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招投标活动中,投标人有弄虚作假、骗取中标行为,且其就是中标人时,其应承担行政责任是没有异议的。但投标人在投标中实施了弄虚作假行为,意图骗取中标,却并非中标人时,司法实践中对于投标人是否应承担行政责任产生不同理解,本文认为投标人应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  相似文献   

2.
论政府采购合同的成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招投标行为的性质、政府采购合同成立的时间以及拒签政府采购合同的责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招标行为是要约邀请,投标行为是要约;政府采购合同自双方在合同上签字或盖章时成立;采购人拒发中标通知书或已发中标通知书但拒绝与中标的供应商签订合同,采购人承担的是缔约过失责任,但不应承担行政责任。中标的供应商拒绝与采购人签订合同,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和行政责任。  相似文献   

3.
刘志学 《法制与社会》2013,(26):238-239
建设单位经过法定的招投标程序,确定了建设工程施工的中标人,并依法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因为种种原因,招标人或者中标人一方毁标,拒绝签订施工合同,那么,此时,施工合同是否成立生效,毁标者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还是违约责任?对此,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施工合同没有成立,毁标者承担缔约过失责任;一种认为施工合同成立并生效,毁标者承担违约责任。本文通过对招标文件、投标标书、中标通知书这三个文件的法律性质进行分析,结合《合同法》、《招标投标法》、《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进一步与国外有关招投标理论与实践分析相结合,作者得出结论:中标通知书发出时,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成立并生效,中标人或者招标人任何一方毁标、拒不签订建设工程合同书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相似文献   

4.
所谓医疗事故的法律责任,是指医疗事故的行为人对其导致的医疗事故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那么,发生医疗事故后,医疗事故的行为人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呢?根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及《民法通则》、《刑法》的有关规定,应当承担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所谓医疗事故的行政责任,是指医疗事故的行为人对其导致的医疗事故所应承担的行政法律后果。到目前为止,医疗事故行为人应当承担行政责任这个问题,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没有争议。而且,是否承担行政责任,承担什么样的行政责任都完全取决于卫生行政法律、法规的规定。下面,笔者试就医疗事故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5.
正《招标投标法》虽然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但未明确当事人不按照招投标文件签订备案合同的应当如何结算工程价款,也未明确何为合同的"实质性内容"。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中,也仅仅规定了另《招标投标法》第45条规定了"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招标人改变中标结果的,或者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然而,《招标投标法》并未进一步明确该法律责任究竟是何种责任。  相似文献   

6.
郑冠帮 《中国监察》2010,(11):44-45
工程建设领域中的串标、围标是指招标人与投标人双方或者投标人之间采取不正当手段,对招投标事项进行串通,以达到排挤竞争对手或者损害招标人利益而中标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建筑工程招标投标(以下简称工程招投标)是指招标人发出招标的表示。然后各投标人分别提出其条件实行公平竞争,招标人选择其中最优者中标,与之订立合同的法律行为。这种行为的主要特征就在于引入公平竞争机制,使得众多的工程招标人能够参与投标竞争,也在于招标人有权确定最优(佳)投标人,并与之订立工程承包合同,  相似文献   

8.
行政不作为是一种违法的行政行为,其法律责任包括宪法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三类。本文认为借鉴民法学界关于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结合行政实体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等的特点,行政不作为的行政责任的归责原则应该采用过错推定原则。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具体方式有赔礼道歉、承认错误,被通报批评,履行行政作为义务,行政赔偿;行政公务人员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有赔礼道歉、承认错误,接受批评教育,被行政追偿,行政处分。行政不作为构成犯罪的,有关行政公务人员应承担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9.
法言法语     
《中国卫生法制》2012,(4):40-40
行政责任的追究、行政责任的免除与行政责任的承担行政责任的追究(The investigating of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是指在确定行政责任的基础上,有权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强制有责任的行为主体履行一定的义务的行为。有权追究行政责任的组织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10.
<正>【裁判要旨】合同可以分为预约合同和本约合同。在招标投标活动中,招标人发出的中标通知到达中标人后,双方合同即告成立,这一合同在性质上属于预约合同。一方当事人未履行签订本约合同义务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主张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相似文献   

11.
败诉行政机关的法律责任,指经人民法院判决或裁定确定的,行政机关对自己的违法或不当具体行政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败诉行政机关及其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可以分为: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 一、败诉行政机关及其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是指败诉行政机关及其责任人员对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应承担的法律后果.败诉行政机关的行政责任是该行政机关必须履行的义务.  相似文献   

