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部门发展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珉媛 《前沿》2008,(11):127-130
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种重要实现形式。公益性文化事业部门的发展在国家文化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位置。公益性文化事业部门应根据自身社会价值和属性,确定本部门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战略定位。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建设的需要出发,遵循党和政府历次重要会议确定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的基本布局,确定公益性文化事业部门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在公益性文化事业部门战略实施过程中,应重视从战略环境建设、战略机制创新等不同层面加强战略对策保障。在当前战略初始阶段,更应抓住首要的、关键问题实现战略突破。  相似文献   

2.
张乐农 《前沿》2007,(7):87-90
中国特色的德育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础上的先进文化建设的途径、中心环节及重要组成部分。而先进文化既为德育工作指引了方向,同时也为德育工作提供了强力支撑。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本文从中国特色的德育建设这一中心环节入手,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凝练先进文化的意识主导;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先进文化的价值系统;以坚持人本原则,道德育人,来把握先进文化的核心本质等几个方面打造先进文化的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3.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建设和谐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和谐文化对于和谐社会的意义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同属于一个系统。和谐社会包含了和谐文化,和谐文化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  相似文献   

4.
方向、问题、战略是构成道路的基本要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目标导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进步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受初级阶段具体国情的制约,内部存在着诸多不和谐因素,同时在世界范围内面临着"文明的冲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战略要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当代中国实际的有机统一,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进程中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  相似文献   

5.
周三胜 《长白学刊》2007,(1):144-148
江泽民提出了“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科学论断,阐明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提升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战略地位,深化了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课题,实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先进文化选择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6.
王福琨 《传承》2006,(6):23-25
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义的伟大实践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任家材 《创造》2003,(11):63-63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党的十六大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的一项根本要求,深刻认识和理解这一要求,对搞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要求。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只有发展先进文化,改造或者摒弃落后文化,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要发展先进文化,改造或者摒弃落后文化,就必须坚持先进思想的指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思想。我们只有坚持“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8.
推进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从思想上提升认识。一是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对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党中央把“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到关系党的事业、关系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使我们认识到应从全局战略的角度来审视先进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作用,理解文化的战略意义。二是在学  相似文献   

9.
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建设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与时俱进的。梳理我党对于文化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化,可以把握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思想的清晰脉络。新时代,深刻认识我党对于文化发展战略的探索及其成果,不仅可以为我国文化发展指明发展方向,而且对于推动我国走中国特色文化兴国之路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意识形态建设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阐明了意识形态与文化发展性质和方向的一致性。意识形态建设是文化自信内蕴的本体问题,意识形态自信是文化自信的硬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都有着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属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以深化意识形态建设来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才能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导航定向、凝心聚力。着眼思想文化多元化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指导,要辩证地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与坚定增强文化自信内在的逻辑同构性和价值内契性,从而不断开辟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境界,筑牢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的精神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