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霄 《检察风云》2010,(17):71-71
初识吴经熊是在许章润先生的《当法律不足以慰藉心灵时》,而李秀清教授在2009年外国法律史年会上,关于吴经熊与徐志摩早期交谊的讨论更让我印象深刻。夏日来临,音或无聊之时在书店里看到了这本《吴经熊与近代中国法制》,封面图字干净,是我喜欢的样子,于是买来翻看,只不想这一看便耗去了我一日的光阴。  相似文献   

2.
文中 《中国公证》2004,(1):40-41
尊敬的各位读者,去年<中国公证>杂志连续5期载登了我写的<涉台公证讲说>一文.该文从涉台公证概况、主要的涉台公证事项、两岸公证文书使用查证协议、今后涉台公证工作思考四个方面,对涉台公证业务进行了讲析.从本期开始,我想以<涉台公证案例评析>为题,与大家继续探讨交流涉台公证业务.这些案例是我在过去几年从事港澳台公证业务管理工作中遇到和处理过的众多案件中挑选出来的.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的介绍和剖析,有益于大家对某一方面的法律规定和公证法律知识的更好理解.  相似文献   

3.
新春佳节之际,我谨代表律师公证司通过<中国司法>、<中国律师>和<中国公证>杂志向全国广大律师、公证员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致以新年的祝福.也借这个机会,与大家一道回顾2003年法律服务工作情况,分析当前工作面临的形势,并结合学习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精神的体会,谈谈对2004年工作的思考,与大家一同交流.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行政诉讼法>制定20周年,<行政诉讼法>的制定,对依法行政,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施依法治国的战略方针,有重要意义.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一个过程,结合我所了解的情况,作一些介绍,以加深对这部法律重要意义和法律制定方针原则的认识.我的介绍和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律师法>与<刑事诉讼法>存在立法性冲突,导致新<律师法>施行后的执法性报复.学术界和实务界对新<律师法>的法律效力见解不一.根据<宪法>、<立法法>等规定,全国人大与其常委会的关系不能成为确定新<律师法>与<刑事诉讼法>法律位阶关系之根据.全国人大与其常委会不属于<立法法>中的同一机关,但"视为"同一机关具有现实合理性.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对新<律师法>法律效力的答复存在形式上的不妥当性与内容上的不合法性.应通过个案解决的立法技术以及法律适用规则的完善,为新<律师法>与<刑事诉讼法>的立法性冲突提供解决对策,也为国内法律冲突提供制度化化解路径.  相似文献   

6.
<物权法>与<公证法>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物权法>是公证制度的重要法律渊源之一,它为公证制度功能的发挥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撑点;<公证法>是物权制度运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法律机制,它是促进物权制度贯彻实施的推进器.这种制度之间关联性,客观上要求<物权法>与<公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更好地实现这两个制度功能的最大化.按照立法惯例,<公证法>一般只对公证事项作列举式的规定,而具体内容则通过民商事实体法来体现.就目前的<物权法(草案)>来说,尚无公证制度方面的规定,物权法与公证法之间出现了脱节,这是物权立法中一个缺憾.  相似文献   

7.
由于<物权法>实施所带来的影响,以及<物权法>与<海商法>调整对象的一致性,导致其在船舶物权制度领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法律冲突,这些冲突在船舶登记制度、船舶抵押权、船舶留置权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本文认为在国内法领域,为解决法律冲突,应借鉴海事国际私法领域对于法律冲突的解决对策,在法律适用中充分利用现有的国内法律冲突规则,另一方面,应通过在<物权法>框架下修改<海商法>及<船舶登记条例>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的船舶物权制度.  相似文献   

8.
黄祎 《中国公证》2005,(9):14-16
<物权法>与<公证法>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物权法>是公证制度的重要法律渊源之一,它为公证制度功能的发挥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撑点;<公证法>是物权制度运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法律机制,它是促进物权制度贯彻实施的推进器.这种制度之间关联性,客观上要求<物权法>与<公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更好地实现这两个制度功能的最大化.按照立法惯例,<公证法>一般只对公证事项作列举式的规定,而具体内容则通过民商事实体法来体现.就目前的<物权法(草案)>来说,尚无公证制度方面的规定,物权法与公证法之间出现了脱节,这是物权立法中一个缺憾.  相似文献   

9.
今天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行政诉讼法>颁布20周年.回首不平凡的20年,这部法律在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和行政法治建设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与不少在座的同志一样,我也是这部法律的起草参与者、实践者和研究者.20多年前,我作为行政立法研究组的副组长(组长是江平同志,另一位副组长是应松年同志),与其他几位同志一起参与了立法调查、考察、草拟、讨论试拟稿等活动.  相似文献   

