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他们面黄肌瘦,衣衫褴褛,从四面八方风尘仆仆而来,步履蹒跚,但一走到教堂边,立即放下背箩,换上新衣,庄严走进教堂,然后开始高唱赞美诗……这是几年前我在贵州威宁石门所见到的一个生活画面.虽然这画面也一如平常,只是一个太平凡太普通不过的生活场景,但多年来这个场景一直在我的心中不断闪烁和萦回,反复呈现,像一幅烙印在心灵上的风景画一样,凝固定格,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2.
有一类人,我们经常会忘了他们的存在。在我们习以为常地用眼看世界,用手触万物,用耳听千音时,他们却或多或少地缺少这些功能,而是用一种异于我们的方式感知世界。他们被我们称为残疾人或残障人士。据2012年的数据统计,中国目前各类残疾人总数已达8500万人,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走进他们,去了解他们的奋斗和理想是本次记者调查的目的,不需要同情和怜悯,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  相似文献   

3.
针对贫困生的现状,结合学生工作实际,武汉科技学院大力开展了深入走进贫困生心灵的阳光活动、与贫困生结对子的成材活动、走进贫困生家庭的党旗增辉活动和联系贫困生群体的温馨家园活动等“四个走进”活动,以求切实把关心帮助贫困生工作做好做实,让每一个贫困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地震无情,大灾有爱.在成都市的抗震救灾大军中,一个特殊的群体让人感动,他们用热血、汗水和泪水合奏出高亢的青春之歌,用行动证明他们无愧于一个称号--大学生"村官".  相似文献   

5.
走进惠水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明田街道新民社区,寒意并没有影响到搬迁群众生活的热情,社区楼下一排排商铺生意兴隆,孩子们正在开心地嬉戏. 穿过文化长廊,彭兴银老人正带着自己的两个孙子到小区楼下玩耍. "搬到这里后,我一开始很担心自己生活不习惯,但是社区的工作人员很关心我们的生活.找我聊天、带我认识新邻居、参加社区丰富多彩的...  相似文献   

6.
在沈阳市西南部有座著名的南湖公园,我已不止一次在那里的湖面上泛舟观光.然而,因为"南湖"两字,每次总让我想起远在浙江嘉兴的那个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显赫地位的南湖来.当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纪念日一天天临近的时候,我走进了离这里仅几分钟车程的一个部队干休所,拜访了一位82岁的老人,他就是我党创始人之一王尽美的长子、原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王乃征.  相似文献   

7.
一个初中生在旧社会是很了不起的,我们村子百多户人家,只有财主家出了几个初中、高中生.我参军到部队,有一两个初中生,不是文化教员,就是文书.我们把他们捧得很高,称秀才,视为有学问的人.现在的初中生,可以说是遍及城乡,多如牛毛,列为低学历者.可是,有些初中生,其"能耐"之大,可以把一些高级知识分子、高级干部哄得唯命是从,跟着他们的指挥棒转.这样的初中生可不能小看,李洪志就是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8.
一个女子,人送外号"拼命三娘",她是怎样的一个女子?她是一位知心的调解姐姐、领导和同事心目中的女汉子、父老乡亲交口称赞的好闺女. 这个女人,姓史名静.史静"恬淡平和,安定不动"之意,但她,却是个十足的"女汉子".走进她,就走进了火红的青春,浑身洋溢着激情与力量;走进她,就走进了司法警察真善美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充满真情和正能量.  相似文献   

9.
无疑,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介于成人与中学生之间的一种成份。从走进被称之为“半个社会”的大学校园之日起便注定了他们要接受一种文化,一种与都市相近、与市俗疏远的文化,正是在这种氛围里拔节成长的他们被滋润的首先是他们的思想。许许多多的大学生会突然在某一天发现并且强烈地感知:“我已不是原来的我”!也正是在这种悄悄的改变中,“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之外的“另一种存在”已悄然潜入这个特殊群体。叛逆与个性:大学生的“属性”?!一个大学老师告诉我,在大学最不好做的是辅导员,最难上的课是政治理论课。辅导员说,现在的大学生你怎么教他?不要说与他们年龄相仿的我们,就是年龄稍大的教师,学生也  相似文献   

10.
母校因为有了他而骄傲,家庭因为有了他的义举而自豪,同学兄妹因为有了他的鼓励倍受激励。他们是8个来自不同地区的军校学生,他们懂得贫困的滋味意味着什么,更懂得怎样去面对贫困。走进高校不久,他们就有了一个心愿,资助母校贫困生,表达扶贫情结,展现——  相似文献   

