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企高管民事责任在我国实践中被过度弱化,难以有效发挥其在保护国有资产、规范国有企业治理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功能.与赔偿损失一样,归入权也是国企高管民事责任的重要承担方式.归入权的主体是国有企业,而非国家相关部门,《企业国有资产法》第7 1条第2款应修改为,国家出资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因前款所列行为取得的收入,归国家出资企业所有.国企高管刑事责任的追究不能替代民事责任,其财产不足以承担法律责任的,优先承担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2.
谈民事责任中的两个问题杨三正我国民事法律在理论研究和立法方面,都把民事责任规定为违反合同的责任、侵权的责任和不履行其他民事义务的责任。《民法通则》第106条规定:“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民事通则》第六章“民事责...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公安厅:你厅《关于公安机关督察机构是否有权撤销下级公安机关行政处罚决定问题的请示》(吉公传发〖2002〗4093号)收悉,现批复如下:《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第九条规定,公安机关督察机构在现场督察中“对本级公安机关所属单位或者下级公安机关作出的错误决定、命令,可以决定撤销或者变更,报本级公安机关行政首长批准后执行”。据此,督察机构对下级公安机关作出的错误的行政处罚决定,可以决定撤销或者变更,报本级公安机关行政首长批准后,以本级公安机关的名义下发《公安督察决定书》执行。二OO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安部关于对公安机关督…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人民法院审理企业改制案件的实践,对企业改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提出如何确立企业改制案件的诉讼主体及民事责任的承担,并对如何规范企业改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试论侵权行为的构成牛兴联一、侵权行为的概念。侵权行为形式多样,表现各异,难为定义。《民法通则》第126条叙述为:“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6.
将侵权法定位为责任法在应然层面不比定位为债法更具合理性.《民法通则》将侵权法定位为责任法.《侵权责任法》的定位仍为责任法,但该法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侵权损害赔偿.《民法总则》明确规定将侵权法定位为债法.民事责任的范围转变为按照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约定应承担且不能归入民事义务的内容.民事责任的具体内容为违约责任和因绝对权的效力产生的民事责任.民事责任一般为无过错责任.民事责任承担方式为民事义务与民事责任的共同的规定.侵权法的内容为侵权责任的构成和侵权之债数额的确定.侵权责任的履行和不履行的法律后果适用《合同法》的规定.侵权责任和民事责任互相配合能够更完整的保护民事权利.  相似文献   

7.
当不存在侵权人、侵权人未被抓获或者侵权人无力赔偿时,见义勇为受益人民事责任的承担,在法律适用上面临无因管理与公平责任的双重选择。但是当受益人没有受益或者受益较小时,若适用无因管理,则受益人将承担过大的民事责任;当见义勇为的损害远大于受益人的受益时,若选择公平责任,则见义勇为者将得不到足够的损失补偿。因此提出受益人应当采取广义,承担全面赔偿的责任,其中具体受益人承担公平责任,国家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8.
无权代理是一种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权代理如被确定无效,无权代理人应承担民事责任,其成立要件为:代理人无代理权;相对人需为善意。无权代理人的民事责任包括无权代理人对相对人的民事责任与无权代理人对被代理人的民事责任。 对相对人的责任为特别责任和无过错责任,对被代理人的责任为侵权责任和过错责任。相对人可以选择无权代理人承担赔偿责任或履行责任,无权代理人无过失时,应承担赔偿责任。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对此规定过于概括,建议在将来的民事立法中具体规定无权代理人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9.
我国应确立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民法中确立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但《刑事诉讼法》第 77条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批复》却否认了刑事被害人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作为民法的一项重要制度 ,它的适用应当具有普遍性 :既可适用于民事案件 ,也可适用于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且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具有不可替代性 ,刑事案件被告人承担刑事责任并不能完全弥补被害人所受的精神损失 ,因此我国应确立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责任制度经历了从单一民事责任向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综合一体的发展过程,但三种责任形式如何综合运用,各国立法形式不同。本文对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并用的责任形式予以剖析,提出针对不同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民事责任或者行政责任单独适用的责任制度形式。  相似文献   

