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坚持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社会公正缺失已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构成潜在威胁。社会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动力支持,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实现维护社会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控制和缩小贫富差距,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协调好各个阶层的利益关系,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2.
追求社会公正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理想,体现了我们党的价值取向.社会公正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中,一些社会不公现象的存在必然会阻碍和谐社会的实现,我们应当正确认识这些现象,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和实现公正,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反思与构筑--再论和谐社会条件下中国社会公正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蔚 《理论月刊》2006,3(3):131-134
社会公正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促进社会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目前,我国社会公正体系从总体上看远远没有建立起来,其缺失主要表现为两极分化严重、弱势群体的边缘化、市场竞争环境的不公平、腐败现象严重等,其严重后果导致了党执政基础的空心化,是社会不稳定和动荡的主要诱因。要建立公正体系就必须制定以社会公正为取向的社会政策。中国社会公正体系的缺失引发了社会应力的增加,显示了社会公正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对社会公正基本内涵的简要分析为基础,探讨我国社会公正缺失的主要表现,指出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转变政府职能,使实现和维护社会公正成为政府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职能。  相似文献   

5.
陈毅君 《前沿》2007,(12):197-200
社会公正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素之一,因其与社会和谐的内在关联以及它对社会和谐的价值性意义,使它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独特功能和作用。社会公正在利益分配、社会关系的合理化以及促进人的发展问题上为和谐社会的达成提供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和制度保障。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应该建立在公正的制度之上。  相似文献   

6.
从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它体现了我们党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社会主义社会不仅是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还应是和谐的社会。而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和谐首先是公平正义,没有公平正义就没有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的民生思想和共同富裕的社会公正目标,把改善民生和实现社会公正统一起来,这不仅是民生思想和社会公正理论的进步,也是发展现的升华.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与构建和谐世界是当代中国大战略的两翼。要有效实施这一大战略并达到预期目标,必须在国内大力倡导社会公正这一基本价值,并积极构筑起相应的机制和体制。这是因为,没有社会公正,就无法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没有国内和谐社会这一支点,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就不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和普遍认同,相应的实践也就无法产生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社会公正是千百年来人们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实现社会公正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实现社会公正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公正正义是和谐社会的灵魂,实现社会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价值哲学视角对作为规范性价值存在的社会公正予以阐释,以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考量来揭示"社会公正"的内涵,论述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三大基本生活领域相对应的根本价值原则,即效率、自由、平等应当成为社会公正原则的基本构成要素的因由,进而指出社会公正的实现应当以现实社会诸领域的制度为其基本表现形式,旨在理论上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吴晓俊  胡伯项 《前沿》2006,18(4):203-205
社会平衡、和谐的基础是在民主政治制度安排和社会经济活动运行中实现公正。公正对社会和谐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它的手段性直接影响人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而且还在于它的目的性是人类世代向往的理想目标,人类美好的生活基础。社会公正还是实现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方式也是最根本的出发点。更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有效路径。从某种意义上说实现社会公正就是最大的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2.
《世纪行》2008,(9):19-19
社会公正是人类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念和追求.按社会领域进行划分,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公正应该包括经济公正、政治公正、文化公正、性别公正等不同的种类.其中基础性的起根本决定作用的则是经济公正。  相似文献   

13.
公正: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献茹 《人大研究》2006,(11):32-35
一、和谐社会的本质所谓“和谐社会”,指社会系统中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在此基础上,许多学者对和谐社会一词从不同方面给予不同阐释。笔者认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应该具备以下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断得到调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基本相适应的社会;是以公平正义为基石的社会;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的社会;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社会;是能够…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进程的加快,社会公正日益成为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在社会转型期正确认识新闻媒体与社会公正的关系,探讨新闻媒体在促进社会公正中的作用、机制和实现方式,对于推进社会公正的实现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5.
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基石,也是现代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追求,因此,公正行政是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行政模式。建设公正行政要把公正作为公共行政的价值目标,通过建设法治、透明、可问责的行政体系实现行政过程的公正,并通过建立双重互动机制缓解公正行政的价值诉求与政治决策之间可能存在的张力。  相似文献   

16.
论建构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社会公正的社会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社会公正的深层次问题日益显露.社会公正是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公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和追求.如何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公正,已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本文从揭示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社会公正的价值入手,深入阐述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社会公正的价值依据,提出和阐述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社会公正的社会系统建构--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实体公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过程公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供给公正"、农民工市民化的"政府作为公正".从而深入论证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社会公正的体系性建构.  相似文献   

17.
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明确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含义及关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突出经济发展;要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实现在科学发展中达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和核心.因此,我们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9.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路径选择之一,其具体实施过程应是:遵循"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确立多元化的社会管理主体,并充分发挥各社会管理主体社会建设的功能.同时,要积极推动现行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在制度上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是追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社会,在这样一种价值诉求下,立法公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也被赋予了更丰富的时代精神,即立法公正要求所立之法具有科学性、民主性、本土性和全球性。如果说,和谐社会的构建赋予了立法公正上述时代精神,那么,立法公正对和谐社会中的制度设计也起着积极作用,即立法公正可以使制度的构建更加科学,使制度的实质更加理性,使制度的形式更加民主,使制度的变迁更能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