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汽车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产业规模逐步扩大,2001年汽车产量跃入世界前十位,产量达246.7万辆。 记者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了解到,汽车行业中的轿车得到迅速发  相似文献   

2.
据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透露,“十五”期间,信息产业将继续以 3倍于 GDP的增长速度( 20~ 24%)发展; 2005年市场规模比 2000年翻一番;产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提高到 5%左右;固定电话网和移动电话网规模容量居世界第一,技术层次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经济规模居世界前列;国家信息化重大工程所需硬件、软件系统基本要实现国内配套。信息产业应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结构升级的支柱产业、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性产业。 对这个目标,参与草拟信息产业“十五”计划的乌家培认为是留有余地的。乌家培说,“七五”、“八…  相似文献   

3.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十五”期间将是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年增长率将保持20%以上,规模比2000年翻一番。面对新世纪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尤其是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挑战,如何在快速发展的信息产业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事关我国信息产业的生命力。 信息产业发展中的核心技术问题,一直是我国多年来没有解决好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4.
盘点2000年信息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国家一系列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使得国民经济在 2000年出现重大转机,加之世界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好转,为我国信息产业在 2000年的顺利发展创造了良好宏观环境。回首 2000年,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迅猛,多项计划指标已经超额完成,整体实现突破性进展,这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信息产业市场 需求旺盛,规模激增    2000年初信息产业部预测: 2000年我国信息产业市场规模为 1万亿元,各种信息产品市场需求旺盛 (见表 1)。年底统计,信息产业市场规模已经超过 1 4亿元。   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 处于我国工业 第一支柱地…  相似文献   

5.
2001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增加值和GDP的比重已分别由1995年的6.2%和2.0%,上升到9.9%和3.6%。从增长的态势看,在1995~2002年的8年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幅达到19.5%,高技术产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由过去几年的15%左右,提高到2002年的16.8%。2002年,高技术产业出口额由1995年的100.9亿美元提高到678.6亿美元,在8年间增加了6倍多。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数量也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2000年到2002年,就业增幅分别为1.4%、2.1%和6.4%。据国家统计局计算,2002年,高技术产业对制造业从业人员增长的贡献达到29.2%,成为创造新就业岗位最多的一个部门。根据今年上半年的经济表现,在对全年GDP“肯定超过7%,有可能达到8%”的谨慎估计下,我们完全有把握地说,2003年又将是我国高技术产业一个高速增长的年份。  相似文献   

6.
2021年我国经济持续恢复,经济总量达到114.4万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中处于前列,人均GDP达到1.25万美元,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将达到25%左右,是引领世界经济恢复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信息报》1999年9月22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刘洪撰文指出,经过50年特别是近20年的建设,我国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到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79396亿元。与1952年相比,扣除价格因素,年平均增长7.7%,高于同期世界年平均增长3%左右的水平;同1978年相比,年均实际增长9.7%,更高于同期世界平均增长2.7%的水平。据世界银行估算,1997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  相似文献   

8.
人口增长是推动我国粮食需求增长的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因素。据测算,即使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到2000年,我国人口仍将达到13亿,到2010年达到14亿。我国现有耕地20.89亿亩,林地17.3亿亩,天然草场43亿亩,水域4.3亿亩,河川径流量2.7亿立方米,地下水约8300亿立方米,资源绝对量虽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少,耕地仅2亩,林地1.7亩,草地41亩,水资源2600立方米,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的中国农业以全球7%的耕地上养活了世界人口的22%。中国的播种面积只有美国oh7O%,但必须供养比美国多三四倍的人口。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  相似文献   

