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0年是我国的政务微博元年,2013年又开通了政务微信公众号。现在微博、微信已逐步成为各级政府和各行业系统开展工作的重要工具,也是互联网时代折射党风、政风、社风、民风的公众窗口。江苏省在运用新媒体开展工作方面一直处于领先水平。政务微博方面,2014年新浪发布的政务微博盘点中,@南京发布、@江宁公安在线,@南京地铁公安施Sir位列影响力前十榜单,多个微博入选分类特色榜单;政务微信方面,江苏政务微信总量在全国所有省份中  相似文献   

2.
政务微博因其具有开放性、互动性、时效性、公共性等特点,在为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为其带来新挑战.一方面,政务微博有助于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回应力、执行力、领导力、廉洁力和处突能力.另一方面,又因党政机构政务微博的职责不清晰、公务员新媒介素养的缺失、政务微博与网络新旧媒体的契合程度不高和政务微博存在运营安全隐患等问题而影响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通过发展政务微博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一是要强化政务微博与政府治理能力的内在联系与契合度,二是要加快政府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型,三是要加强政府主导的多元合作共治,四是要优化政务微博运营环境.  相似文献   

3.
正政务微博要走近民众,就得改变自己,改变学风、网风,甚至政风。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务微博实际上促进了政府行为的变革。从2009年国内各大门户微博测试版上线,到现在两年间,中国的微博用户以爆发式增长接近两亿,毫无争议地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以各级政府机构、官员为主体注册的政务微博,也已从个别尝试发展为遍地开花,凭借其"秒互动"的传播优势,成为政府倾听民情、沟通民意、服务民生,  相似文献   

4.
深圳官方政务微博“深圳微博发布厅”自2012年6月18日上线以来,树立“对话”意识,讲真话、说实话,急网民之急,想网民所想,与网民建立良好互动,获得社会各界好评,被广大网友赞为“不端、不装,有用、有心”,走出一条网络时代的“新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5.
发展政务微博,充分发挥网络媒介在社会管理工作中的职能作用,有助于政府了解民意、汇集民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但目前政务微博也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不断完善政务微博建设,提振社会管理部门的微博领导力,是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6.
程贤军 《党政论坛》2014,(11):64-64
去年是政务微博发展迅速的一年,新浪上的政务微博就有100151个。  相似文献   

7.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疏通利益诉求渠道,增强政府机构政务公开,促进政府与公民的沟通交流,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络。自1994年我国成为互联网的一员起,逐渐衍生了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政治沟通,并以其便捷性、自由性、广泛性,很快成为公民利益诉求的主要渠道之一。2007年中国第一个微博产品——饭否诞生,成为中国进入微博时代的开端。接踵而来的便是"微博问政""、微博政治沟通"等新兴的政治沟通方式,立足于政治沟通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官员微博"来探讨微博对网络政治沟通机制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政务微博中的公民参与:限度与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微博在网络公共领域的自然延伸,政务微博为公民参与政治过程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此同时,政务微博中公民参与的发展还面临制度供给不足、参与主体有限、非理性"暴政"、政府回应力不够等诸多限制,需要在充分延展政务微博公共领域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定位政务微博功能、完善政务微博管理规范、提升管理者媒介素养、有效整合"意见领袖"来寻求突破,从而进一步开掘政务微博作为公民参与新途径的潜能。  相似文献   

9.
正去年是政务微博发展迅速的一年,新浪上的政务微博就有100151个。政府部门试水新媒体的良好态势,一方面说明政府部门关注民声,积极回应民意期待,另一方面说明政府部门也能顺应时代潮流,善于借力助力。但是,政务新媒体毕竟是个新生事物,新媒体也有自身特点,政府部门既不能因为赶时髦就一窝蜂而上,也不能排斥网络媒体而心生畏惧,而应该熟练运用媒体优势,争做群众期待的弄潮儿。其一,不失声。政务微博不是摆设,信息发布不是走过场。政府部门建立政务微博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在政府与民众中间架设一座便民之桥,就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及  相似文献   

