”之争。笔者认为,解决这一论争的可能出路是“公平效率整合观”,其基本意蕴是:应树立科学的“公平观”;应寻求公平与效率的整合点;应在收入分配的全过程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整合。  相似文献   

12.
公平与效率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米祖旭 《探索》2001,(2):111-113
本文对公平与效率的概念做了明确界定,从理性层面上论述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并从实践层面上提出了保持公平与效率动态平衡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巨大挫折和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都要求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重新思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为了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平衡,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理论上将党在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基本主张概括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而且在实践层面上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公平与效率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公平与效率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进程,是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4.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没有全面准确地体现邓小平同志的思想和党在分配问题上的指导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尽管促进了社会财富增长,但也导致了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使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只有倡导"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理念,加强正确的政策引导,坚持高尚的价值导向,强化对非正常因素的调控,才能真正实现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真正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刘岳 《前线》2021,(3):89-90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持续了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3年的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使苏俄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1920年,苏俄工业产值只相当于战前1913年的13.8%。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让列宁下决心停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新的经济政策,让千疮百孔的国家重获生机。1921年3月,在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列宁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13天后,全俄中央执委会一致通过了相应法令。  相似文献   

16.
空想社会主义的三项制度设计不能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绝对统一。因为消灭私有产权虽然确立了公平分配的前提,但必然造成经济低效率。排除了物质激励机制而采用软激励和约束手段不足以提供必要的动力。计划经济虽然克服了市场经济的分配不公和激烈竞争所造成的资源浪费,但不足以实现对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17.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起过重要的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其自身显现出明显的局限性。文章认为,实现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效率与公平并重”的过渡,是对我国分配制度内涵的丰富和完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贯彻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我国分配原则的必然走向。  相似文献   

18.
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产生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揭示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中包含的方法论对我们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公平与效率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的永恒主题,也是时代命题。公平效率问题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切相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我们在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处理上,既不应过分强调效率而损失公平,也不应过分强调公平而损失效率,要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结合点,实现二者的均衡。  相似文献   

20.
效率、公平概念及其关系辨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效率和公平是两个不同领域的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在初次分配领域即劳动者收入分配制度领域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没有效率不可能实现公平,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