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关税的保护程度与有效保护1、关税水平与名义保护率关税的保护程度一般是用来衡量或比较一个国家对进口商品课征关税所给予该国经济的保护所达到的地步或水平。根据对关税保护考察对象的不同,可以有两种表示方法:对一国经济整体或某一经济部门的保护程度,通常以关...  相似文献   

2.
锦宏 《台声》2013,(12):52-53
继7月10日台湾地区与新西兰签署《台澎金马个别关税领域与新西兰经济合作协议》(ANZTEC)后,11月7日义与新加坡签署《台澎金马个别关税领域与新加坡经济伙伴协议》(ASTEP)。  相似文献   

3.
我国将在明后两年内继续降低关税,把关税在中央财政收入中的比重,由目前的30%降低至15%,以实现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我国目前进口关税虽已调降至23%,但仍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11个百分点的水平。降低关税后,短期内虽然会出现关税减收现象,影响我国财政收入,并对我国一些尚不成熟的工业以及橡胶、谷物等初级产品造成一定的冲击,但通过取消进口  相似文献   

4.
ECFA对台湾经济的影响及签署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CFA是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的英文缩写,是指在WTO允许的框架内,两岸间类似自由贸易区(FTA)的经济合作协议。主要内容为祖国大陆市场向台湾开放商品免关税进入,以进一步扩大台湾产品在祖国大陆市场的占有率,同时台湾也必须相应提高免关税商品的比例,向祖国大陆大幅开放岛内市场。  相似文献   

5.
台湾在“参与国际经济组织,重返国际社会”方针指导下,于1990年1月1日提出加入关税即贸易总协定的申请,近几年台湾一直在为能早日入关而努力。从整体来看,入关对发展台湾的经济贸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获得国际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必须扩大开放岛内市场,对农业部门而言,就意味着降低农产品的保护与干预程度,这必将加深台湾农业的危机。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关税即贸易总协定倡导贸易自由化、私有经济和企业自由竞争,其宗旨是通过实施  相似文献   

6.
刘艳 《人民论坛》2015,(5):223-225
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开始逐步实施碳关税征收政策,对河北省制造业对外贸易产生了较大影响。文章以迈克尔·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为基础分析了低碳经济对制造业对外贸易的影响机制,回顾了河北省近年来制造业对外贸易现状以及低碳经济对其的影响,提出了低碳经济背景下提升河北省制造业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自贸区)如期建成,使我国与东盟双方之间存在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得到较好消除,有利于双方开展全面的经济合作,这对于广西沿边地区是一个很好很大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8.
低碳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国实现经济方式的根本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贸易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从高碳排放对全球造成的危害出发,分别从全球气候变化、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碳关税、产业结构等方面论述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2020年1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应运而生。本文从传统贸易与价值链出发,阐述台湾与RCEP成员经贸关系和价值链联系,分析RCEP签署对台湾经济和贸易的影响,利用GTAP模型模拟RCEP关税削减对台湾岛内经济与产业的影响。结果显示:RCEP建立将导致台湾对外贸易与投资的转移,贸易条件恶化,从而对岛内各产业产出、经济增长、消费者福利带来负面冲击。同时,台湾通过后向联系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产业将面临被替代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张远鹏 《群众》2011,(5):21-22
长期以来,政策制定部门和学术界总体上存在高度重视出口贸易而低估甚至忽视进口贸易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倾向。在贸易政策方面,国家通过出口补贴和出口退税等措施鼓励出口,而对进口则实行不同程度的关税和非关税限制措施;在学术研究方面,涉及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方面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讨论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而对进口作用却关注不多。  相似文献   

11.
我们不是因为要“入世”才降低关税,是完全从自身利益和发展的需要出发的。首先,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关税作了很多特殊的安排,很多地方也实行了很多特.殊的关税。这样使我国名义关税很高,而实际关税很低。L目前,我国的名义关税已经降到17%,去年实际关税79%。一个国家的名义关税和实际税赋是不应该脱离D的。其次,从世界平均关税水平来看,世贸组织成员的总l体平均关税水平为5.5%左右,发展中国家为10凡左右,陕达国家为3%,我国是门%,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还D要高。在国际贸易中,关税对整个民族…  相似文献   