12.
王瑶 《中国律师》2009,(8):70-7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不断提升,以房地产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为代表的建设工程领域得到迅猛的发展。但伴随着众多大型项目的启动和实施.在施工领域陆续出现了诸多法律纠纷及热点问题.其中以招标人,即项目业主,向中标人下发中标通知书后擅自改变中标结果、更改中标价格或拒绝与中标人签订工程承包合同的情形十分普遍。  相似文献   

13.
经济犯罪行政责任是同一经济犯罪行为可能同时产生的多种法律责任之一。经济犯罪行政责任具有不同于一般行政责任的特征,其特征与经济犯罪行为密切相关,并具有不同的具体体现。揭示经济犯罪行政责任的特征,并强化对其的研究,有利于正确界定和把握其归责原则、类型划分及其构成要件、承担形式等,从而有利于确保对经济犯罪分子行政责任的及时、正确追究。  相似文献   

14.
王甘霖 《法人》2007,(7):60-61
一些不诚信的招标人在招标前利用“工程量清单”和“工程图纸”做足手脚,给投标人设置陷阱,骗取中标,这将严重损害社会公正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作为中国建筑行业的重大改革举措,在这几年的实践中已备受推崇。它不仅为整个行业与国际接轨铺平了道路,也给工程招标人和投标人带来了效率的提升。与以往实施了几十年的“工程计  相似文献   

15.
虚报注册资本罪的司法认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虚报注册资本,骗取公司登记的问题比较严重,原因比较复杂,有个人行为,有单位行为,甚至有的还掺杂着政府行为。有些实际上没有资本的人,与验资机构、公司登记等部门的人员恶意串通,弄虚作假,骗取公司登记;有的地方政府为了局部的、地方的短期利益,对谎报、夸...  相似文献   

16.
刘平 《知识产权》2010,20(2):58-62
<商标法>不加区别地规定一切侵权行为均需承担行政责任,这既不利于执法机关集中力量打击性质恶劣的侵权行为,同时也易使部分执法机关不适当地强化注册商标的行政保护.国家行政处罚权介入私权领域的实质根据是维护公共利益.国家没有必要对一切商标侵权行为都给予行政处罚.第三次修改后的<商标法>应将承担行政责任的侵权行为局限于假冒注册商标行为,同时应将严重误导相关公众作为侵权人承担行政责任的要件予以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我国曾先后颁布了两部《婚姻法》,它们对于建立我国新型的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关系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婚姻家庭立法中,没有无效婚姻方面的规定,只是在1986年颁布的《婚姻登记办法》第九条第二款中规定:“婚姻登记机关发现婚姻当事人有违反婚姻法的行为,或在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结婚证》的,应宣布该项婚姻无效。  相似文献   

18.
詹爱萍  陈兵 《中国公证》2013,(10):49-53
一、骗取公证书现象概述 《公证法》第44条列举了当事人以及其他个人或者组织在申请、办理、使用公证书过程中弄虚作假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三种情况:(1)提供虚假证明材料,骗取公证书的:(2)利用虚假公证书从事欺诈活动的;(3)伪造、变造,或者买卖伪造、变造的公证书和公证机构印章的。其中.对于第(3)种情况,因公证书本身乃系伪造、变造。使用部门或相关利害关系人只要稍稍留心并向出具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核实查询即可知悉公证书之真伪.因而相对容易发现问题.且立法对伪造变造公证书行为之惩处已有明确规定,即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相似文献   

19.
公众人物是指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知名度、为社会公众所认可并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公众人物在做商业广告时,应当坚持先行审查原则、亲自使用原则。鉴于药品、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和特殊食品等商品或服务具有较强的特质,其效果可能因人而异,故而应禁止公众人物为这些商品和服务做广告。公众人物违法从事商业广告活动,造成他人损害,符合法律规定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并应当承担警告、罚款和限制或者禁止其广告播放等行政责任;建议修改刑法的相关规定,如果公众人物的商业广告行为构成犯罪的,还应承担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刑事诉讼中出现的行政问题及行政诉讼中出现的刑事问题,避免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审理结果的冲突,应将两类诉讼中的相关问题分为本诉附属问题与审判前提问题,允许法院刑事审判庭在特定情况下审理行政问题;在对同一行为究竟应承担刑事责任还是行政责任难以确定时,以“刑事责任优先”为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