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爱写作     
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一次作文课,语文老师捧着我的作文在班上朗读。我很神气的样子,不时观察周围同学的反应,看到大家用一种钦佩的目光看我,我高兴极了。以后,我的作文总是第一个交上去,并且经常受到老师表扬。渐渐地,一有空我就划拉几笔,慢慢地成了一种习惯,从此就与写作分不开了。开始我投搞,在白纸上抄得整整齐齐,没有一处涂抹,然后装进信封,跑到镇上,郑重地放进邮筒。结果却是石沉大海,杳无消息。毕业后在一家工厂上班,没过半年,工厂倒闭,我就飘泊到了北京,这期间一直没有间断写作,书包里带的都是手稿。在车上想,…  相似文献   

2.
周孟贤 《新东方》2000,(1):78-80
那年,我去了宁波“天一阁”,它让我惊叹又让我感奋,更让我沉思:它给一代一代人提供知识之氧气、文化之精气和历史之浩气;它给这个城市以厚重感、书卷气;它像一块活的绿地,每时每刻不动声色地向整个城市漫溢。多少年过去了,不才的我,自信那里还有我灼热的目光和“笃”在庭院的身影。我一直在想,我们是个具有悠久历史与古老文化的民族,我们能在世界彪柄的恐怕这一点最为过硬了。现在,我们不妨把目光从远古收回,投注在现实的土地上,想一想,我们在非常注重市场经济的同时,对“文化”关注了多少?几年后的巳卯初春,正是油菜花开…  相似文献   

3.
七十年代,我在南通县委办公室工作,培养了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习惯。到了八、九十年代,虽然角色转换成了学者,但先前那种职业性的习惯不仅没有淡化,而且成了个人的一种专业兴趣,以及自我实现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给予     
第一次执行守候任务,母亲反复叮嘱我要多穿衣、注意安全一类的话,而父亲送给我的依然是那让我非常熟悉的目光——从记事起,每次在我面临重要抉择的时候,老人总是用这种目光给我关爱和力量,也就是在这种目光的导引下,我逐渐体味出人生的种种滋味。而今天,初次领受任务的兴奋占据了我的全部身心,我多想立一次功来慰藉一下病榻上的父亲 !  然而那一夜的守候却出奇的平静,连续几天实施杀人抢劫的犯罪嫌疑人似乎知道了我们的计划而毫无动静。时间在我愈发急切的企盼中飞逝而过,直到接到撤回的命令时一切平静依然。我盼望着奇迹出现的…  相似文献   

5.
宗文 《民主与法制》2011,(30):66-68
中秋赏月吃月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而月饼票就成了前段时间人们关注的焦点。一段段光怪陆离的故事里,滚动着一个个令人困惑的谜团,招摇过市,年年成为难解的社会话题。  相似文献   

6.
苏荣的落马,让更多的有良知的人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南昌市中级法院正在审理的桂松案。关注的人群中已经不仅仅是中国的刑事辩护律师。桂松案,至少可以反映当下法治非常严峻的两个问题:司法独立和司法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7.
徐栋 《人民公安》2011,(11):64-64
在我的枕头边,总是要放一两本书,临睡前,到书海里畅游一番,然后,很惬意地进入梦乡,这已经成了我多年的一个习惯。  相似文献   

8.
在夜里记起一个温柔的名字,我的心温暖如灯。月弦坠落星泪,笛曲忧郁任性的窗口。我望你随风渐行渐远的背影,目光一千次凝视成岸。蓝玫瑰的祝福,给予每一个爽爽朗朗的日子。多年以前,红色曼陀罗匍匐竹篱笆,白天鹅欲飞。栅栏外的小鸟没有梦。你在雨季飘然而来,深刻的微笑迷潆心海中受伤的红帆船。流浪也罢,为何停泊静立成永远不凋的风景?渴望燃烧的心,我想我知道;战栗、骚动的灵魂,我想我也知道。而我将以怎样深深的目光注视你,你不知道。也许触摸的是脆弱而易受伤的心。  相似文献   

9.
笑不笑由你     
尴尬内向的汤姆在酒吧里看到一位容貌美丽,气质高雅的女士。犹豫了很久之后,他终于鼓起勇气,走到她旁边,低声道:"我能和你谈谈吗?"那小姐高声叫了起来:"不!我不和你睡觉!"整个酒吧的人都把目光盯在他俩身上,汤姆非常尴尬,红着脸一言不发,退回自己的座位。过了一会儿,  相似文献   

10.
冰山 《传承》2009,(23):31-31
他卖掉了上亿元的豪宅捐资办学,成了没有住家、没有私家车,每天坐公车的老人。黄昏时分,田家炳站在华南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门口拍照。老人似乎还不习惯媒体目光的探视,在摄影师的摆布下,他的身体  相似文献   