12.
透视欧美对华反倾销中的"非市场经济国家"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敬新  马骥 《理论月刊》2002,(7):107-110
反倾销是WTO认可的抵制不公平竞争的一种手段,但是由于各国关税水平的不断降低,反倾销逐渐成为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保护国内产业的一个工具。随着中欧、中美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欧美推行反倾销指控的最大受害国。对此,本文探析了非市场经济国家问题的本质,提出了我国应对欧美反倾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基础融合、应用融合、创新融合和金融融合四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赋权法测度2012-2020年中国各省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水平,并分析了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分异。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水平呈上升态势,且融合发展指数表现出空间非平衡性;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贸易开放水平和国有企业规模能够显著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有企业规模能够同时促进本地区和经济距离邻近地区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各区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分异程度呈扩大趋势,区域间净差异是总体区域分异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4.
如何看待降低关税陈德照去年12目28日,国务院就改革和调整我国进口税收政策发出通知,决定从今年4月1日起,将我国进口关税总水平降至23%。这是我国为扩大对外开放采取的重大举措,它将对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严生重要影响。一这次降低关税既有具体的缘由,又是自...  相似文献   

15.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启动,双方90%的产品贸易关税将为零,区内任一国设厂,其产品可销往无关税的其他十国。互相开放的市场为双方企业开展贸易、服务、投资等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深耕东盟市场,有利于沈阳市调整和优化出口结构,促进出口贸易稳步增长,提升"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对外选资、投资水平,推动沈阳市开放型经济市场多元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记者从商务部了解到,2005年以后,我国主要产业的过渡期将到期,市场开放水平将达到承诺的终点。汽车:2005年1月1日起取消汽车的配额、许可证管理,汽车关税降到30%,汽车零部件关税降到13%。2006年7月1日,汽车关税将降到25%,零部件平均关税降到10%。农业:2005年,农产品关税水平降至15郾35%,关税配额数量达到最高点,其中小麦和玉米的关税配额量达到国内生产量的10郾7%和6%。银行:2006年,我国将取消对外资银行所有权、经营和设立形式,包括对分支机构和许可证发放进行的限制,允许外资银行向中国客户提供人民币业务,即给予外国银行国民待遇。保险:2…  相似文献   

17.
“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成为岛内热议焦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杨 《两岸关系》2009,(3):15-17
亚洲国家的“东盟10+3(中、日、韩)”经济合作协定明年起将进入货物互免关税阶段,届时将会对台湾产品外销造成巨大冲击。因此,近来台湾工商团体纷纷呼吁台湾当局尽快与大陆签署经济合作协议。针对这一情况,台湾“国安会秘书长”苏起接受访问时明确指出,两岸未来签署经济合作协议的政策已经定调,  相似文献   

18.
刘隽 《台声》2019,(11)
<正>美国政府宣布,自5月10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清单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由10%提高到25%。为捍卫自身合法权益,中国不得不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调整加征关税措施。为此,自6月1日0时起,对已实施加征关税的600亿美元清单美国商品中的部分,提高加征关税税率,分别实施25%、20%或10%加征关税。对之前加征5%关税的税目商品,仍继续加征5%关税。  相似文献   

19.
一、中国大陆成为世界输入贸易大国与亚洲经济中国大陆经济自1978年底实行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虽有起起伏伏,但取得了9%以上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的高速经济增长。经济的高增长带来了内需的扩大,经济改革开放的进展带来了外国企业的出口工业生产基地向中国大陆的转移,贸易自由化的关税降低与非关税壁垒的削减带来了中国大陆走向世界输入贸易大国的进展。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大陆的进口贸易额的增长十分显著。2000年中国大陆的进口贸易额为2251亿美元,到了2003年增大到4128亿美元,约增大了一倍。结果,中国大陆的进口贸易额在世界进口贸易总额中…  相似文献   

20.
归秀娥 《求索》2012,(12):201-203
贸易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但以碳关税为代表的贸易政策并非有效缓和气候变化的工具,其实质是新型的绿色贸易壁垒。低碳贸易壁垒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类新型贸易措施,贸易保护主义将来更多是以低碳壁垒等技术性壁垒出现。由碳关税和低碳壁垒衍生的税收成本和技术标准的提高,将给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出口产品增加生产成本,影响其出口贸易的发展。为应对世界经济和贸易格局向低碳化演变及发达国家设置低碳贸易壁垒对出口造成的严峻挑战,中国必须实施贸易低碳化战略,加快转剥步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