11.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又是由于各种各样原因,形成门类繁多的群体.职工从进厂开始就必然成为企业群体的一员,当然,他的过去生活历程也是在各种不同的群体中度过的.职工虽然同时是许多群体的成员,但各个群体在他们心目中有着不同的地位.实践证明,在职工归属于它的大量群体中,总存在一个他所要特别注意其意见或规范的群体.这样的群体就成了职工思想行为的主要源泉.一个群体一旦形成,就要动员、组织其成员为落实自己的目标而努力.每一个成功的群体,都具有一种向心力,即其成员人人自觉地、彼此协调地、坚持不懈地、甚至是拼命地为群体利益而奋斗.向心力也是一种归属感,一个群体一旦失去向心力,其成  相似文献   

12.
"两个五个月" 1966年8月8日,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毛泽东对"文化大革命",构想出这样的时间表,他说: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大概是在明年一个适当的时候再开.现在要准备."他设想,"文化大革命"进行得顺利,到"明年的一个适当的时候",便可以告一段落,然后再顺理成章地召开党的代表大会.他还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考虑发动群众.我把批判的武器交给群众,让群众在运动中受到教育,锻炼他们的本领,让他们知道什么道路可以走,什么道路是不能走的.我想用这个办法试一试.我也准备它失败.  相似文献   

13.
半个月前,一名农村党员打来电话,忧心忡忡地对我说,他所在党支部面临换届,可他们村实在找不出一个过得硬叫得响的支部书记人选.  相似文献   

14.
他们并非村干部,但却可直接查账,监督村级、组级财务管理;他们并非上级官员,但却可启动和实施对村(社区)"两委"干部的罢免……他们,就是大邑县的一个新兴群体--村民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村监委)成员.  相似文献   

15.
综观一些党员干部走向犯罪的轨迹,都有一个思想蜕变的过程,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很多人原本并非坏人一个,他们也是从收人一瓶酒、一条烟开始,进而堕入权钱交易的泥淖的.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只要你的思想上欠开了一条小小的裂缝,就再也难以抵挡住以"人情"为掩护的糖衣炮弹的进攻了.看看下面这些贪官的堕落起点吧,哪一个不是从小小的"人情"开始的?  相似文献   

16.
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一个月后,我们走进了成都市青羊区和龙泉驿区设立的安置受灾群众的"爱心家园".在这里,我们看到三五成群的受灾群众或在树荫下乘凉, 或在健身器材旁锻炼,或带着孩子在草坪上嬉戏.他们热切地讲述着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脸上闲适的微笑、惬意的神态,传递出他们内心达观、从容、无畏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青年志愿者的情况,我找到团省委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中心主任马雷交给我一本书--<划燃的火柴>. 刘鹏跃、张焰、罗玉萍、宋婷婷、张恒先、滕明龙,深圳青年志愿者吴剑、朱蓉……青岛、宁波、大连的…… 放下书后发现,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已经悄然走进了我的心里.我试着找一些恰当的词汇来形容他们,清泉?火焰?  相似文献   

18.
<正>待遇低、工作压力大、风险高,这些是我国基层法官几乎都要面临的问题。一些人选择了离开,而更多的人面对实际问题,却依然坚守。面对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真实的工作状况、内心想法是怎样的?带着问题,记者走进了蒲江县法院。承受工作、心理双重压力2014年12月10日,蒲江县法院民庭法官高红城和平常一样忙碌。上午的第一个庭审结束后,高红城着一身黑色法官服  相似文献   

19.
正20世纪80年代,笔者采访过数十位原红二方面军的老红军及老将军。他们是一个令人敬佩的英雄群体。他们讲述的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自己和战友们的一个个生动又鲜活的故事,至今令人难以忘怀。下面选取的几个不一样的故事,诠释了一样的政治品格——忠诚。那是一种经受生死、物质、情感考验的品格",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  相似文献   

20.
正应了那句让人说俗了的话:有些人认识了一辈子还只是路人;有些人一见面就成了朋友.我和<党的生活>之间的关系就属于后者.我很遗憾的是至今还不是"党的人",还属于在党外一心向往的那伙人.和<党的生活>的结缘是因为杂文.<党的生活>的杂文栏目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专栏.即使不写杂文的那些编辑,也都有着杂文家一样的品质,正直认真,热情如火.在寒冷构成气候主基调的城市里,我没有理由不向他们靠拢.在哈尔滨的时候,到<党的生活>成了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就像女人时常要回趟娘家一样,一段时间不上<党的生活>去一次,生活中就少了一件重要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