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地口弃,丝毫不觉羞愧。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也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  相似文献   

2.
由破窗理论想到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提出的“破窗理论”,目前被西方国家广泛应用于政治和犯罪领域。该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且不论“破窗理论”在政治、犯罪等领域广泛应用带来的好处,单单就其理论基础来说是建立在对日常生活中平凡小事的观察和研究之上的,这说明小事不能小看,小事也能出大文章,必须善待小事。联想到全国…  相似文献   

3.
<正>"破窗效应",是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进行的一项心理学实验。以该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破窗效应":如果有人破坏了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没有及时维修,有人就可能受到无序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它揭示了在无序的、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放任不良现象存在,犯罪就会滋生、泛滥。领导干部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关键是坚持"严"和"实",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4.
破窗理论最初是美国学者彼得曼(Biderman)在研究犯罪被害恐俱感时提出的。所谓破窗(Broken Windows)是一种比喻,指社区中出现的扰乱公共秩序、轻微犯罪等现象就像被打破而末被修理的窗户,容易给人造成社区治安无人关心的印象,如果不加干预则任其发展,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犯罪。因此,如果一旦出现破窗,必须立即修复,防止破坏蔓延,导致治安恶化。对付破窗的有效策略就是实  相似文献   

5.
破窗效应     
提及“破窗效应”,读者可能会想起本刊今年第6期介绍过经济学里的“破窗效应”,说的是窗户被打破了却可以刺激消费。心理学里也有一个“破窗效应”,说的是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门曾做过一项试验: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停在比较杂乱的社区,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把停在杂乱街  相似文献   

6.
前些天,笔者在某杂志上看到一则“破窗理论”,说的是美国斯坦福大学一心理学家进行的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摆在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街区,摘掉车牌,打开顶篷,结果一天就被人偷走,而放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车一个星期都无人问津。后来,心理学家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汽车就不见了。以这项试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  相似文献   

7.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进行过一项实验,他找到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摆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停在布朗克斯街区的那一辆,他把车牌摘掉,并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间就被人偷走,而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辆,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没有及时的维修,别人就…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了流动人口的迅速增加,因管理服务滞后而产生的无序环境也在增多。借鉴"破窗理论"的思路和实践,从控制"犯罪场"入手,达到控制犯罪发生的目的。一是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对城乡结合部物理环境的整体改善,清除"破窗",补强弱势情境,营造有序化环境;二是以法治为准则,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按照法治化的打防控处置程序,提高刑事政策在防控犯罪方面的权威性和正当性,突出犯罪控制的规范性和合法性;三是以守望互助为目标,通过流动人口广泛参与,依靠流动人口,实现社区预防。  相似文献   

9.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安机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谨防"蝴蝶效应",遵循"南风法则",着力构建反腐倡廉教育自律机制;谨防"破窗效应",遵循"分粥法则",构建反腐倡廉制度防范机制;谨防"多米诺骨牌效应",遵循"火炉法则",构建反腐倡廉惩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老虎苍蝇一起打"等治理腐败的口号,表明了反腐败的决心。本文对"零容忍"在腐败犯罪治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将其与刑法衔接。"零容忍"理论及其实践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等提出了破窗理论,认为如果被故意打破的建筑物的窗户不能及时得到修补的话,将会给人一种示范性的暗示——社会纵容这种行为。随着更多破烂窗户的出现,它将给人们一种失序的感知,由此将会造成公  相似文献   

11.
据说,美国斯坦福大学有一位心理学教授曾做过这样一项试验,他将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里,其中一辆车的引擎和车窗都是打开的,车牌也被摘掉;而另一辆则封闭如常,原样保持不动。打开的那辆车在三天之内就被人破坏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辆车则完好无损。这时候,他在剩下的这辆车的窗户上打了一个洞,只一天工夫,车上所有的窗户都被打破了,内部的东西也全部丢失。于是有人便提出了著名的“破窗理论”。  相似文献   

