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诚信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对诚信建设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诚信为重点,要“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进一步从道德、产权、法律三个基本方面全面阐述了建设社会信用制度的根本举措和保障,为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提供了基本依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确立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的要求。其核心就是“以诚实守信为重”,建设诚信社会。价格是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价格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积极探索并加快价格诚信体系建设,对于加强和改善价格管理,促进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古往今来,在社会发展中“诚信”始终占据着格外重要的位置。 段祺华,这位从海外归来的法律工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相关工作的体会,在许多场合总是呼吁:应当抓住时下社会各界都在关注诚信建设的有利时机,把建设诚信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转化为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社会信用体系,为正在构筑中的社会诚信形成一套制度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姚卫 《人民论坛》2014,(10):173-175
在实现我国从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社会的过程中,社会诚信建设已经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当前市场经济活动中,违约行为、不诚信行为逐步增多,给诚信社会建设带来严峻挑战。违约金制度是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重要法律路径,针对当前违约金制度中的缺陷和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违约金制度,能够更好地发挥法对社会的调节功能,更好地促进社会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5.
当下我国社会诚信问题诱发的根源,不仅有道德,也有制度.不合理的制度以及制度不管用,都会诱发非诚信行为。制度作为一种正式的社会规范体系,是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其规定合理与否至关重要。一旦制度规定不合理。就会“诱逼”虚假失信行为,产生大量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制度变通”现象,导致“集体性”非诚信行为泛滥。另外,制度失效也会诱发不诚信行为。制度尤其是法律制度对非诚信行为不能实现严惩,消解的是法律的权威和尊严,瓦解的是社会成员的法律信念和信仰:社会诚信建设,不仅仅是社会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6.
在2012年7月10日《人民日报》撰文《以法治建设推进社会诚信建设》认为,社会诚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多方力量、形成联动机制.才能真正取得实效。应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在社会诚信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从立法、司法、执法、普法等各个环节、各个层面推动社会诚信建设。一是要构建多层次、多方位的社会诚信法律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7.
《民主与法制》2013,(19):24-25
司法作为国家对社会进行有效治理的一项专门活动.在社会诚信建设中具有极为特殊的地位。如果在理应最讲理、最公正、最守信的司法活动中不讲诚信,其不仅仅是弄脏了诚信建设的“水流”,更是败坏了整个诚信建设的“水源”,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诚信”需求的呼声越来越高,各行各业都投入很大的精力搞“诚信”工程,抓“诚信”建设。作为“诚信”的倡导者——各级政府,更是把“诚信”摆上十分重要的位置,努力打造开拓、务实、高效、廉洁的开明政府,成为群众拍手称快的一件事情。  相似文献   

9.
李鑫 《群众》2023,(16):51-52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大国要讲诚信、守诚信,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诚信建设的必然要求。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更要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在提升综合发展实力、人民生活品质、社会文明程度、社会治理效能上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将信用转化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的显著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论丛编摘     
《政策瞭望》2007,(6):48-49
江苏提出:建设“诚信江苏”中共江苏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诚信江苏”。把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全面开展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一、政务诚信是企业、社会诚信的基石和表率 政府是国家信用的代表,没有诚信政府,就不会有诚信的社会。政务诚信乃治国理政之本,商务诚信、社会诚信惟政务诚信是瞻。政府遵守承诺,企业才会履行契约,民众才会“不令而行”;政务没有公信力,信用体系缺少支撑环境,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便举步维艰,民众、企业难免“虽令不从”。  相似文献   

12.
古人说,“诚外无物”。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诚信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然而,随着社会转型加速和深化,诚信缺失日益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舌尖上的安全屡屡失守、假冒伪劣频频曝光、面对跌倒老人不敢扶起……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焦虑。“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制度”,加强诚信建设,关键在于制度化,把道德伦理的软性规则与制度规定的刚性约束结合起来,努力形成不能失信、不愿失信、不敢失信的制度体系。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更应把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放在突出位置,为全社会提供信用体系这一道德“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重建社会的诚信体系和诚信道德,有赖于我们对诚信缺失原因的了解;因为只有明白了“为什么”,才有可能“有的放矢”,知道“怎么做”。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海丰县社会组织的管理工作紧紧围绕省民政厅提出的“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社会组织自律和诚信建设活动”的要求,突出活动特色、实效。既深化了社会组织自律和诚信建设,又发挥了社会组织在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孔子有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对诚信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认为政务诚信是诚信建设的根基。  相似文献   

16.
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离不开成熟的市场体系、完备的市场规则和诚实守信的市场主体。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着眼于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失信惩戒制度”,胡锦涛总书记在论述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也明确指出要“以诚实守信为荣”。可见,加强诚信建设已经成为全社会必须面对的现实而紧迫的课题。铁路企业必须充分认识这一课题的重要性和严肃性,摆正观念,积极行动,扎实有效地推进铁路企业的诚信建设。一、认识加强诚信建设的重要意义诚信给企业带来良好的无形资产。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既是道德资源,又是经…  相似文献   

17.
《精神文明导刊》2011,(12):25-25
10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制定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会议提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  相似文献   

18.
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关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改娥 《前沿》2004,(8):41-42
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 ,社会普遍失信的原因很多 ,但政府的信用缺失是一个很重要的诱因。因此 ,要建立诚信社会 ,必须先建立诚信政府 ,从增进政府公务人员的信用观念入手 ,建立公务人员的信用档案 ,加强政府诚信的法律和制度建设 ,使政府诚信成为社会诚信的定心盘 ,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诚信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落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中国互联网协会10日联合国内22家网站,在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互联网信息办主办的“网站诚信建设座谈会”上向全国互联网业界和全体网民发出题为“打造诚信网络,建设信用中国”的倡议书。中国互联网协会倡议:坚持依法办网、依法用网,诚信守法经营;坚决抵制虚假信息、恶意诽谤、网络欺诈、侵权盗版等失信行为,拒绝为违法失信行为提供便利与平台。  相似文献   

20.
《人民政坛》2012,(6):44-45
李英锋2012年5月7日在《光明日报》上撰文《法治诚信是社会诚信的根基》认为,加强法治诚信建设至关重要,有了法治诚信,才会有法律公平,才有社会诚信和社会公平。当前,社会失信问题广为诟病,不夸张地说,对每一个社会失信问题,我们都可以从法治诚信中找到直接或间接的答案、症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