10.
张晓茜 《学理论》2013,(11):22-23
由于微博在传播讯息和舆论生成方面显现出的强大能量,我国各级政府也纷纷开通政务微博并使其成为政府畅通民意,引导舆论,推进公共服务的平台。但在微博热潮之下,应从四点加强政府微博建设:树立微博服务的政务理念;提高微博掌控能力;建立科学管理机制;要注意协调微博和网络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田田 《学理论》2013,(6):7-8
政务微博从兴起到快速扩张,已成为民众与政府之间沟通互动的新渠道。它在引导网络舆论、提升政府形象、推动网络民主等方面都发挥着显著作用。在此背景下,对政务微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前景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微时代"的"微革命",如何让微博不成为"危博",是一个需要各级政府机构深刻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政务微博是由党政机构和党政干部开通使用的微博,作为一种及时、公开、互动的信息传播工具,政务微博日益成为政府部门发布信息和与社会公众交流互动的新型渠道和重要平台,为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条件。但受微博传播动力因素的影响,要切实提高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务微博的实效性,还必须处理好政务微薄的开通与使用、单向信息发布与双向交流沟通、常规信息发布与突发信息发布、宣传与服务、线上回复与线下落实以及政务微博与其他信息传播渠道等几对关系。  相似文献   

13.
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我国政务微博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作为社会化媒体的重要类型,已成为继新闻网站、论坛、博客之后,网络舆论生成的主要载体,与此相应,政务微博日渐成为政府机构和公职人员信息发布的渠道、为民服务的平台、了解民意的方式和官民互动的空间。目前,我国政务微博还存在规范化建设滞后、功能发挥不充分等突出问题,需要政府创新工作机制,完善保障措施,推动政务微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彭艳华 《学理论》2013,(9):19-21,55
微博问政作为网络问政的延展,以其草根性、即时性、互动性、开放性等突出优势成为政府与社会间沟通的新趋势,尤其在突发事件中的信息传播和舆论监督效应凸显。但是政务微博在现实发展及其管理中明显暴露出的问题与不足,构成了微博问政快速发展的障碍。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政务微博应对突发事件、引导舆情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微博的快速发展,浙江有一大批政府机构和公务人员率先开通了政务微博,将其作为信息发布的渠道、为民服务的平台、了解民意的方式和官民互动的空间,助推社会管理创新。据统计,浙江省有3000多个干部拥有微博,  相似文献   

16.
微博反腐作为一种新兴的反腐方式,具有高效便捷、公开透明、及时互动的特征,越来越引起政府官员及廉政研究学者的关注。以微博反腐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个维度,可构建四阶段模型。微博反腐通常要经历“低积极、低消极”、“低积极、高消极”、“高积极、高消极”、“高积极、低消极”等四个发展阶段。当前我国微博反腐处于“高积极、高消极”阶段,在发挥巨大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微博虚假信息过多,微博反腐运作流程不健全,存在着非理性化倾向,等等。针对当前阶段微博反腐的发展状况以及出现的问题,政府应完善微博反腐的规章制度,促进微博反腐法制化、规范化;科学设计微博反腐流程,建立微博反腐信息库;深化对微博反腐的认识,推进政务公开;实行微博实名制,正确引导网络舆论,使微博真正成为有效的反腐平台。  相似文献   

17.
政府机构微博具有互动性、即时性、个性化等特征,运用内容分析法和观察统计法,对新浪微博平台上的广州官方政务微博发布群的发展现状进行描述性研究,发现广州政府机构微博在信息透明度、公共服务信息范围、政民互动方面、内容形式和语言风格方面、信息更新频率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笔者在对广州政府机构微博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这对于改进其他地方政府的政府机构微博运用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行政论坛》2016,(6):42-46
以政务微博、政务微信为代表的微政务是当前中国政府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重要形式。微博、微信等本质上实现了介于广播和单播之间的定制化的信息网络,使各种来源的信息如同插件一样"嵌入"在公民的"信息微空间"中。"微政务"借此提供一种"嵌入式"治理模式。网络的延伸、政府与社会互动的增进,以及"微政治"在当代政治生活中的兴起为微政务提供了不同的发展主线,以公众为中心的理念、对民生的直接关切、公私平台的融合以及各种治理途径的合作是微政务基本价值所在。同时,在治理中应注意微政务和微平台中包含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政务微博虽已初具规模,其影响也日益扩大.但在运营过程中,政务微博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了一些深层次的困境:微博技术特征的先天约束、公共对话空间的难以构建、信息公开程度的明显不足、现有行政体制的内在障碍.党政部门要学会运营和利用好政务微博,必须对政务微博有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20.
政府微博应用若干问题的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微博在中国走红。在网民争先恐后纷纷加入微博大军的热潮中,一些政府机构和官员也开始试水微博。作为一个新兴的媒体工具,微博有其独自特点,这些独特之处是微博走红的关键所在。政府机构和官员开微博的现状是:公安系统走在政府机构开微博的前列;两会使政府微博进一步升温;其他政府机构当仁不让。政府官员实名开微博引起了网民的热烈关注。政府及官员开微博意义重大,但却暴露出一些问题。政府开微博必须从网民需求出发才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