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关于联合国改革的思考亓成章一、关于联合国改革的主要原因联合国在“冷战”中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直接导致冷战格局终结,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联合国面临着新的国际形势,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联合国改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组织...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联合国体制基本上是“二战”的产物,反映了1945年战胜国主导下的世界格局,其目的是防止国与国之间发生战争。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矛盾。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希望联合国能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更民主,在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国际格局和安全形势发生巨大变化,联合国面对来自各领域的安全挑战,经常显得软弱无力,有时甚至是束手无策,未能阻止布隆迪和卢旺达的内乱和种族大屠杀已经成为联合国在维持和平、保障人权方面的污点。在促进…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话语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语权是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的一种手段,是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话语权体现在决策制定、经费分摊、部队派遣以及国际舆论的影响等方面。冷战后,联合国维和行动已发展成为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最重要的手段,在此领域的话语权的争夺也日趋激烈。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中国应该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进一步塑造“负责任的大国”的国际形象,努力增强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4.
现行的联合国体制基本上是"二战"的产物,反映了1945年战胜国主导下的世界格局,其目的是防止国与国之间发生战争.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矛盾.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希望联合国能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更民主,在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国际格局和安全形势发生巨大变化,联合国面对来自各领域的安全挑战,经常显得软弱无力,有时甚至是束手无策,未能阻止布隆迪和卢旺达的内乱和种族大屠杀已经成为联合国在维持和平、保障人权方面的污点.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缩小穷国与富国差距方面,联合国也行动迟缓.对此安南曾评价说,在各国利益的角逐下,如今的联合国正被文山会海所淹没,很多会议的议题是重复和没有意义的,那些经过反复讨价还价才通过的决议往往也只停留在纸面上,而许多真正重要的问题却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对联合国进行改革,增强其代表性,加强民主化,建立世界新秩序,成为国际社会的一致呼声.但是,由于它只是一个主权国家的联合体,在许多问题上不得不体现大国的利益和精神,尤其是美国强权政治的制约和主导,使联合国改革的路程变得格外艰辛和困难.基于这种现实,通过对联合国性质和美国霸权主义的分析,笔者对联合国的改革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美国与“冷战”的缘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与“冷战”的缘起苏格“冷战”结束了,但影响世界历史进程达40年之久的美苏冷战,却继续给人们留下回忆并增添思考。①一般来讲,冷战时期的美国学术界关于冷战的缘起问题有三种学派。第一种是将责任归咎于苏联的“正统”学派;第二种是检讨美国责任的“修正”学派...  相似文献   

6.
1 随着苏联的解体,雅尔塔体制下的两极格局崩溃,世界进入了多极化发展时期。冷战结束后的联合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已远不同于其成立时的情形,今天要求改革联俣国的呼声日益高涨.有关部门纷纷提出改革方案,专家学者亦纷纷著文各抒己见,见仁见智。最近,墨西哥国家大学的一位教授就发表了一篇题为《五十四周年的》随着苏联的解体,雅尔塔体制下的两极格局崩溃,世界进入了多极化发展时期。冷战结束后的联合国所处  相似文献   

7.
北约对南联盟的军事行动开了现代国际关系史上一个恶劣先例,给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以及未来的国际关系都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世界人民希望冷战后出现国际新秩序的乐观情绪被残酷的现实所埋葬,对复兴安理会以壮大联合国的期盼也被北约的炸弹所击碎。我们现在已经站在了新世纪的门槛上,为避免在下个世纪重罹此难,有必要让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都认清北约的罪行。只有这样,才能让新世纪和平的阳光照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8.
一、科索沃战争———冷战后大国力量对比失衡的产物冷战结束,苏联解体,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北约组织以新的名义存活下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利用两极体制解体后出现的力量失衡状态,大肆向北约域外进行扩张,以巩固和发展其冷战胜利成果,试图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种由西方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西方的这种攻势,起初曾利用东欧国家要求“回归欧洲”的愿望,利用联合国和欧安组织等国际机构的授权以合法的形式进行(如建立“和平伙伴关系”、接纳某些东欧国家为北约组织的新成员、对前南危机和波黑冲突进行干预)。随着…  相似文献   