11.
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的诉讼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当其在法院涉讼,则会出现若干难以处理的程序和实体方面的问题首先,关于诉讼主体问题,从程序上来讲,它具有民事诉讼主体资格.其次,对于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法人民事责任承担问题,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确定相关民事责任的承担主体.再次,关于清算责任问题,包括从清算主体问题、清算程序问题、清算责任的性质和构成问题、清算责任的例外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12.
新《经济会同法》中新增的“其他经济组织”包括哪些范围?常一之其他经济组织是指不具有我国企业法人资格,但具有相对独立的财产,能承担民事责任,可以进行必要的民事活动以经营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在我国行政诉讼法中出现时使用的词语是“其他组织”,后在民事诉讼法中...  相似文献   

13.
主合同无效或者保证合同本身因违反法律规定均可导致保证合同无效,保证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保证人应该承担的民事责任既不是违约责任,也不是侵权责任,而是缔约过失责任,且以债权人信赖利益损失为其赔偿范围。  相似文献   

14.
谈谈输血感染案件中血站的法律责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血是治病救命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也是致病的一个渠道.近年来,因输血感染丙肝、乙肝.艾滋病毒等疾病的医疗事件时有发生,且呈上升趋势.受害的患者因此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得到法律救济的案件也不断发生.法律部门对这类案件如何处理有较大的分歧.多数人认为,应运用《民法通则》对受害者承担民事责任:医疗机构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民事责任;医疗机构没有过错的,血站有过错的,由血站承担民事责任;医疗机构和血站都没有过错的,则由血站承担公平责任(参见梁慧星《输血感染案的法律适用》,载1998年9月28日《人民法院报》.《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文集》,390页,法律出版社,1997).笔者认为,这一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本文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下简称(《献血法》),仅就血站在输血感染案件中的法律问题略述成见,以求得对现行法律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15.
《民法总则》第188条在总结立法和司法经验,有所创新,规定了因见义勇为受害的特别请求权.这是为了弘扬社会正气,转变诚信道德日渐式微所采取的必要措施.因见义勇为受害的人有权行使该请求权,侵权人应当依照《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承担侵权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性质类似于谢金;如果侵权人不能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受益人应当就赔偿不足部分承担适当补偿责任;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的,受益人承担的适当补偿责任是补充责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责任范围.  相似文献   

16.
最近,公安部在《关于复议治安申诉案件有关程序问题的批复》(公复字[1992]4号文件)中规定:“公安机关在复议治安申诉案件中,对事实不清,适用法律、法规、规章错误,违反法定程序,超越或者滥用职权,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公安复议机关经过审理,可以决定撤销原裁决,并可以退回原裁决机关责令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这一规定,指出了复议机关“责  相似文献   

17.
传统理论认为民事责任能力是民事主体的一种资格能力,它以识别能力和意思能力为主要判断标准,其内容采取法定原则。陈家新教授从民事责任本身的性质出发,认为民事责任能力作为违反民事法规或违反民事义务所应承担民事法律后果的能力,它和履行能力、赔偿能力、担保能力等一样,是一种承担法律后果的客观能力,它与责任人的主体资格无关,与责任人的识别能力、意思能力等主观能力也无关,因而无须采取资格法定原则,而且这种客观能力主要表现为财产能力、补偿能力。如果此论成立,那么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这是一种全新的解说,本刊特别推荐,敬请关注——陈家新《民事责任能力研究》。  相似文献   

18.
侵权的民事责任可能单独发生,也可能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同时发生。我国刑法第31条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分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新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八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造成的损失或者伤害,由违反治安管理的人赔偿损失或者负担医疗费用。“《民法通则》第110条对同时追究民事、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对承担民事责任的公民、法人需要追究行政责任的,应当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对公民、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相似文献   

19.
董事对公司民事责任的诉讼追究是董事民事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公司法》对董事向公司承担民事责任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没有规定具体的董事民事责任诉讼实现方式。结合其他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规定与我国的实际情况,董事对公司承担民事责任的诉讼实现途径应当有三种形式,即公司直接提起诉讼、股东提起代表诉讼以及监事会代表公司提起诉讼,这样对规范董事的经营行为和维护公司的利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根据<合同法>,赠与人对赠与财产不负瑕疵担保责任.但若赠与人的行为构成加害给付从而对受赠人的固有利益(履行利益以外的利益)造成损害的,赠与人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对此,受害人可选择要求赠与人承担合同责任或者要求行为人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