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与俄罗斯、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独联体国家开展能源合作,是中国能源战略的一部分。目前美欧都在采取措施,希望从中亚地区进口更多的天然气,同时遏制中俄在这一地区的影响。俄也正在增强对这一地区天然气资源的控制。因此,我国必须认真研究,及时应对,以期与有关的独联体国家在世界能源博弈中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3.
美国对独联体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苏联解体以来,美国并没有一项完整的对独联体的政策.对不同的独联体国家,美国的政策往往有不同的侧重点.本文概述了美国对独联体各国的政策中一些主要的和带有普遍性的目标,并介绍了美国对独联体地区的援助情况.  相似文献   

4.
苏东剧变之后独联体地区重建和新建了一些以社会主义为方向的共产党和组织,由于国内外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和自身组织内部的问题,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一地区的共产党组织进行了深刻反思,确立了奋斗目标,调整了政策主张,制定了灵活的策略方针,正在进行着艰难的探索。本文试对俄罗斯之外的独联体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5.
6.
评俄罗斯的新独联体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8月26日举行的独联体喀山峰会是独联体发展进程中的一个转折点。在催生新的独联体机制的进程中,俄罗斯依然是核心国家。为维护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利益,普京政府采取务实态度,开始推行新的独联体政策。这项政策的核心是,俄罗斯将正视独联体地区多元化发展的政治现实,不再充当资助独联体国家经济、亏本提供能源的角色,不再着眼于阻止美国和欧盟势力进入独联体地区,更看重掌握制定游戏规则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7.
2001年是苏联解体和独联体建立10周年.俄罗斯作为一个实力大国,在独联体国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且独联体又是一个独特的国际组织形式,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俄罗斯对独联体的政策,也决定了独联体的发展方向和存在特征.本文分析了10年间俄罗斯对独联体政策演变的几个基本阶段及造成这种演变的内外因素,对独联体10年间的发展没有达到俄罗斯预定目标的主客观因素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独联体经济一体化问题的若干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独联体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作为不久前处于同一经济空间的国家 ,它们今天的融合却显得格外困难。本文从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梳理和现实观察出发 ,认为独联体国家之间尚缺乏一体化的一般基础 ,其经济的互补性不强 ,相互提供的市场有限 ,转轨的速度和成效各异 ,同时又存在一些利益矛盾和冲突。上述因素决定独联体一体化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一段时间内双边合作仍将是主要的 ,在 3~ 4个最发达的独联体成员国之间发展经济一体化成功的希望最大。而且 ,这一一体化将是动态和开放的。  相似文献   

9.
吉尔吉斯斯坦变局表明,独联体内部的新一轮“民主化”浪潮继续上涨。这是继苏联解体之后,原苏联国家确立新国家身份的延续。如果说,苏联解体解决了这些国家“离开谁”的问题,那么“色彩革命”则将解决“靠近谁”的问题。这一进程不可避免地会对独联体产生重要冲击。一系列“色彩革命”之后,格鲁吉亚、乌克兰等独联体“民主先锋”的角色、立场将发生重要变化,独联体内部因“民主化”问题而引发的矛盾将进一步凸显,俄罗斯在独联体的威信可能继续下降,独联体未来发展前景堪忧。  相似文献   

10.
导致独联体国家颜色革命的原因纷繁复杂,其中独联体国家内部文化冲突、独联体国家忽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打造国家文化软实力、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和意识形态入侵等是导致独联体国家爆发颜色革命的文化因素。当前世界各国特别重视文化安全和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我国应吸取导致独联体国家颜色革命的文化因素的教训,加强民族文化、文化安全建设和国际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与独联体国家的经济联系遭到破坏,近年虽有所恢复,但在东西伯利亚外贸额中独联体国家只占7%,仅为5.3亿美元(2000年)。制约二者经贸关系发展的不利因素有:一些独联体国家的货币不稳定和不可兑换;独联体国家商品国内价格逐步接近世界价格(使俄方转向非独联体国家购买同类产品);独联体国家产品质量较低;铁路运费上涨过快;等等。  相似文献   

