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科尔伯格与班杜拉作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奠定了现代美国乃至世界德育理论的重要基础。科尔伯格与班杜拉的德育思想有着相同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和实践途径,但与此同时,两者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通过对科尔伯格与班杜拉的德育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两者异同,对德育工作进行反思与重新认识,以期在德育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革新进步。  相似文献   

2.
作为建构主义道德心理学的第三代,社会认知领域理论主张将社会规则划分为道德、习俗和个人三大领域,并按领域来思考与实施道德教育,从而促进学生道德成长。鉴于德育目标在大中小学德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文章运用社会认知领域理论对国家最新文件规定的大中小学德育目标进行了粗略探讨,指出不按领域来建构的操作方式将本属于习俗、个人等领域的问题全部泛化为道德问题,影响了大中小学德育实效。为此,文章基于社会认知领域理论,分领域对现行大中小学德育目标进行了初步分类,以期为大中小学提升德育实效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卢丽珠 《学习月刊》2012,(22):15-16
约翰·杜威(John·Dewey,1859—1952)从发表第一篇伦理学文章《伦理学与自然科学》(1887)开始,就不断地在道德领域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他的道德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对当代德育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道德认知发展学派的代表科尔伯格承认:“我们的立场可以在杜威的著作中找到根源。”价值澄清学派主要代表拉思等人声称,他们的观点和杜威著作中的某些方面在基本倾向上是相似的。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体大思精,若想对其进行深入的解析,首先要对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相似文献   

4.
论心灵教育的德育功能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灵教育和道德教育是从不同角度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构建,二者领域分殊,同时彼此又在属人的生活世界内部发生联系和作用.心灵教育的德育功能和意义在于将心灵建构视为道德教育的基础、手段和更高目标,使道德认知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外化为人的自觉行为、秩序,同时实现个体更高的内在统一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主要包括道德发展观、道德教育观、教育主体观、教育渗透观和德育方法论,这些理论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在教育机制上应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在教育模式上应以学生为主体,在教育方法上应倡导灵活多样式教学,在教育过程中应深入挖掘有关资源。  相似文献   

6.
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策略有两种:道德讨论策略和公正团体行为培养策略。它们是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运用于儿童道德教育实践而提出的重要方法,对于提升我国现阶段学校道德教育具有重要启示:即更新德育理念,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道德教育新模式;改革德育内容,注意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和序列性;完善德育目标,重视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提升;加强德育课程,加大隐性课程对学生影响的力度。  相似文献   

7.
劳伦斯·柯尔伯格(Lawrence·K ohlberg,1927-1987)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家,也是当代西方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创立者。他提出的品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模式”及一系列道德教育策略,对美国及西方国家的学校道德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开创了美国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认知发展教育运动”。很多国家把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作为制定、设计学校道德教育的依据。将道德发展理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因为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其一,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与道德观一样是后天形成的,其遵循的教育机理是…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理论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中的德育思想,是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 一 良好的社会道德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这是小平同志德育思想的政治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小平同志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有两个重大的突破。一是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因此,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共同富裕;二是认为社会道德沦丧也不是社会主义,因此,要加  相似文献   

9.
美国道德教育三大学派之一的价值观澄清学派兴起于本世纪六十年代,现已成为美国道德心理和道德教育研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学派。这一学派把道德看作是一种能力,一种对道德价值观进行独立选择的综合能力,将道德教育视为发展个人独立作出价值选择能力的过程,因此被人称为“面向能力的道德教育”。 价值观澄清学派注重学生自我教育、自我选择、自我澄清在学生发展道德品质过程中的作用,因此,认为采用道德价值观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就会轻视学生  相似文献   

10.
论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道德教育家柯尔伯格以道德认知、道德发展和公正原则为基础建构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新苏格拉底法和新柏拉图法;这对我国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在积极发挥教师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和谐发展等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劳伦斯·科尔伯格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学家。他以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心理学以及认知道德判断力作为其理论的渗透点,通过对儿童及青年道德发展的实验分析,创立了他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在欧美各国的教育心理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和激烈的争论。  相似文献   

