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命责任意识缺失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近年来,大学生生命责任意识淡薄现象日益凸显,产生了严重的后果。追及原因,既有学校教育方面,也有社会环境等其它方面。本文通过对高校大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现状的考察及其原因反思,主要从生命教育视角对培养大学生生命责任意识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生命教育是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的教育活动。本文从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现状入手,阐述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含义及主要内容,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进一步提出了提高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日益突显,本文认为,生命意识缺失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危机,也是一种异常的心理现象。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而导致的结果。文章着重从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的角度来寻找对策,以促进大学生生命意识健康发展,减少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社会焦点,也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基于责任伦理视域分析,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主要存在教育主体责任意识不高、联动机制不畅、伦理观念不深、责任伦理落地实施不实等现象。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生命观进行研究,进一步探究可能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基本成因,从而总结出加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承担着先进思想和文化的传播,而且还应该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当前,大学生自杀、他杀、故意伤害其他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这既反映出一部分大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极度漠视,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中生命教育的严重缺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培养学生对生命的责任意识,提高生命的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群体迫切需要生命教育。要在高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创建以生命关怀为价值取向的校园文化,引导生命教育向低龄化发展,发挥社会工作者在生命教育中的作用,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合互动。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对广州地区大学生的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和偏重知识传授的教育体制使部分大学生缺乏人文关怀、价值关怀和意义关怀。高校必须树立生命关怀的意识,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生活挫折教育、生存能力及生命价值教育,深化生命教育理念,使其树立积极、健康、正确的生命观,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由于受到教育体制、情感交流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意志消沉、漠视生命的现象。近年来这些现象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由此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生命观教育迫在眉睫。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类存在。以马克思对生命的理解和诠释为切入点,指导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的缺失是中国当代高等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不重视生命,伤害生命;游戏生命,缺乏生活目标;否定生命,放弃自我。这一问题的产生受到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培养大学生的生命责任意识,一是要有家庭的正确引导;二是要在高校教育中充分开发思想政治教学潜能,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三是要靠社会的积极净化。  相似文献   

10.
当代某些大学生行为失范现象严重,规范意识亟须提高。社会变革的冲击、对外开放的影响、家庭独生子女的现实以及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是导致大学生规范意识淡化的主要原因。大学生迫切需要强化法治意识、道德规范意识、校规校纪意识与未来职业规范意识。各高校应该大力加强规范意识教育;努力强化对大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与疏导;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充分利用良好的环境育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