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深入考察,发现他分别阐述了人的类本质、群本质、动力本质、实践本质和联合体本质,形成了一脉相承、有机统一的人的五重本质理论。厘清这一理论,明确人的本质生成发展、进步完善的客观规律,不仅有助于确立实践思维范式,且有利于在理论上深入推进人的相关问题的研究进程,在实践上自由自觉地深入推进人的相关问题特别是为人们解决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问题和人、社会和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问题的顺利解决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引。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是多方面的,马克思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刻探讨了人的本质的丰富内涵,人的本质是类本质、社会本质、个体本质以及人的需要的有机统一,这不仅是对哲学上以往人的本质理论的超越,而且在今天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探讨集中表现在对人的类本质、人的社会本质、人的现实本质这三项规定的探讨。马克思对人的人性、人的实践性和人的社会性的关注深刻体现于这三项规定,成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共同揭示了人成为异于他物的人、成为定在的人的根本,使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的理论突破纯粹抽象、立足于现实批判、同时富有弹性,这种富有弹性的规定深深体现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历史感。这不仅影响着马克思对现实的个人的生产和生活的观察,同时也为他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提供了良好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一、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思想前提。人的解放问题可以说是整个西方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但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和政治要求,却是18世纪的产物,是启蒙学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口号。可以这样认为,正是18世纪启蒙学者和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土壤,加上黑格尔的理性思想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构成了马克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探索,经历了从黑格尔理性的人到费尔巴哈从生物学和生理学的角度理解的人,再到实践的、历史的人的逐步深入的过程,最后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和费尔巴哈的人本学思想。在对人的本质深入理解过程中,提出了以实践为基础的人的本质学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对于防止异化和凸显个人主体地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是马克思一直研究的中心课题。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的现代性批判是通过实践原则确立的,从法哲学到以抽象劳动为核心,形成"自由自觉的劳动",再到深入劳动过程的内部,从社会关系中寻找人的现实本质,最后到具体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出发形成"现实的个人"。正是在这一现代性批判的蜕变过程中,马克思不仅实现了其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思想变革,也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过程中所遭遇的现代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从人的对象性活动、社会关系及需要三个方面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认识人的本质是人发展的前提、主体需要和终极目标,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实践人的本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变革社会关系,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建设先进文化,促进人精神生活的丰富发展。  相似文献   

8.
关于人的本质,费尔巴哈以客观的自然为基础,以人类学取代神学,指出上帝就是人对自身本质的异化,人的本质拥有“理性、意志、情感”三种能力。而马克思以实践为中心线索,通过批判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阐述了“人的本质”:即人是劳动实践的人、社会关系中的人、具体历史的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学说对我们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贫困的理论略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贫困问题的研究及所提出的有关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之予以准确理解,有助于更加全面、科学、深刻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其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跨越"思想是可跨越论和不可跨越论的辩证统一,既要跨越资本主义社会的消极因素,又要利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积极成果.邓小平在马克思的"跨越"思想的基础上,根据当代世界历史发展的新特点,从发展社会主义的角度,进一步分析社会主义与世界资本主义的关系,阐述了在生产力、具体体制、文化教育及政治文明建设等层面如何利用资本主义的问题,从而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如何利用资本主义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系统阐释了异化劳动理论的内涵,深刻批评了资本运作过程中引起的诸种异化现象,并且主张凭借消除私有财产权的方式克服各类异化现象。工人在资本运作过程中产生了强烈反抗私有财产制的阶级意识。马克思认识到这种阶级意识,提出了推翻现有一切制度、实现完全公有制的政治主张。在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形势下,从和谐的视阈梳理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内涵,对实现和谐社会和中国梦有着积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2.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新哲学的根本特征,只有自觉地把它运用到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研究之中才能科学地理解人的属性准确地揭示人的本质,由之才能建构真正传达出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人学理论。  相似文献   

13.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对人的认识,尤其是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正确、全面地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从人的本质属性入手,积极探索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虽然马克思没有明确探讨人的价值问题,但人的价值的实现问题确是马克思的学说中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与以往的哲学不同,马克思不是孤立地、抽象的讲人的价值,也不是脱离一定的社会、历史和阶级来讲人的价值。马克思始终强调人的价值的现实性,主张从现实的、感性的个人本身出发,来研究人的价值的实现问题。“现实的个人”是人的价值实现的逻辑基石;“自由”是人的价值实现的理想目标;“感性实践”是人的价值实现的根本方式。  相似文献   

15.
异化劳动同资本主义私有制紧密联系,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批判,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人的主体性丧失,并提出只有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才能真正扬弃异化劳动。基于异化劳动理论,我们应进行深刻的反思,要改变人的依赖关系观念及物的依赖关系观念,增强对劳动者的人文关怀,重新树立现代社会下的权利本位理念,有步骤地改善人的主体性的缺失并逐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现实的人”出发,深刻揭示了人的本质。他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但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也是有一个过程的。本文试图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过程、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等方面来揭示人的本质特性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的研究,明确“现实的人”是唯物史观的个出发点。指出从“现实的人”出发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与从物质生产出发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三者之间的统一。并将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应用于实际,阐述其“以人为本”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明确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三形态"视阈下的义利观: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下的重义轻利,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的重利轻义,自由个性阶段的义利统一。义利统一是马克思义利思想的主要特征。正确的义利观和马克思义利观之间是一种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正确的义利观全面继承了马克思义利观的研究成果,同时又结合新的实践对之作出了创造性的发展,是马克思义利观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的主体力量、中国梦的历史基础、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中国梦的基本问题。以马克思理论为切入点全面认识和解读中国梦是合宜的视角。在马克思理论中,现实的个人为中国梦的主体力量提供了理论基础,世界历史理论为中国梦的由来与发展提供了历史根基,全面而自由发展与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论述,其论述包含着丰富和深刻的内涵。人的类本质、群体本质、个体本质是通过人的实践性、人的社会性、人的需要表现出来,这对于我们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