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习近平同志在担任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省长期间,曾先后五次到闽西革命老区永定县考察调研,他在永定调研时亲民爱民和对老区建设的关切,至今仍为当地群众所津津乐道。1996年5月2日,习近平同志风尘仆仆到永定调研客家土楼旅游开发工作。在听取县委、县政府工作汇报时,他深情地说:"革命老区过去为革命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和牺牲,可是今天还是那么贫穷落后,我们心中有愧啊!我们要带着感情  相似文献   

2.
正2002年6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习近平同志到晋江市调研,探讨新形势下"晋江经验"的发展创新问题。同年10月,在《福建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研究借鉴晋江经验加快构建三条战略通道——关于晋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调查与思考》,对"晋江经验"进行深入总结分析。2017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晋江经验"15周年。元月,新华社播发题为《历史的选择,人民的期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  相似文献   

3.
正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深入晋江调研,从改革开放事业与我国经济融入全球格局的高度,系统完整总结并提出了"六个始终坚持""处理好五大关系"的"晋江经验"。"晋江经验"不仅是晋江的经验,也是福建省、我国东南沿海乃至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宝贵经验和成果,是中国民营经济等非公经济从孕育到成长、从发  相似文献   

4.
<正>"异常艰苦、异常难忘",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基层工作期间对体察民情的深切感悟。下党乡是福建省寿宁县最边远的山乡之一,也是一个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乡政府办公场所的"五无乡镇"。1989年7月19日,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带领地直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到这个"五无乡镇"调  相似文献   

5.
正"四下基层"即"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这是习近平同志1988年在福建任职时对改进干部作风提出的要求。"四下基层"是新时期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和运用,生动体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以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式。在当前全国深入开展群众路  相似文献   

6.
《党史纵横》2014,(4):1-1
正"焦裕禄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3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焦裕禄,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崇敬,视为人生榜样。5年前,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就专程来过兰考。在干部群众座谈会上,他把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6月2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西考察调研,一下飞机,风尘仆仆第一站就驱车到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参观。作为一名党史研究工作者,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主任于若洁全程陪同习总书记参观了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随后,于若洁同志接受本刊记者的专访。他说,他怀着万分激动和崇敬的心情,为习总书记具体讲解了展览内容。在讲解中,他亲身  相似文献   

8.
<正>贵州省毕节地处乌蒙山,恶劣的自然条件曾使这一地区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历史上被称为"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的地方"。1988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根据贫困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横坎头村全体党员回信,勉励我们传承好红色基因,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乡亲们一道,再接再厉、苦干实干,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横坎头村是当年浙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早在2003年春节前夕,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专程到梁弄镇和横坎头村考察调研,提出了建设"全国革命老区全面奔小康样板镇"的殷切期望。春节过后不久,习近  相似文献   

10.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始终坚持生命重于泰山,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和亲赴疫情防控一线调研指导,针对疫情防控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这从政治高度上和事态程度上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态度坚决和行动迅速——"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相似文献   

11.
《求是》2014,(5)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他还强调,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多年来,浙江广袤的城乡大地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农业和农村工作焕发了蓬勃生机和活力。200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顺应农民群众的新期盼,作出了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重大决策。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思路政策,确定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12.
书评     
正《习近平在正定》由中共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采访编写的《习近平在正定》一书,由中央党校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一部习近平同志上世纪80年代在河北省正定县任县委副书记、书记三年的忠实记录。通过当年与习近平同志一起工作、交往的干部、群众、记者等的口述,展现了一位对党忠诚、善正为民、深入调研、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勇于担当的优秀年轻领导干部的形象,展现了习近平同志"心中有党、心中  相似文献   

13.
<正>历史向来是青睐和礼敬节俭者的。早在2001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因公务繁忙,不能给敬爱的父亲习仲勋同志过88岁米寿,于是满怀深情地写了一封信,信中写到向父亲"五学",专门讲到学习父亲"平生一贯节俭,有时几近苛刻"的俭朴生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同志重言教、更重身教。吃饭时,掉在饭桌上的饭粒都要捡起来吃掉,吃到最后还要掰一块馒头把碗碟上的菜汁擦干净。正是置身在这样的家庭家教家风中,习近平同志对自己对妻子,要求更是严格。1987年,习近平同志与彭丽媛同志在厦门结  相似文献   

14.
《党建》2015,(4):10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3月27日至28日到河南省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他强调,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刻内涵,真正做到"纪"在"法"前,用纪律管住大多数,把从严治党落实到基层,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王岐山强调,全面从严治党上升为战略布局,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战略谋划。  相似文献   

15.
<正>2005年6月,在中国共产党84岁诞辰前夕,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以深邃的历史思考和凝练的理论表达,第一次系统阐扬了中国共产党的源头精神,深刻指出:"依水行舟,忠诚为民,成为贯穿中国革命和建设全过程的一条红线,也是‘红船精神’的本质所在。"红船初心,以人民心为心。这种精神源于历史、跨越时空,贯穿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全过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特质,在今天的治国理政思想与实践中,获得了当代落脚点。  相似文献   

16.
<正>披读《摆脱贫困》,我被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讲求实际和极富前瞻性的观点,精辟的论述,深邃的思想所深深震撼。《摆脱贫困》全书共2 9篇,收录了1988年至1990年习近平同志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的重要讲话和文章。全书从不同视角围绕闽东地区如何早日脱贫致富这一主题,提出了"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要淡化贫困县意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提倡经济大合  相似文献   

17.
<正>新春伊始,许多地方对干部作风提出了"事不过夜、马上就办"的要求,出现了雷厉风行的政坛新风。"马上就办"是习近平同志一贯倡导的工作作风。20多年前,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提出"马上就办"的工作要求,并率先垂范。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今天,更要积极践行"马上就办"。"事不过夜、马上就办"体现了雷厉风行、紧抓  相似文献   

18.
正1992年由项南同志作序、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摆脱贫困》一书,收录了习近平同志1988年至1990年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时的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心是经济建设,主题是加快发展、脱贫致富奔小康,极具针对性、创造性、指导性、前瞻性和战略性,包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理论营养和哲学内涵。尤其是作为一位老革命家的后代,习近平同志对革命老区人民特别有感情,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时我在习近平同志领导下主持地委党校日  相似文献   

19.
《求是》2015,(7)
<正>马善祥同志是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街道调研员、"老马工作室"负责人。他长期工作在基层、奉献在基层,从事基层人民调解和群众思想政治工作26年,为群众调处解决矛盾纠纷2000余件。2014年11月1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到"老马工作室"视察调研,对马善祥同志给予充分肯定。中央宣传部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号召全市党员干部向马善祥同志学习,努力做一个人民需要的好党员好干部。马善祥同志事迹的出现并非偶然。26年来,他立足人民调解工作,把人民调解作为群众  相似文献   

20.
《前线》2014,(5):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时强调:"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焦裕禄同志虽然离开我们50年了,但他的事迹永远为人们传颂,他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前,落实新时期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任务十分繁重,更需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以焦裕禄精神为强大动力推动首都建设发展。从1962年12月任兰考县委书记到1964年5月逝世,焦裕禄同志以一年多的短暂工作,在群众心中铸就了一座永恒的丰碑,定格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