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学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全面奔小康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淮 《瞭望》2002,(5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什么是“更高水平的小康”?人们可以用“国民生产总值比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党的十六大的主题。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这个背景下,为探讨支撑未来社会的思想基础,不能不涉及教育。而教育的功能、目的、基本价值和培养目标,又都集中在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这样的基本问题上。因此,对文化  相似文献   

5.
一个国家政治发展最为显性的地带是其形成的国家制度体系。1992年,邓小平提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把"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时间确定在2020年。2019年,《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到党成立100周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中国国家制度体系是一个有着四个层级结构的系统。经过岁月检验后的稳定、持续良好的制度效能、经过深化改革获得的广泛制度认同和制度比较中的"型构特质",为推进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撑。推进中国国家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展现更为蓬勃的制度生命力,是新时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6.
亢振洲 《民主》2007,(5):39-39
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没有,今年“两会”两个大会报告(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文字更加简短、说事更加具体、承诺更加务实,一句话,文风更加朴实、平实。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一个崭新课题。这一课题是如何提出来的?这个课题最早是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十六大报告在提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除了GDP翻两番这个总体目标,还有6个方面的具体目标,这就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其中,社会更加和谐是一个新的提法,过去的文件中还没有用过"和谐"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摘自江泽民同志十六大报告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21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经过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新  相似文献   

10.
刘泾 《理论视野》2020,(7):32-3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进程,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出新要求。新时代的实践特征主要体现为价值取向:更加注重"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方式:注重实现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发展;改革重心: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发展动力:更加注重激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战略思维:更加注重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民生保障: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正>"决胜与追梦"成为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真实写照。一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个特征是目标导向,意味中国经济的发展受到总体发展目标的牵引。我们党提出了两个百年目标。首先是在2020年实现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世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现代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世界各国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充分利用,对高等教育体系普遍进行重大调整,更加强调大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更加突出教学工作的基础作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地位,更加重视高水平大学、新  相似文献   

13.
十六大报告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提出了我们党在近期的奋斗目标: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蓝图被描绘为“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为此,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的奋斗目标。深刻地理解与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内涵,对于我们更好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网络监督是网络技术催生的一种新型监督形式。网络监督具有监督主体更加广泛、监督客体更加全面、监督成本更加低廉和监督效果更加显著等诸多优势。如果利用得当,必将极大促进中国政治监督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在部署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时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们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小康社会的建设是全面的建设,小康社会要实现的目标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进步。“三个文明”建设,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我们必须在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毫不放松政治文明的建设,才能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黄剑羽 《学理论》2013,(20):1-2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指引下,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我们应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深化科学发展观的四个"更加自觉","中国梦"的提出,就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的"自信"和"更加自觉"基础之上,我们要坚定"更加自觉地"以道路自信阐释梦想,"更加自觉地"以理论自信弘扬中国精神",更加自觉地"以制度自信凝聚力量。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指出:要“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这个“更好、更加”对两个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国有企业要贯彻落实好六中全会精神,把两个文明建设好,就应在“更好、更加”上狠下功夫。 做到“更好、更加”,就要正确估量两个文明建设的形势。《决议》提出“更好、更加”的要求,一方面充  相似文献   

18.
铨冕 《求知》2002,(11):40-4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一重要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础上对国情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成为我们党和国家在新世纪的伟大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9.
打开中共十七大报告,我们看到一幅中国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愿景: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川陕老区在革命战争年代积淀起来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在新时代逐渐表现为一种独具特色的精神意志上优势,主要包括:求变、求富的愿望更加强烈,经受挫折的抗挫能力更加强大,吃苦耐劳的精神更加出色,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意识更加浓厚.这种精神意志的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发展上的无穷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