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跨国公司治理(一)经济学上的“公司治理”与“公司治理结构”在经济学界,“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被视为现代企业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公司治理结构”在英文中准确的对应术语则是“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严格地讲,“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治理的方式或手段。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也有区别。公司管理涉及的是公司内部  相似文献   

2.
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于“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而形成的物质资本所有者或股东对公司经理的约束与监控问题;二是基于“公司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而形成的“非股东的利害关系人”参与公司治理问题。本文从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中,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局限性入手,对重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家股代理人虚位现象普遍存在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随着公司制企业的出现而形成的。公司制企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许多人…  相似文献   

3.
政府质量:国家治理结构性指标研究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治理的现实关怀和理论探索离不开对其结构性解析,而政府质量作为国家治理的主要结构指标正引起国内外学界关注。文章首先分析有关政府质量概念的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和测量验证,及政府质量如何反映国家治理水平,进而与相关“竞争性概念”比较凸显其研究价值,如官僚体制质量和组织绩效、治理与善治、国家能力和国家建设。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分析呈现政府质量研究在理论深化和事实佐证上对探索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单位中国”向“社区中国”的转型中,如何解决社区公共性衰微是新时代社区治理面临的重要课题。红色文化作为社区治理的宝贵资源,在基层治理体系中蕴含重要的理论源泉和实践价值。立足于人文治理视角,从党建引领、社会资本和公共价值中发掘红色文化融入社区治理的理论逻辑,在此基础上构建“心理变量-实践载体-治理维度”的分析框架,通过对延安市B街道的个案分析进一步探讨红色文化融入社区治理的实践机制。红色文化作为一种非制度化的因素融入社区治理的逻辑和体系中,既能优化社区制度建设和权力运行秩序,又能推动社区人文滋养、关系结构和服务传递维度的建构与发展,是实现社区善治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科学合理地配置公司法人机关之间的职权是公司法理论中的一个永恒课题 ,本文深刻地揭示了依“三权分立”学说构建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根本缺陷 ,指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前提是确立公司法人财产所有权制度 ,并着力强调应体现公司中复杂利益群体间的制衡关系 ,以充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6.
“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相关者”治理就是要让所有通过专用性资产的投入,而为企业的财富创造做出过贡献的产权主体参与到公司的治理中。“公司所有者”理解的更新,人力资本因素地位的提高,社会契约理论,管理的伦理道德化及社会本位思潮,是“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产生的理论基础。比较国际上几种主要的“公司治理模式”,“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较符合我国的法律选择。“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的法律价值是社会正义和经济民主,“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与公司的社会责任有很多相似之处,然而利益相关者内涵更加明确。“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并不是最完善的,它只是在诸多的公司治理模式中的一种,但它顺应了世界范围内的公司治理模式从单边治理走向多边利益主体共同治理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公司治理结构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治理结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到目前为止,它经历了古典治理模式、董事会中心主义和现代公司治理模式等历史变迁过程。古典公司治理结构在“股东权利至上”理念的指导下,确立了“股东会中心主义”的治理模式。董事会中心主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市场竞争环境,但是,它无法解决因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而带来的问题。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出现,宣告了公司治理结构变革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8.
有别于传统的科层组织,平台以其多主体参与、跨边网络效应的典型特征,被赋予结构复杂性与行为复杂性的独特属性,而平台治理则是应对两种复杂性的有力工具,有利于充分发挥平台的架构优势,促进多主体参与的价值共创。立足平台生态系统、平台治理与网络治理的相关文献与理论观点,从界面规则、控制组合、决策权配置三个维度建构平台治理理论框架,并对每个维度上的治理方式与手段进行类型化分析,据此形成了“界面-控制-决策权”的整合性平台治理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是指一系列合约构成的激励制衡关系。本文旨在从公司治理结构角度透视中国公司制度之规范,以便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促进公司之健康发展。一、对峙与制衡:我国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剖析一般而言,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的公司,都设立有股东会、董事会与监事会,即所谓“新三会”,同时也还存在党委会、职代会与工会,即所谓的“老三会”。如何处理“新老三会”之关系,曾令理论界与实际工作者大费精力,但迄今为止,仍不见有效之“处方”,造成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之对峙与失衡:(一)公司内部治理结构难题之一——股东会与董事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家统一既包括两岸法律形式上的统一,也包括统一后的有效管治及融合。“一国两制”香港经验主要表现为我国将长期与祖国隔绝的香港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后,在香港地方治理实践中取得的独特成果。其核心在于,以“地方行政区域”为基础,以“地方治理”为主轴。“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丰富和发展了国家治理理论,为我们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重要镜鉴。因此,借鉴“一国两制”香港经验,探索“两制”台湾方案,必须明确台湾是我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应确保爱国者在“地方事权”范畴内主导台湾治理,并以“一国”为前提构建统一后治理台湾的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11.
孔令驹 《河北法学》2004,22(6):90-92
"人性化"执法作为现代"法治"精神的文化抽象,蕴涵着十分丰富的价值内涵。其执法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法权要求,其执法运作是法制现代化的基本手段和目标归宿,其执法结果有助于社会人文警务力量的培植与提升。警务执法必须围绕"人性化"理念,开展相关可行性设计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2.
With respect to the current amendments to the Company Law, a balance shall be reached between the freedom and compulsion. In the current legal environment of China, it is improper for corporate legislation to adopt the authorized or eclectic capital system, and adequate amendments shall be made to the existing statutory capital system.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 regime conflicts with the current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On the contrary, the enhancement of the legal status of the board of supervisors and the expansion of its authority are the ongoing direction in the reform of the supervisory mechanism in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China. The amendments to the Company Law shall separate the corporate legislation and the ruling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reform, hence enabling the corporate law back to the nature of private law and neutrality. The Company Law shall be amended to provide for one-person companies and eliminate wholly state-owned companies.  相似文献   

