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所谓南陈北李,是指陈独秀和李大钊这两位中国共产党创始人。1919年6月11日晚,陈独秀到北京前门外、新世界商场散发由他起草的《北京市民宣言》传单时,遭北洋政府逮捕入狱。这件事引起知识界、教育界的极大震惊,各界人士纷纷谴责,要求保释陈独秀。98天后的9月16日,陈独秀取保获释。1920年2月,李大钊为防止被保释出狱的陈独秀再遭拘捕,亲自护送他化装乘骡车离开北京,去天津转赴上海,返回了相对安全的南方。  相似文献   

2.
自小出入中南海1950年仲秋,毛泽东电邀九表兄王季范进京。在中南海的那次洗尘晚宴后,毛泽东把过去发生的一切告诉了王季范。望着年近古稀、须发花白的表兄,极富感情的毛泽东悲从心来:“九哥———”毛泽东不知从何说起。好半天,他才哽咽着说:“你把德恒(王季范长子)交给我,可我没有照看好他,自当难辞其咎啊!”说着说着,止不住两行清泪潸然而下……幼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乃人生三大不幸。从毛泽东嘴里吐出来的不幸消息令王季范老泪纵横、肝胆俱裂,悲痛自不待言。当初毅然送子赴延安投身革命亦有不测之思想准备,只是一朝永诀,岂能不痛…  相似文献   

3.
郭化若是解放军将领中有名的儒将。他是我国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书法家兼诗人,是在我军中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系统研究《孙子兵法》的学者,他对《孙子兵法》的研究享誉海内外。毛泽东赞誉郭化若是"党内一支笔",尊郭化若是自己的军事教育顾问。1995年11月26日,91岁的郭化若将军去世。江泽民同志为他亲笔题写了"一代儒将"的墓词。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曾经打过比喻:驴子上山,必须有人在后面打它几下。阎锡山抗日的态度也正是这样,完全得力于共产党人的积极推动。  相似文献   

5.
萧军到延安后,对那里的氛围感到不适应,生出不少意见,遂决定离开延安到重庆。毛泽东得知后,通过约谈、拜访、写信等方式,化解了萧军的牢骚,使其心服口服,感到中国共产党对待党外文化人是真心的,有诚意解决他们反映的问题,不再提离开延安到重庆的事情。回述这段往事,毛泽东在领导干部如何化解纷争,做好当事人思想工作方面,有这样一些经验:诚意交流,取得信任;直面个性,指明弱点;化解纷争,分类处理。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在长沙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期间,同班有一位个子矮墩墩,胖而结实的同学,与其交往甚密,他的名字叫伍如春,系湖南省耒阳县(今耒阳市)城南伍家村人。  相似文献   

7.
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与毛泽东主席有着深厚的情谊。 他们的交往充满了特殊的传奇色彩。 毛泽东第一次见到 许世友,就给他改了名 许世友同志第一次见到毛泽东主席是在l935年8月。那时他是红四方面军红四军军长、正率领部队踏上纵横数百里的茫茫草地,开始了红四方面军长征路上最艰苦的历程。一天,毛主席来到了第四军军部,所谓军部也就是正在行进中的草地上。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对传统文化有深厚功底的政治家和诗人,毛泽东结识了不少文化人,或与他们有文字之交,或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在世间留下不少佳话。毛泽东和胡适毛泽东青年时代曾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五四运动前后深受《新青年》杂志影响,转而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记述了毛泽东的回忆:"《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杂志,由陈独秀主编……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  相似文献   

9.
在北京西城一个普通的四合院里,居住着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老将军。将军今年96岁,德高望重。他就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顾问、全国政协常委,当年曾被毛泽东称之为“孙行者”的孙胡子——孙毅将军。 孙将军曾在旧军队谋事11年,历经坎坷。1931年12月14日,他所在的部队——国民革命军第26路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与胡适的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运动前后,毛泽东与胡适就有交往。其后的数十年中,他们在思想上和政治上产生了一系列的联系、分歧和斗争。由于两人身份特殊,他们的交往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一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是20世纪中国学术思想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又是在中国风云变幻的政治生活中引起诸多争议的人物之一。他曾先后就读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1917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当时,各种思想风云激荡,胡适积极参加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文学革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在思想文化界…  相似文献   

11.
1945年8月28日至10月11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重庆与国民党谈判期间,利用谈判之余广泛地接触了重庆各界人士,这其中就有柳亚子先生。毛主席与柳亚子的这段交往成了我党统战史上的一段久传不衰的佳话。柳亚子称赞毛主席亲赴重庆谈判是“弥天大勇”毛泽东与柳亚子初晤,是1926年5月在广州。当时毛泽东不过30出头,而柳亚子则已近“不惑”之年。可是,时任国民党中央监委的柳亚子一眼见到身材魁梧、带着浓重湘音的毛泽东时,就立即喜欢上了他。两人成了“忘年之交”。一起品茗叙谈,一起议论国事。柳亚子在交谈中对毛泽…  相似文献   

12.
早年,邓子恢与毛泽东相识在创建苏区的革命征途中,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为了共同的理想,他有幸跟随毛泽东,伴随着革命和建设的艰难历程,演绎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情结。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人之相知,贵相知心。毛泽东和张治中的交往,就是这样的。彼此虽然分属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各有其立场和观点,但他们坦诚相待,友谊之花经久不衰。后人可以从中汲取不少教益。 三到延安 历史佳话传千古 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全国人民迫切要求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共同医治战争创伤,  相似文献   

14.
既有兄妹似的亲切随意,又有上下级的认真严肃,还有深深的惋惜,这就是《曾志与毛泽东的交往》。  相似文献   

15.
16.
1923年初夏,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毛泽东与会。时任社会主义青年团广州地委书记的阮啸仙,参与大会事务性工作,有幸结识了毛泽东。  相似文献   

17.
曾担任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常委秘书长的徐懋庸,是在1938年到延安以后开始同毛泽东交往的。1936年,因“左联”解散及“两个口号”(即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论争等问题,徐懋庸写信给鲁迅,表明了自己的看法,鲁迅接信后,发表了《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一文,严厉批  相似文献   

18.
尤金(1899—1968),全名叫帕维尔·费奥多罗维奇·尤金,哲学博士,著名哲学家,前苏联驻华大使,前苏共中央委员和最高苏维埃代表。30年代曾先后担任莫斯科红色教授学院院长和国家联合出版社社长。1938—1944年任苏联科学院哲学所所长。 斯大林向毛泽东推荐尤金帮助出版《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欣然允诺。 新中国刚成立,毛泽东就启程访问苏联。毛泽东访苏期间,斯大林向毛泽东建议,将他所有的文章编辑出版,整理成册。毛泽东也深深感到,在革命实践中理论  相似文献   

19.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9月1日下午,毛泽东由张治中、邵力子陪同前往中苏文化协会,参加庆祝《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订的鸡尾酒会并参观苏联图片展览。马寅初以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的身份应邀出席了这一酒会。这是毛泽东与马寅初初次见面。在会上,他们互致问候。会后,毛泽东邀请马寅初去他住处恳谈了2小时。  相似文献   

20.
他们在思想上、政治上由联系、影响到分歧、斗争;关系上,也由师生、朋旧转向对立,《毛泽东与胡适的交往》在中国现当代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