12.
拥有一流重点大学学历的"80后"白领杨晓丽,这一段很苦闷,她就职的某外资管理咨询专业服务公司连续性地加班加点让她心烦意乱,她说:"如果大楼高层的窗户可以打开,我可能会选择往下跳!"  相似文献   

13.
该探测器能简便而可靠地监测到盗贼,强盗破窗而入进行盗窃、抢劫情况的发生:不论有多少窗户,一房间只需安装一个探测器即可。 由于采用双路监测法(同时监测周围空气压力变化情况以及音响状况),并对信号进行数字式量化分析,从而能有效监测到各种玻璃破碎情形的发生,并能防止各种误报情况的发生。 GBS-200型玻璃破探测器  相似文献   

14.
现实生活中,因大风、交通事故等因素导致财物散落一地时,往往会发生聚众哄抢事件,这在心理学上俗称为"破窗"现象。解读"破窗理论"对及时防控聚众哄抢引发的犯罪具有现实客观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一、前言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反恐、治安形势不断变化,公安执法环境日益严峻,特别是一线民警在破窗进入室内或破窗控制车内嫌疑人以及营救被困于落水车辆内人员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其随身携带的单警装备不能有效击碎玻璃的不利状况。这时,执法人员往往会利用现有的单警装备(如警棍、手电等),使用反复击打、用力撞击等方法实现破窗的目的。这一过程往往会  相似文献   

16.
曾祥炎 《湖湘论坛》2009,22(2):92-94
“破窗”之后能否拉动经济增长,至今仍然存在颇多争议。为此,有必要引入“折旧冲击”概念,并基于索洛模型的计算,证明“破窗理论”的荒谬性。在索洛增长模型中,虽然“破窗”在短期内确实会导致经济增长率的提高,但如果“破窗”之后没有技术方面的巨大进步,则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都不会引起经济总量规模的增大。  相似文献   

17.
拆网     
石湾 《北京观察》2000,(11):54-55
数字信息化时代,朋友们见面都抢先问:“上网了吗?”而我要说的却是另一种网,上这种“网”不仅不能显示科学的进步,而且只能说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因为这是钢筋制成的,笼罩在居室窗口和阳台上,令人感到无奈、感到胸闷、感到怎么看怎么不舒畅的一张冷冰冰、阴森森的铁网! “你家窗户封上网了没有?”“呀,怎么还不赶紧封网呢?”“家家都在封,不封的话,可危险哩……”几个月前,在我们的居民小区,几乎每见到一个街坊,都会这般关心地谈论起这件事。起因很简单,就是缘于小区连续发生了几起住户被盗案,而每次被盗,小偷都是破窗而入。偷盗案件这些年似乎早已不足为奇,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当我们这座塔楼三层的一户人家被盗之后,满楼的住户就全都警觉起来。那天夜里,小偷就是攀着  相似文献   

18.
破窗理论源于美国学者比德曼所作的实验,在实验中,将一辆完好的汽车停在一个街区之中,初期汽车完好无损,而将这辆汽车的车窗打破,很短的时间内,车子被破坏受损严重。破窗理论的提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逐渐被运用到社会治安领域,与西方的社区导向警务产生了密切的联系。西方社区警务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到我国,对于当前的我国警务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而治安领域的破窗理论在我国的社区警务改革发展中更是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城市以破窗理论为指引,对各类不良行为和轻微违法犯罪实施及时打击,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安机关应大胆吸收、借鉴破窗理论的研究成果,实施"零容忍"打击、"零缝隙"防范和"零距离"服务,扎实推进社区警务战略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0.
破窗理论与反腐败“零度容忍”预惩机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介绍了破窗理论的由来及其“零度容忍”应用策略在社区治安中的成功实践,进而从哲学和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了破窗与腐败之间的共同点,提出了反腐败“零度容忍”预惩机制,即教育预防机制、监督控制机制、制度约束机制、金融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