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著作权专有权对软件的保护使得软件源代码处于闭源状态,很难参考借鉴他人软件,软件创新受阻,开源软件为了克服著作权保护的弊端应运而生,其本质上属于在开源许可证保障下的新型著作权许可模式。开源许可证为附解除条件的著作权许可合同。GPL许可证为不可撤销合同,著作权人选择了开源,就不得作出商业限制保留,亦不得撤销先前已经作出的许可证授权。在所有许可证种类中,GPL许可证最为严格,具有高传染性,对于在逻辑上与开源软件的源代码有关联且整体发布的衍生作品,只要有一部分受GPL开源许可证约束,则整个衍生作品都受GPL开源许可证约束而必须开源。用户若违反GPL开源许可证的约定,则其失去使用开源软件的条件,已获得的授权失效。著作权人可以选择违约救济或侵权救济,二者竞合,允许当事人择一救济方式维权。我国著作权法应重视对开源软件的规制,不断总结经验并完善相关制度,以促进我国软件产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开放源码软件开发使用中的专利风险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一)开源软件的发展及对专利的态度开放源码软件在使用和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专利风险,其根源在于开放源码软件的许可证所规定的内容。GPL许可证的第七部分写道:“如果由于法院判决或违反专利的指控或任何其他原因(不限于专利问题)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张平  马骁 《科技与法律》2004,(2):46-58,93
开放源代码软件是在著作权法下通过许可证体现的开放、自由和共享理念,它的法律基础是版权许可,所以,研究开源软件首先应当分析各种开源软件的许可证模式。目前开放源代码软件许可证已有6 0种之多,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开放源代码首创行动(OpenSourceInitiative ,OSI)的开放源代码软件许可证认证制度,并且将开放源代码软件许可证的认证同是否是开放源代码软件联系起来,实现GNU、Apache等开放源代码软件或自由软件社区的交流与良性互动。以下将重点以OSI的开放源代码软件许可证情况和开放源代码软件认证制度,介绍开放源代码软件许可证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开源软件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IT企业看到了开源软件带来的商业利益,加入到了开源运动的队伍中.开源软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开源软件发展所必须面对的专利侵权风险.本文分析开源软件面临的专利侵权纠纷,提出专利防卫和完善专利保护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在全球的推广应用,采用开放源代码软件许可证的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迅速抢占了市场。由于开源软件的开放性和知识产权保护的独特性使得商业上应用开源软件充满了潜在的法律风险,Android系统软件采用了对商业友好的Apache开源许可证,但其源代码的知识产权问题仍充满了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软件盗版已成为软件产 业发展的心腹大患。 在软件侵权案件中,由于软件本身的一些特点,收集证据非常之困难,因此如何合理的分配举证责任成为软件权利人的利益能否得到救济的一个重要前提。本文将结合软件侵权的特点对合理分配软件侵权案件的举证责任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分析环境侵权的类型有助于获得对环境侵权的整体性认识,为立法提供依据。将环境破坏型环境侵权从传统环境侵权中分离出来,与污染型环境侵权并列成为一个独立的环境侵权类型,并对其构成要件及救济制度作出相应立法规定,有利于环境侵权救济体系的完善。对共同环境侵权进行类型化分析,明确不同的共同环境侵权的具体构成要件并确定相互间的责任承担方式,有利于环境侵权的受害者能及时确定环境侵权诉讼的被告并获得有效救济。  相似文献   

8.
占有市场支配地位的软件企业通过软件搭售的方式,将其支配地位延伸至邻近软件市场,在很多国家都是违反反垄断法的。对软件搭售的救济,美国要求微软隐藏搭售软件的图标;欧盟要求微软提供删除多媒体播放器源代码的视窗版本,但仍允许可提供捆绑播放器的视窗版本;韩国采取了类似于欧盟却又有自身特点的救济方式;为解决微软在视窗操作系统搭售IE浏览器的问题,欧盟2009年迫使微软承诺在视窗操作系统中设置选择屏,以便用户自由选择浏览器。欧盟2009年的这种救济是迄今为止解决软件搭售问题最为彻底的救济手段。  相似文献   

9.
商标反向混淆是一种特殊的商标侵权行为.在反向混淆案件中,法院通常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通过对现有知识产权侵权不停止裁判情况的分析,商标反向混淆案件的裁判规则突破传统侵权救济模式,以判令"侵权不停止+替代措施"的方式替代传统侵权救济模式中的"停止侵权",将更有利于实现商标权人与侵权人之间的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董春华 《河北法学》2014,(11):44-53
产品责任的损害赔偿范畴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之中,我国《侵权责任法》第41条对其进行了扩张,将产品自身损害也包括在其中,受害人可依据侵权法而非合同法获得产品自损赔偿,从而改变了《产品质量法》排除产品自身损害侵权法救济的做法。因我国责任竞合规则有局限性,要求具有合同关系也存在弊端,而产品致害侵害的是财产权而非财产权指向的对象,故产品自损的侵权法救济存在合理性。其他国家不同程度地允许产品自损的侵权法救济也印证了《侵权责任法》对损害赔偿范畴扩张的合理性,而我国法院对产品自身损害案件判决的多元化使统一产品自身损害救济的原则和标准显得紧迫。产品自损可获得侵权法救济的标准是产品以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方式导致产品自身损害,《侵权责任法》为法院判决扩张损害赔偿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环境权是一项出现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基本的法律权利,有私法救济和公法救济等多种途径,而民法对环境权的救济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方式。而综观各国对环境侵权的民事救济方式,一般是以损害赔偿和排除侵害为主要支柱的。关于环境侵权行为,不同的学者也有不同的定义。此外,环境侵权还有不同于一般侵权行为的特征,例如,原因行为的价值二重性,侵权状态的时空复杂性,受害主体和受害范围的广泛性。环境侵权民事救济的法理基础存在于民法社会化,公民环境权益的私权化。在责任承担的方式方面,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十种责任方式大部分是适用的,但有些不能适用。  相似文献   