10.
陈虻说过:不要在生活中寻找你要的东西,而要努力感受生活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吴加芳对我来说是标本,是榜样."<成都商报>记者陈东这么对我说.他言语中充满了那么深重的无奈,其实已经不想再与我谈论吴加芳,"如果作为他的朋友,而不是记者,那我就祝福他,同时也有担心,因为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贤妻."我点头,我知道陈东和他们交往还是比较多的.  相似文献   

11.
<管子>的法律思想既系统又有特色,尤其是其中"以法治国"的法治思想对当代中国"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梳理了<管子>法律思想的内容和特点,以期展现<管子>法律思想的全貌,进而挖掘其对现代社会的借鉴价值.虽然<管子>法治思想与现代意义的"法治"有一定的距离,但作为"法治"之理、"法制"之术古今是相通的,如果我们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还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2.
说起我与<法学杂志>的缘分,确实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亲近.可以说,<法学杂志>是我与北京市法学会结缘的纽带.我能够熟知北京市法学会的工作并积极参加学会活动,多亏了<法学杂志>.  相似文献   

13.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二次审议稿),与会人大常委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就在常委会进行审议的同时,社会各界对这部法律草案极为关注,媒体广泛进行报道,形成了一个热点.这说明,<侵权责任法>的制定不仅已经进入到关键性阶段,同时也说明了这部法律的群众基础极为深厚.我作为研究侵权法近30年的法学专家,也作为起草<侵权责任法草案>的专家之一,也想谈谈对侵权责任法草案的感受.  相似文献   

14.
欧共体于1980年通过的<合同之债的法律适用公约>(以下称<罗马公约>或<公约>),统一了各成员国的合同法律适用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由当李人作法院选择的几率.但是,经过20多年的实践,<公约>本身的立法形式及一些具体条款已表现出诸多不足.本文拟根据欧盟委员会公布的<关于将1980年<合同之债的法律适用公约>转换为共同体立法及其现代化的绿皮书>(以下称<绿皮书>)和<合同之债的法律适用条例议案>(以下称<罗马条例I议案>)这两个重要文件,对<公约>各条款的不适应性进行分析,并介绍其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欣逢<环球法律评论>杂志为纪念日本民法100年组织专题研讨,并在此之际约我撰稿,应该说这两件事对日本和我本人都是应该感到荣幸的.  相似文献   

16.
我与<法学杂志>的相识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杂志创刊之初,也是我在地处山城烈士墓旁的西南政法学院学习期间.此时,随着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公开审判、七个新法律的公布施行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之舟,正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春风吹拂下乘风破浪,扬帆启航.作为"文革"后首批通过高考进入政法院校学习的我们,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可谓如饥似渴、久旱逢霖.但是,勿庸置疑,当时的法学研究期刊寥若晨星.初次在学校教工阅览室看到<法学杂志>后,不禁为其庄重的封面、醒目的标题、丰富的内容所吸引,于是我用有限的津贴费订购了杂志.  相似文献   

17.
法律是理性的化身,理性以语言为载体.我国<商标法>第三次修改不仅应针对<商标法>的实体内容,也应解决<商标法>表达不精炼、条理不清晰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从而实现<商标法>实质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8.
陈耿  傅达林 《法学家》2006,(1):118-120
一、研究概况 2005年,中国军事法学研究蓬勃兴起,学术成果突出.在著作方面,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了李佑标等著<军事法学原理>,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余子明著<中国军事法律思想史>,刘继贤、刘铮主编<新军事变革与军事法制建设>,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李昂、田龙海主编<军事法学研究综述>,法律出版社出版了张建田著<军人说法>,海潮出版社出版了张春林著<论军人违反职责罪>.全年在<中国军事科学>、<中国军法>、<西安政治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共发表论文约220余篇.  相似文献   

19.
我在大学是学法律的,1953年从华东政法学院毕业后分配做了新闻工作.在我的新闻生涯中,很大—部分是从事法治、法制宣传.如果从1954年在<光明日报>任专"跑"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董老)、司法部(部长史良)新闻的记者算起,到2004年从民主与法制社领导岗位退下,前后50个年头.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月11日开始生效的<欧洲议会与欧盟理事会关于非合同之债的法律适用条例>(简称<罗马条例Ⅱ>)首次以条例的形式在欧共体层面对欧洲的侵权法律适用制度作了统一,大大提高了欧盟成员国侵权之债法律适用结果的确定性与可预见性,避免了当事人选择法院的可能性,将欧洲国际私法的统一化运动推到了最高潮,基本实现了欧洲统一侵权之债法律适用制度的历来夙愿.但是.<罗马条例Ⅱ>又是欧洲共同体各大机构之间,确切地说,是各大机构所代表的商业利益集团之间的相互妥协之果,所以不可避免地带有先天性的不足,某些规则的适用结果差强人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