12.
2000年10月9、10日,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古尔古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5国海关联盟首脑理事会和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6个参加国(上述5国及亚美尼亚)首脑理事会议先后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和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召开。加强独联体范围内的经济合作与安全合作是这两次会议的中心议题,会议通过的主要文件标志着独联体范围内的合作关系取得了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初的独联体:转机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00年开始,独联体国家间的合作一改“车轮转而车难行”的低迷状态,开始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独联体各成员国在“独”与“联”的问题上基本消除分歧,普遍认为独联体是进行多边合作的最好形式;次地区一体化呈现出超越独联体集体合作的发展势头,这种趋势有利于使整个独联体联合起来;作为两大次地区一体化组织“领头羊”的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双边关系日渐成熟且具有了特殊的意义;独联体反恐中心、联合快速反应部队和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独联体国家间的军事合作正在出现不同于以往的全新变化。然而,这些积极因素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独联体一体化出现了根本性的“质”的飞跃。这不过是独联体一体化进程中加速量变的过程,是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独联体一体化若要达到量变的关节,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还有相当漫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4.
独联体面临生存危机,必须作出重大抉择;但是断言独联体行将解体未免有些武断,综合分析影响独联体存在与发展的三大因素——独联体自身的改造、独联体国家的外交取向、俄美在独联体的较量,笔者认为,在维持现状、彻底解体、焕发青春、部分退出四种前景中,最后一种可能性似乎更大,此种情况下,独联体必须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独联体对俄罗斯而言,具有战略屏障和战略借重的双重作用,也是俄国家振兴的依托条件之一。但因俄独联体政策有诸多失当、新独立国家自主意识增强,以及美国和西方采取诱压结合的方式分化独联体,目前独联体处于四分五裂中,俄与独联体其他成员国间关系总体呈纷争多于合作态势。经历了各式“颜色革命”的独联体未来内部矛盾还将扩大,俄与美国及西方在争夺后苏联战略空间的较量中谁是最后的赢家,尚需观察。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各国经济同台竞争的机会越来越多.国家竞争政策不论是在促进国内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还是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大部分经济转轨国家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并实施了以反垄断为核心的竞争政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力求与国际接轨.但是,在参与构建国际竞争政策体系进程中,转轨国家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俄格军事冲突是冷战后俄格矛盾的一次释放.透过这一事件,独联体建设的诸多问题凸显出来.独联体未来的命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俄罗斯未来政策的转变将对此起决定性作用.为了使独联体这一组织形式更具吸引力和更具效力,俄罗斯有必要改变其对独联体国家关系的行为方式,加强独联体组织功能建设,健全联合治理机制,提供更多的公共物品,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唯有如此,独联体组织机制的功能才会被激活,并最终有利于俄罗斯国家实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以来,独联体经济一体化中仍然存在非一体化趋势。独联体国家间现行的双边结算体系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独联体经济、贸易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改革和完善现行支付结算体系,建立多边结算体系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涵盖银行业等领域的市场经济的建立成为独联体各国金融市场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开端,外资准入问题是其中关键内容。上世纪90年代,独联体国家银行体系的发展战略主要立足于本国私人资本,致力于维护国家银行体系独立性,在吸引外国银行资本问题上持谨慎态度,对引进外资设置了重重壁垒。外国银行初期服从于跨国公司的“紧跟客户”战略,对独联体国家的开放市场进行扩。随着2000年初独联体国家经济形势趋稳,外国银行转变策略,收购本地银行成为其开拓市场的主要方式。外国银行已在独联体国家站稳了脚跟,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张。与此同时,独联体国家的银行近年来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它们在本地区积极扩张。  相似文献   

20.
独联体以及影响其走向的内部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通过对近年来发生在独联体的重大事件和活动的分析,从内部影响因素的角度出发,预测独联体的未来走向。本文认为,作为区域组织的独联体,由于其成员国缺乏必要的区域意识,正出现分裂趋势;出于国家对外战略的需要,在对独联体现状进行反思后,俄罗斯决定确定新的战略,开展以经济、安全利益为核心的一体化活动,为区域政治一体化重打基础。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独联体未来走向的最大可能,是在保有独联体的名义下,成员国各取所需,参加其中的经济或安全组织,呈现“速度各异、层次不同的一体化”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