12.
开源软件的发展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对企业的产品经营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开源软件的商业化、社区化和标准化三个角度分析了实施开源战略对企业带来的利弊,为通信企业制订开源战略提供支持.同时,针对实施开源战略中不可避免的知识产权问题,厘清许可证下的权利义务,提示专利障碍和商标风险,为我国通信企业实施开源战略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专利法上的停止侵权救济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和育东 《知识产权》2008,18(6):72-77
专利法上的停止侵权救济是针对被告未来可能发生的侵权行为的预防性救济,其理由是被告极有可能在未来侵权。停止侵权与损害赔偿相比具有谦抑性,因此各国对专利诉讼上的停止侵权救济施以较大限制。我国法院把停止侵权救济当然化的做法,违背了停止侵权救济的本质要求,因此应加大对停止侵权救济的限制,比如规定把存在未来侵权可能性作为停止侵权救济的前提,并赋予法院适当的自由裁量权来拒绝停止侵权救济。  相似文献   

14.
祝建军 《人民司法》2023,(23):99-103
计算机软件源代码属于技术秘密保护的客体,使用人依合同约定使用权利人的软件源代码,应依据合同约定履行保密义务。使用人的技术人员将权利人的软件源代码公开发布到开源网站上,使软件源代码处于对外披露的泄密状态,造成开源网站上的用户可以对该软件源代码进行自由复制、使用、修改或传播,权利人可选择违约或侵权来追究使用人侵害其技术秘密的法律责任。由于软件源代码价值高,侵权人披露开源软件范围广,给权利人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应加大赔偿力度,判令侵权人承担较重的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将保护义务确定为合同法上的义务,对于固有利益受侵害后受害人的损害赔偿救济并无实益,反而会造成合同法与侵权责任法之间在适用范围上的大面积竞合,给民法的规范体系带来混乱。我们不应照搬德国合同法中的保护义务制度,而应结合我国法的具体情况,原则上将固有利益受侵害后对受害人的损害赔偿救济交由侵权责任法处理;同时,在一方当事人以自己的行为表明,其将极有可能会利用双方之间的合同关系所带来的机会或便利,违反侵权法上的义务,严重侵害对方当事人的固有利益的场合,应赋予对方当事人合同解除权,以预防侵权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大规模人身损害侵权救济中的国家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鹿奶粉事件凸显出大规模人身损害侵权事件中,侵权法框架下的司法救济在维护受害人权益上存在的困境。此类事件具有私害的公害化倾向,并具备公共危机的属性,在受害人的救济上有急迫性诉求。国家应以社会救助者的身份承担起对受害人损害的弥补责任。具体方式是,通过完善国家的应急救助体系,将大规模人身损害侵权纳入该体系运作。  相似文献   

17.
软件注册码:现行法律尚未触及的盲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指出计算机软件侵权与计算机软件注册码侵权的不同,以及计算机软件注册码用途和功能,然后分析计算机软件注册码侵权的方式、特点,最后探讨了对此种侵权的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18.
鉴于我国目前没有统一的新闻法,当前完善新闻名誉侵权的立法意义凸显。准确区分新闻名誉侵权与新闻隐私侵权有助于侵权责任的认定和救济方式的选择;明确正当的舆论监督与名誉权的界限,应弱化公众人物的名誉权保护并确立新闻主体的审核权用尽原则;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与赔偿数额的确定应积累有借鉴价值的案例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将更正与答辩作为新闻媒体承担名誉侵权责任的一种具体方式,以完善新闻名誉侵权的法律责任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中日环境侵权民事救济方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各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构建,以法、日与我国比较类似,差可借鉴,同时由于日本又吸收了英美有关民事救济的先进因素,本文拟从一个侧面——民事救济方式这一角度,对中日民事侵权责任制度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完善我国民事侵权制度。  相似文献   

20.
据我国民事实体法和民事诉讼法规定,受害者可以提起环境污染侵权民事诉讼或行政救济途径保障自己的权利。传统的民事赔偿制度存在种种局限,其对受害者的利益补偿作用也是有限的,完善行政救济措施对受害者无疑更为有益。本文针对环境侵权行政救济方式进行探讨,提出建立设立专门环境纠纷行政处理机制、完善环境侵权民事纠纷的行政处理方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