12.
白璟 《求实》2005,(Z1):65-66
王阳明是我国宋明时期心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史上对受教育者主体的个性发展给予了特别关注的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教育家;柯尔伯格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道德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理论家,其认知-发展的道德教育理论贯穿着以受教育者为中心的主体性德育理念.然而,在相同的德育理念的指导下,两者的德育思想在具体的德育实施过程中却各异其趣.由此,本文认为,中西方文化发展的不同脉络导致了中西方主体性德育的不同路径,要提高现代中国社会德育的有效性,就必须在挖掘传统与借鉴西方两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3.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对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让大学生能够学到现代科学知识、技能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教他们怎样做人,做一个高尚的人,是高校德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笔者认为,高校应从诚信教育入手,教育学生诚信做人,诚信做事。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应注重知行统一,从小事做起,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道德的实践者。一、大学生道德教育应从诚信教育入手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目前,高校学生的诚信状况是令人担忧的:考试作弊、寻找“枪手”者…  相似文献   

14.
学校道德教育具有发展性功能或价值取向已不是什么新颖的提法,如朱小蔓教授提出学校道德教育要从制约性向发展性转型,并认为发展性德育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相信人的德性发展的资源首先在人本身;人的发展包括德性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使人的道德认知能力与道德情感能力协调发展。班华教授认为,现代德育是主体——发展性德育,  相似文献   

15.
白璟 《求实》2005,(Z2)
王阳明是我国宋明时期心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史上对受教育者主体的个性发展给予了特别关注的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教育家;柯尔伯格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道德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理论家,其认知—发展的道德教育理论贯穿着以受教育者为中心的主体性德育理念。然而,在相同的德育理念的指导下,两者的德育思想在具体的德育实施过程中却各异其趣。由此,本文认为,中西方文化发展的不同脉络导致了中西方主体性德育的不同路径,要提高现代中国社会德育的有效性,就必须在挖掘传统与借鉴西方两方面共同努力。一、德育目标的比较主体性德育是…  相似文献   

16.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也使人类面临着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重的"五位一体"的高度,生态道德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通过归纳梳理欧美日韩等西方发达国家现代生态道德教育典型做法,不难发现他们具有教育内容时代性、教育形式综合化、教育方法隐形化和教育效果长效性等共同特点,启示我国生态德育跳出传统德育的视野和观念,动员全体社会成员参与,构建完善的生态德育层次体系,采取认知式、体验式、参与式等多种教育策略,兼顾德育的教化作用和法律的规范作用,促进"美丽中国"梦想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7.
今天,许多人在谈论、争论、褒扬、批评“道德”及其道德教育,这种道德领域中纷繁而激烈的争执、开放而宽阔的视野,对当代中国的道德重建和德育观念的更新、确会是一种推进.对当今的道德教育的手段、方法和观念进行考察,改变长期以来单一的、简单化的道德教育,甚至将德育等同于政治宣传,将道德知识与信念教育相分离,道德知识传授与道德践履相分离的现状已是当代中国道德重建面临的重大问题.只有改变这一现状,才能做到使道德真正鼓舞人、打动人和教育人.  相似文献   

18.
认知问题既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指人们对一定社会或阶级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及意义的完整的认识过程或认识结果。从本质看,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是个体出于政治社会化需要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的社会认知,是认知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并通过实践对客体能动的、创造性的"实践—精神"认知,是认知主体在一定社会关系基础上的价值认知。思想政治教育认知与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有着根本区别,也与道德认知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王晓菲 《学习月刊》2009,(10):27-28
一、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概要 柯尔伯格致力于儿童道德判断力发展的研究,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是:道德发展与认知发展有密切关系,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基础,道德发展不能超越认知发展水平;道德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阶段进行的,儿童道德判断水平发展是有阶段性的;道德发展阶段具有不可逆性;道德发展的本质动机在于寻求社会接受和自我实现,有赖于个体对社会文化活动的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20.
学校是能够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而大学则是培养和教育高素质人才的场所。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每个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决定了德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位置。德育同智育、体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共同构成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内容。相对于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智育和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体育而言,德育关系到大学生的政治倾向、社会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人格品质等,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