11.
买份报纸     
每天从家到单位,都要路过那个似乎被繁华广场遗忘的拐角。不知道从哪天开始,那位卖报老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衣服破旧不整,两只破烂不堪的包塞满了随身行李,小心翼翼地叫卖着,向每个行人投去希望的目光……第一次向他买报后,知道他是安徽人,老伴死了,儿子不养他,将他推出门外。老人的遭遇那几天一直盘旋在我脑际。后来,我就决定每天下班回家时买他一份报纸,即使有时已经在单位读过了或者家里已经买过了,我也要来买一份。渐渐地,这似乎就成了一种约定、一种习惯。有一次,下班时将钱包忘在了办公室,当走到那拐角下,我只从裤袋里摸索到一枚一元…  相似文献   

12.
子曰 《中国保安》2012,(20):76-76
作为小区业主,我曾多次与我所在小区的保安队有过接触,我感觉这些小区保安都非常负责任,帮助人时也特别热情。到现在,小区里谁家有困难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小区保安,他们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  相似文献   

13.
信心中国     
三月,依旧是嫩黄初绽、碧玉新裁,依旧是冰凌融化、燕雀呢喃。但往年此时习惯于寻找春色的人们,今年目光更多的是关注脱下橘黄色工帽的人流去向,四下里奔波投简  相似文献   

14.
正十三年养成的习惯"我都不知道是怎么坚持下来的!"谈起每月都会开展一次的免费患教、义诊,重庆市人大代表、黔江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易吉秀很平静,"做着做着,就成了习惯。"而这个"习惯",她坚持了整整十三年。2001年开始,易吉秀在完成大量临床工作后,抓紧每一分钟,利用休息时间或值夜班时预约患者,定期为他们讲解疾病、饮食、运动等知识,并将她的手机号码告诉患者及患者的家属。"我有任何不懂的地方,都会拨打她的电话咨询。"50岁的李淑珍说,她十多年前找易吉秀看了一次病,易医生耐心地检查、讲解,让她非常安心,从此,她只找易医生看病,一有不舒服就  相似文献   

15.
一   后来我才知道,在那些关注他的目光里,有一束盖过一切的最疼、最亮也是最揪心的目光,一束来自乡间深处的目光——   那是一位 80多岁的老母亲,对自己 50多岁儿子的深切注视……   1998年夏天,一场罕见的洪水把全国甚至世界的目光引向了江西的九江,在九江长江口的抗洪大堤上,丁鑫发身穿橄榄绿的身影十分引人注目。当时,作为江西省公安厅厅长的丁鑫发,是九江长江大堤抗洪抢险的总调度。记得那段日子里,我在电视和报纸上就多次注意到这位公安厅厅长,其中一张彩照尤其让我难忘,照片上的丁鑫发满脸黝黑,正在抗洪第一线指…  相似文献   

16.
认识余国平先生,是新年之春在一本《雕塑》杂志上开始的,那天这本杂志的封面吸引着我的目光,那是一件木雕作品:关公引缰挥刀、赤兔奋蹄跃立;关公沉着勇敢,意态自如;战马筋肉贲张,鬓毛飘扬。在千军万马的厮杀中,这雄浑的姿势,定然暗淡了所有的刀光剑影。作品整体充满了力度和气势。在充满张力的表面下荡漾着浩大不绝的生气,那如虹的磅礴气势给人深深的心灵震撼和强烈的视觉冲击,这便是国平的作品《横刀立马》。我开始关注这位莆田乡亲的作品,开始关注家乡这种魅力独具的艺术了。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在人大机关工作的专职摄像,我习惯用镜头去记录历史,用写实的手法去见证人大常委会“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的种种作为。今年,“公交优先”战略实施情况得到了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也成为了市人大常委会的重点监督项目之一。在历经15次相关集中调研及一系列讨论审议活动之后,  相似文献   

18.
夏季比往年来得要早。父亲因胃病又住进了医院,这几乎成了他每年入夏的必修课。下班后我匆匆赶往医院,见他独自躺在病床上,比两周前明显瘦削。见到我,父亲露出一丝笑意,却把目光投向我手中的花束。  相似文献   

19.
2012年的微笑     
每次参会都有一个习惯,先仔细翻阅会议日程安排。翻开十届二次会议日程,眼前一亮~一在第10页上,我发现会议在1月9日上午安排了“乡镇卫生院改革与发展”专题协商会!这可是作为医生的我一直关注的问题之一。我曾为此参加过调研,写过4个相关内容的提案。而且,我也将有机会参加该协商会。有点激动。  相似文献   

20.
出于职业习惯,我每天都在关注新闻,利比亚内乱,中国在利比亚的三万多侨民的安全牵动人心。我国政府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国家救援行动。仅仅10天从利比亚撤出35,860人……。"一个个感人画面,使我一次又一次为之动容,想到学生中冷漠、过度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