9.
张继明 《求知》2006,(12):36-38
软件产业是信息化的引擎,是当今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将成为21世纪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在我国,软件产业已成为电子信息产业中增长最快的产业。2005年,我国软件产业规模达到3901亿元,其中软件出口35.9亿美元。我国软件产业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也增至3.6%,超过了印度和韩国。目前,全国软件企业达1万多家,从业人员近90万人。软件收入超过100亿元的省市达10个,分别是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山东、辽宁、陕西、福建、天津。为发展软件出口,我国于2003年在北京、上海、天津、大连、深圳和西安建立了6个国家级软件出口基地。积极承接国际软件外包产业,发展软件出口。是天津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产业创新的瓶颈分析与制度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中国已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制造大国,其制造能力和生产规模都高居世界前列,但由于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制造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较弱,长期处于世界产业链的最底端,正面临来自市场、资源和生态的严峻考验,产业创新刻不容缓。目前,低技术陷阱、投机陷阱和依赖陷阱构成了产业创新的最大瓶颈,而创新动力不足的根源在于现行制度的缺失和机制的不健全。因此,制度的重构和再造成为决定产业创新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田巧娣 《理论导刊》2004,(12):52-53
一、我国区域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信息产业是世界上最大、最具活力的产业。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下,国内各省市、自治区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信息产业发展模式和发展思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等区域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分工,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产品出口所占比重最高的电子信息产品加工密集地区。2004年(第十八届)珠江三角洲的电子百强企业有26家,营业收入占百强总体30%,其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有7家。珠江三角…  相似文献   

12.
编者寄语     
《瞭望》1995,(27)
本期发表的关于中国未来1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课题研究向国人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到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将进入世界前列,从人均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教育水平、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水平以及环境质量等方面看,中国也将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但从总体上考察,中国仍将处于发展中国家之列。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给我国信息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又一次难得的好时机。 如何把握这一时机,把我国信息业推上一个新台阶?笔者就此采访了中国信息产业商会有关人士。 记者:世界和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怎样的? 郭平欣(教授 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会长):目前人们所说的信息产业,从严格意义上讲,主要指以数据与信息作为生产、加工、处理、传递和服务媒体的服务企业群。其产业构成有:数据处理业、软件开发业、信息提供业、系统集成业等。从世界范围看,信息产业是随着计算机在各行各业渗透和普及而在80年代末形成的,到90年代初超过了计算机制造业。据统  相似文献   

14.
世界各国科学工业园区的实践表明,中小科技企业表现出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中小科技企业是科技产业发展的最活跃因素。1991年至1997年,西安市经济增长率连续7年保持在14%以上,1998年又以13.5%的经济增长率位居全国5个副省级城市前列。有关经济计划部门指出,西安市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拉动,其中高新区贡献了4个百分点。结论是相同的:科技人员创办中小科技企业,发展智力密集型产业,使之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古城西安深居内陆,不具备沿海沿江的地理优势,因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能走大合资大组装式…  相似文献   

15.
众多老人缘何选择社会养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达1.3亿,其中65岁以上的人口达到8900万,分别占总人口的10%和7%,表明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进入21世纪,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将达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超过2亿,约占总人口的14%。这么多的人口进入老年,给“未富先老”的我国社会带来一个紧迫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现代国际经济已进入高科技时代,高技术产业具有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增性质及对传统产业的溢出效应,并且相应的市场结构呈现垄断竞争的特点。因此,高技术领域的“先发优势”极为重要,已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焦点。近几年来,尽管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居世界之首,但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30%左右(发达国家60-80%左右)。我国每年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15%,专利实施率不到10%(发达国家70-80%左右)。而真正具  相似文献   

17.
《求知》2017,(4)
<正>近年来,天津抢抓五大战略机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带动外来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对改善全市人口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人口发展由规模调控为主转向规模与结构调控并重。考虑到人口政策的时滞  相似文献   

18.
信息窗     
我国居世界前10位的主要社会经济指标一、人口居第1位,国土面积居第3位。二、经济总量居第7位。三、经济增长率居首位。1993-1997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11%,比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高7.3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居世界首位。四、一些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1993-1997年,中国谷物、棉花、油菜籽、肉类、煤。布、水泥和电视机产量继续保持世界首位,发电量从第4位上升到第2位,化肥产量从第3位上升到第2位,糖产量保持在第3或第4位,原油产量保持第5位,特别是1996年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达10124万吨,从1995年的世界第2位跃…  相似文献   

19.
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对新兴的先导产业——电子工业的发展将产生直接的重大影响。我国电子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明显不足,但与国际市场的关联度却越来越紧密。我国电子工业是在自力更生与引进技术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某些产品的产量上已居世界前列。近10年来,电子工业先后从国外引进2000多项技术和设备,使电子工业技术总水平达到国外80  相似文献   

20.
信息服务产业发展与图书馆信息工作取向赵玉雯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目前,我国的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全世界信息服务业1991年产值高达2030亿美元,而我国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