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微型金融研究对于各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鉴于中、印两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相似性,本文以印度微型金融为鉴,通过对印度微型金融的运作模式、特点以及所引致的社会效益的分析,得出印度微型金融运作模式有效地缓解了农村资金不足,农业发展缓慢的矛盾,并有效地缩小了农村地区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启示及其可以借鉴的地方,从而更好、更快地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印度股票市场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1年以来印度对其股票市场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中国的启示关键在于改革者要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完善相关的制度和规则,从而引导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以实现效率改进,同时在制度移植和模仿方面要注意有关的适用条件,在改革方式上宜快则快。  相似文献   

3.
印度灾害应急管理政策与法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度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迅猛发展,国力快速增强,国际政治地位逐步提升。然而该国独特的地质和气候条件使其成为各种灾害频发的国家,促使印度将灾害应急管理作为国家政策和法律制度中优先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小型企业在印度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促进劳动力就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作用。印度小型企业的发展取决于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小型企业的集群化、与大型企业的生产协作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印度小型企业也面临诸如政府过度干预、发展资金不足和技术水平较低的问题。汲取印度小型企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为加快我国小型企业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印度农村反贫困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独立60年来,印度的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印度农村反贫困工作也取得了巨大进展。然而,其反贫困的绩效却并不十分明显,印度至今仍是世界上贫困人口比例最大的国家,至今仍有三分之一的农村人口生活在日均消费不足一美元的贫困线以下。本文将探讨印度农村反贫困的经验、教训和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拉丁美洲研究》2021,43(4):115-133
墨西哥每年经历90多次里氏4.0级以上地震,特别是1985年的强震灾难推动了新一代国家民事保护体系的构建,包括将地震在内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体制提升为国家战略。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探讨墨西哥1985年大地震与灾害风险管理体制机制的演进。随着民事保护概念的更新,国家民事保护体系现代化的提出,墨西哥灾害风险管理逐渐朝着法制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在积极提高预防意识的同时更加强调综合风险管理。墨西哥民事保护体系具有常态化、规律性的波动和动员的深度与广度前所未有等特点。墨西哥自然灾害基金会是与之配套的制度安排,它通过一系列机制的运行在灾害应急和灾后重建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面向国际资本市场转移灾害风险的巨灾债券是重要的创新融资工具,其经验得到了世界银行的肯定和推广。鉴于墨西哥民事保护体制机制面临的重重挑战,如何将风险管理的反应体系发展为一个更具可操作性的预防体系,并实现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丰富和扩展的综合风险管理的现代化目标,仍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印度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加入WTO与资本项目可兑换没有必然联系 ,而在上个世纪 90年代 ,作为经济改革措施的一部分 ,印度就审慎推进了货币可兑换进程 ,实现了经常项目可兑换。印度对资本项目自由化采取了渐进的方式 ,其关键内容是外商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的自由化。我国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也是大势所趋 ,从印度的作法可受到一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软件产业是印度自由化改革的优先领域,软件人才队伍建设是印度软件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一方面,印度高度重视能力训练和素质提高,通过革新教育模式,致力于课程开发,打造了一支国际化的软件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在印度政府的引导下,通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建立人力资本参股的激励机制、规范软件人才的诚信流动(竞业避止)、充分发挥软件业的积聚效应,为软件人才提供了发挥才能的良好制度环境,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对我国教育行业和软件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灾害危机是现代风险社会的普遍反映.卡斯佩松指出.风险和灾害存在着一种"社会放大"的可能性,灾难性事件一旦发生,就会与心理的、社会的、制度的和文化的过程产生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会强化人们的风险感知并直接影响其行为,进而造成新的次级社会或经济后果.这些后果远远超过了灾害对人类健康或环境的直接伤害,导致更重要的间接影响①.灾害因其发生的突然性、性质的负面性、后果的严重性、前景的不明性使灾害的应对和治理成为世界各国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印度风险资本的发展与立法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在印度信息技术产业的崛起中 ,有一支脱颖而出的生力军 ,这就是印度中小型计算机软件公司。这些公司多由年轻人创办 ,生机勃勃 ,对印度信息技术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信息产业的成功 ,表明印度在知识产业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这种潜力不仅仅局限在信息产业 ,在其他领域如生物工程、医药、农业、食品加工、通讯等方面也将会逐步体现出来。印度拥有熟练而又低成本的人力资源、颇有实力的研究开发能力、新一代企业家等等 ,如果再加上良好的环境和明智政策支持 ,印度将有望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 ,获得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国力。从全…  相似文献   

