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朱世忠 《共产党人》2008,(24):46-47
1938年,王洛宾沿着林则徐、谭嗣同曾经走过的路线往西行进。  相似文献   

2.
快乐大叔 《党课》2009,(6):96-98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这首耳熟能详的西北民歌,是我国著名民歌大师王洛宾先生在青海草原上创作的。据说,在王洛宾创作这首民歌之前,他在青海广袤的金银滩草原上曾邂逅一位美丽的好姑娘,他们之间曾经共同谱写了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快乐大叔这里要讲的同样是一个发生在青海的故事,主人公同样是一位好姑娘,只不过,  相似文献   

3.
剡文鑫 《共产党人》2010,(18):53-54
《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半个月亮爬上来》《青春舞曲》……"西部歌王"王洛宾,用歌声谱写了一个传奇人生,留给后人无数遐思。初秋的泾源,万木葱茏,金风送  相似文献   

4.
张西洛曾任《人民政协报》副总编辑、全国政协办公厅副主任,他是一位著名的新闻工作者。他在抗日战争时期最早出版“西部歌王“王洛宾作品的事,却鲜为人知。当今在中国被尊称为“西部歌王“的王洛宾可谓是家喻户晓的歌坛重量级人物。他虽然没有到过江津县,但  相似文献   

5.
六盘山下的和尚铺村,原是一个名不经传小山村,却因西部歌王——王洛宾走西口路过住宿与五朵梅共奏民歌的缘故而名气大噪。从此这个小山村与中国民歌的辉煌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6.
著名音乐家王洛宾因毕生搜集、整理、改编、译配大西北民歌1000多首,出版歌曲集8部,其中<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而赢得了"西部歌王"的美誉.一如其瑰丽多姿的西部民歌,王洛宾的人生道路亦跌宕起伏,颇富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7.
著名音乐家王洛宾因毕生搜集、整理、改编、译配大西北民歌1000多首,出版歌曲集8部,其中《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而赢得了“西部歌王”的美誉。一如其瑰丽多姿的西部民歌,王洛宾的人生道路亦跌宕起伏,颇富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8.
一生为民歌,名扬中外垂千古;千里送英魂,三晋母女泪满襟。这副挽联,是为西部歌王、人民音乐家王洛宾而写的。它的作者是1940年被关押在兰州国民党沙沟监狱中的小萝卜头式的女童囚罗莉莉。1940年仲夏,刚出生8个月的罗莉莉与她的父亲(中共甘肃省工委副书记罗云鹏)、母亲(省妇女会组织委员张英)一起被捕入狱。小小的罗莉莉吃尽了人间苦头。1938年王洛宾与萧军、塞克等一批文化名人到兰州从事抗日活动,后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入狱,与罗莉莉一家同被关押在大西北的国民党沙沟监狱。一次放风时,小莉莉在地下拾了一粒大豆(蚕…  相似文献   

9.
沈阳  石雷 《共产党人》2010,(17):16-16
9月1日,王洛宾文化园在固原市六盘山镇和尚铺村落成开园。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春光及自治区宣传文化系统负责人出席开园典礼。  相似文献   

10.
张西洛曾任《人民政协报》副总编辑、全国政协办公厅副主任,是一位著名的新闻工作者。而他在抗日战争时期最早推出“西北歌王”王洛宾的事,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1.
60多年前,王洛宾的一首《在那遥远的地方》红遍了五洲四海。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让世人知道在那遥远的雪域高原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青海。人们因美丽而向往。又因遥远而却步。西宁纵横文化艺术实业公司董事长马金祁和公司决策者们.利用我省富集的文化资源。为人们搭建了一条感知青海的通途,延续着人们对青海的神往。  相似文献   

12.
<正>这是一个真实又感人的故事。一名普通的维吾尔族妈妈在近10年的时间里,先后收养了3个不同民族的残疾弃婴。当她的故事在五师传开后,一群公安民警走进了她的家庭,他们不是一个民族,不是一家人,却用真情和爱演绎着一个大家庭的温暖。阳光洒在维吾尔族妈妈的小院里5月12日中午,博乐垦区公安局刑侦大队长  相似文献   

13.
一般人会面临两个人生课题,做人和做事。一个人若当上领导干部,还要增加一项:做官。 关于做人。中华民族历来讲究做人的道理,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在人的一生中,做好人最重要,也最困难。一个人拼上三年两载,最多十年八年,或许能做成一两件事。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评选20世纪中国最优美的情歌.《在那遥远的地方》毫无争议会入选.这首至今仍脍炙人口的歌曲.是一代歌王王洛宾27岁时.在青海湖美丽的金银滩上一次邂逅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变革和前进中迎来了又一个新的春天。作为中年理论教育工作者,我深深感受到党的关怀和厚望,也更加意识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在新的一年里,我要积极投身到改革的洪流中去,为党校教育正规化做出自己的贡献。《人民日报》元旦献词指出:“搞好改革,加速经济发展,使国家更快地富强起来,使人民更快地富裕起来,是我们国家的大局。任何一个局部,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个人,想问题,办事情都必须从  相似文献   

16.
21:40 黄河岸边大雨如注。距2013青海国际水与生命之旅·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题音乐会——《王洛宾与“花儿”的青海之夜》演出开始还有10分钟、舞台下,观众席花花绿绿的雨衣雨伞在台侧灯光的笼罩下晕起一层层小光圈,密密麻麻。  相似文献   

17.
何艳  高薇 《党员文摘》2008,(12):40-42
改革开放30年来.新的职业不断催生,新的人群也不断涌现,人们表达新事物、新概念的语汇也应运而生。我们特选择30年来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新人群、新职业、新词汇、新观念,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发展变化的足迹。  相似文献   

18.
《新湘评论》2014,(10):63-63
张仲景(约公元150年-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邓州市)人。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医学家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中医治疗学的奠基人在中医发展史上,张仲景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高峰"。他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却从小嗜好医学,年轻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成年以后,因举孝廉而官拜长沙太守。他一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集前人之大成,揽四代之精华,写成了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这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经典,堪称里程碑式的著作。  相似文献   

19.
历史的时钟已经开始对公元第二个千年世纪倒计时,第三个千年世纪即将从天而降。蓦然回首即将飞驰离去的第二个千年世纪的最后一个世纪,却是中华民族历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世纪。 在二十世纪的2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一个大事变。历经28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的东方巍峨矗立,中华民族的历史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纪元。探索社会主义50年,弹指一挥间。在第三个千年世纪之初,中国共产党就将诞辰80周年。在这跨千年世纪的80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两次伟大革命,经历两次历史性转折…  相似文献   

20.
<正>作家冯唐把故乡定义为一个人在20岁之前至少待过五年十年的地方,"每个人的故乡,就这么方圆五到十里。"他相信一个人的审美、口味、三观被这个称为故乡的地方喂养而成。随着改革的进程、经济的腾飞,外面世界的诱惑让我们离开故乡,去追寻更美好的梦。但无论我们身处何方,故乡的那一抹云总刻在心上,我们总是带着对故乡深刻的记忆离开这个最熟悉的地方。然而,当我们背着空空的行囊归来,也许只有村里那颗老槐树能够抚平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