9.
陈积敏 《外交评论》2010,27(2):127-140
冷战初期,美国试图利用西藏作为反共反华的重要基地。为此,美国政府策划、鼓动、操纵、支持将所谓的“西藏问题”提交联合国审议,并最终促使联大分别于1959年、1961年、1965年三次通过有关“西藏问题”的决议案。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对联合国“涉藏”议案也做出了针锋相对的外交反应。美国借助联合国平台干涉“西藏问题”的政策虽然形成于冷战时期,但却对中美关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等强国,冷战时期的加拿大堪称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急先锋和领导者,为维护地区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冷战后,尤其是199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参加联合国维和的大国迅速增多,哈马舍尔德三原则被破坏,联合国维和经费不足、效率低下以及美国、北约对联合国维和主导权的僭越,加拿大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地位逐步由盛而衰,呈现出严重边缘化的趋势.中等强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当前的联合国维和行动有必要作出改革,为中等强国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发挥积极影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是联合国建立60周年。自1945年来,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但进入新世纪,面对新的挑战和使命.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其内部矛盾逐渐暴露,对联合国进行改革势在必行,但是改革改什么?合理的改革标准应如何?这不仅仅是程序性的变革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世界历史上的战争是有规则的,美国的独立以及发展曾得益于对此规则的遵守.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要求禁止战争,《联合国宪章》明确禁止一切战争.冷战结束后,美国以其国力的强大,罔顾《联合国宪章》,并以人道主义的名义发动了多次战争,对中小国家的生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还对中俄等战略对象进行了遏制.  相似文献   

13.
冷战结束后,日本国家发展战略进一步向政治大国方向转换。日本政府更加迫切地要发挥与其经济实力相适应的政治指导力和影响力。该战略以提高本国的国际政治地位,扩大对世界的影响,并尽可能增强与其经济大国实力相适应、参与世界政治事务的能力为主要内容。这给冷战后的...  相似文献   

14.
李因才 《外交评论》2015,(1):136-155
选举援助是联合国在冷战后权势拓展的新领域。为协助受援国或地区建立可持续的选举能力和选举制度,联合国选举援助的重点经历了由即时性援助向关注整个选举周期的中长期援助转变的过程。中长期援助主要从两方面入手:国家层面的选举援助以及社会层面的选举援助。国家层面的选举援助旨在建立能够独立筹划、组织和操办国家和地方选举的一系列选举能力和选举制度。社会层面的选举援助则致力于促进公民高质量地、有序地参与整个选举进程,并能够自我组织、自我监督,从而有益于其长久能力的发展。其中,协助受援国或地区选举管理机构的制度和能力建设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援助领域,在这方面,联合国的工作重点是协助选举管理机构的体系设计和改革,对其机构人员进行能力培训。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联合国的中长期选举援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如何平衡技术与政治、超越本土知识等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改革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是“二战”的产物,背负浓厚的雅尔塔体系的烙印。五十多年来,它一直在大国斗争的夹缝中艰难的寻求着自己的狭小生存空间。五十年代,它一度沦落为美国的“表决机器”,做了许多违背世界人民意志的事情。六十、七十年代,演化为美苏两大国的“冷战场所”,很多反映世界人民意愿的议案往往胎死腹中。八十年代,随着第三世界的崛起和美苏争霸格局的改变,联合国终于迎来了它的春天。然而,好景不长,柏林墙的轰然倒塌无形地击碎了联合国对于未来的种种美好的憧憬。雅尔塔的产儿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已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在新世纪的十字路口,联合国应向何处去,成为一个一再被问起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安理会表决机制的探讨──对否决权的思考袁士槟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全人类带来极大的破坏和灾难,囚此永远消除另一次世界大战的梦魇,成为世界人民崇高的理想。战后联合国的建立,反映了世界人民愿望。联合国宪章的目标十分明确,即:“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  相似文献   

17.
孙萌 《外交评论》2008,35(2):79-84
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的建立是对国际法缺乏强制执行力的突破,该机制在对禁止武力原则的实施中发挥了规范与解释、监督与和平解决争端以及执行与制裁等作用.但是冷战结束后,由于集体安全机制日益受到新干涉主义和单边主义的挑战,因此,对其决议机制等问题的改革和完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上接第20期)四、关于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增进信任合作的思想当今世界是开放发展的世界 ,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 ,但“冷战思维”仍然存在 ,西方有的大国更加积极地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给国家间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江泽民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和东方社会主义大国的政治家 ,以面向未来和开辟新世纪的战略家眼光和胆略 ,提出了摒弃冷战思维、增进信任合作的思想。江泽民指出 ,冷战虽已结束 ,但“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十五大报告)必须摈弃“冷战思维” ,必…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末以来,随着美苏之间“冷战”宣告结束,国际关系格局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动与改组时期。尽管整个国际形势趋向缓和,但是原来两极格局的瓦解带来了力量对比的失衡,导致了原先被掩盖的许多矛盾激化,特别是民族冲突和地区冲突彼伏此起,未来的世界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将动荡不定。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上要求联合国发挥更大作用的呼声日益高涨,曾经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作出过贡献的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自然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近年来,联合国的维持和平行动在沉寂多年之后重新活  相似文献   

20.
美国“参与和扩展”国家安全战略的定位苏格冷战结束了。美国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但在“多元化”的国际关系格局中,美国外交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不断变化的世界格局中,美国对其国家安全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本文旨在对克林顿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进行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