13.
With respect to the current amendments to the Company Law, a balance shall be reached between the freedom and compulsion. In the current legal environment of China, it is improper for corporate legislation to adopt the authorized or eclectic capital system, and adequate amendments shall be made to the existing statutory capital system.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 regime conflicts with the current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On the contrary, the enhancement of the legal status of the board of supervisors and the expansion of its authority are the ongoing direction in the reform of the supervisory mechanism in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China. The amendments to the Company Law shall separate the corporate legislation and the ruling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reform, hence enabling the corporate law back to the nature of private law and neutrality. The Company Law shall be amended to provide for one-person companies and eliminate wholly state-owned companies.  相似文献   

14.
Corporate misconduct is of increasing concern to society - and researchers. Despite this increased research focus,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factors that lead to such wrongdoing, the consequences of such behavior, and consequently of meaningful remedies and deterrence measures. A large factor in this information problem is the ambiguity surrounding the definition and use of the terms "corporate crime" and "illegal corporate behavior." Researchers use them interchangeably despite the fact they are two different phenomena. This article reviews some of the definitions and uses of these terms, and points out the confusion which results. It then discusses major differences between illegal corporate behavior and corporate crime, and the positive implications of treating them separately.  相似文献   

15.
从法理上讲,治理国家是要人治还是要法治,不能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应该是以人治与法治在其由来发展中对国家管理的作用,人治与法治的实质含义,并结合掌权者的意志、利益和要求,以及国家建设管理实践来思考、鉴别和选择取舍。  相似文献   

16.
汪志国  章礼强 《现代法学》2003,25(4):100-103
本文从法学和历史学的双重视角,对孙中山的法治思想进行考述与透析,法治是被作为与人治相对立的治国方略,内含追求巩固国本、完善政治等价值,它是法律得以完全实施的保障,其中枢机关是国会;民权是法治的基本条件,法治是民权的有力保障,二者的共同敌人是封建专制;法律与权力之间是"体"与"用"的关系;此外,司法独立和律师自由,也是孙中山追求的理想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17.
党的领导职能是政治领导和执政职能的统一,科学地认识新时期下的党政关系,必须正视共产党在管理国家公共事务中的主体作用,重新认识我国公共事务管理主体结构“二元化”现象,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推动党政关系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揭示现代法治的起源和理念时,先秦法家的观点往往作为对立面而成为历史批判的靶子,我国法学界对"法治"和"法制"、"依法治国"和"以法治国"、"形式的、浅度的法治"和"实质的、深度的法治"等概念所做出的有意区分既加重了对先秦法家的打击,也中断了一种法治思想的文化连续性的思考方案。事实上,先秦法学关于以国为国、以法治国的基本主张开启了实证主义法学的先河,同时也为人的行为的分治理论和共治理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利益兼容和决策效力、效果问题,需推行公立医院法治建设策略。分析公立医院现状、主要问题、应对策略和依法治国大政方针的要求,推进公立医院法治建设刻不容缓。公立医院当前的主要问题为:组织结构松散,处理纷繁的法律事务低效,认知理念不均衡,风险发酵等。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借助四种组织架构评价,对照合规管理要求,明确工作重点并分析投入产出,为公立医院法治建设观大势、谋全局,有效解决医院法人治理关注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舫 《现代法学》2012,(2):152-163
股东控制是美国公司法的基础,而"一股一权"则是该基础的核心。纽约证券交易所在20世纪初迫于政治压力,在上市公司标准中确立了一股一权原则。但在1980年代,纽约证券交易所因美国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交易所的竞争压力,放弃了这一上市标准,引起了美国学者对该原则的广泛争议。一股一权原则的合理性尽管经过了学者的多次论证,但大部分国家公司法并没有将这一原则贯彻到底。实证研究表明,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并不存在确定的关系。允许公司按实际情况设计股权结构,可能更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但其前提是健全公司治理制度和投资者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