11.
泰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2004年印度洋海啸发生后,泰国政府从完善和制定与防灾减灾相关的法律入手,从财力、人力、物力等各方面加大投入,在灾害管理体制建设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效。本文拟在考察泰国构建灾害管理体制以及完善减灾救灾相关法律的同时,对泰国政府应对2011年特大洪水灾害的实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印度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经验与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度自从独立以后 ,一直坚持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发展经济 ,期间政策虽有变化 ,但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基础上 ,从本国经济长远发展出发 ,实行严格的产业导向 ,并以先导产业的培育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为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奠定良好基础。但其政策过于严格 ,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利用FDI的规模以及其他功能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高静 《南亚研究季刊》2011,(3):67-73,5,6
在世界风险社会形成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被迫直面现代性或第二次现代性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与其他国家相比,印度所面临的风险环境带有更为复杂的多重特征。作为国情类似的后发国家,将印度与中国的社会风险状况进行比较,无疑会对印度的社会现实获得更为清晰的认识和判断。在此基础上,本文建议从法制、信息化管理、人口就业政策、社会机制、国际安全合作等方面对印度现行制度框架进行调整,为印度这样一个社会结构特殊的国家早日迈入现代化提供一个风险治理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印度环境管理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开始,印度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全面的环境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国家宪法与发展计划中的有关环境规定属于最高层次的根本制度,中间层次的制度包括作为组织制度的环境行政机构、作为法律制度的环境法律法规与条例和作为司法制度的法院,最低层次的制度是有关环境的重要政策声明和发展项目。从中世纪以来,印度的环境一直在持续恶化,究其根源在于印度的环境管理存在制度性的障碍,不仅环境管理的制度设计、监督与执行方面存在问题,而且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根本制度使然。  相似文献   

15.
论全球网络环境中的社会风险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全球化重要表征的互联网为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 ,然而 ,与此同时 ,它也加速了现代性所固有的风险特征的凸显。本文探讨了全球网络环境中社会风险的外部表征 :信息伤害的潜在危险、文化冲突的概率俱增、虚拟经济的泡沫内化、赛博时空的人格抽离 ;其内在特性 :开放性、系统性、创造性 ;以及网络防范和控制网络社会风险的对策 :建立网络风险预警系统、建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依托的经济模式、建构网络反思与批评的公共空间、牢牢掌握网上的文化领导权。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探讨全球化时代国家安全面临的新挑战,特别是亚洲金融风暴与美国"9.11"事件的发生,使得传统意义的敌人已经变成不可预测,此时国家安全也就面临着一种不可预期的危险-风险.如何对这种不可测的风险加以管理,确实是全球化时代国家安全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整个人类社会环境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发展文化产业也是推进现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很多国家都把文化产业作为核心产业来发展,把文化贸易作为国家战略来推进。其中,韩国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十分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视之为支柱产业。韩国的文化产业管理与发展模式,是政府诱导、私人兴办。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韩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赢得了国际声誉。因此,深入分析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机制,并加以借鉴,对创新和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The Congress on Gender in Climate Change and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held in Manila 19–22 October 2008) was the Third Global Congress of Women in Politics and Governance. Its purpose was to provide a forum for decision makers to formulate gender-responsive programmes related to climate change and disaster-risk reduction. More than 200 people participated, including parliamentarians, representatives of environmental and women's organisations, and donor agencies. Proceedings focused on the fact that climate change magnifies existing inequalities, and in particular gender inequality. The Congress issued the Manila Declaration for Global Action on Gender, Climate Change, and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