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朱虹 《理论前沿》2006,485(20):31-32
联合国在新世纪与时俱进的改革,旨在有效提高其公正性和高效性,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主张联合国应按照《联合国宪章》原则进行必要的改革,在多极化的国际格局中更有效地发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主导作用。中国在和平发展合作的理念下,将通过多边外交途径与联合国互相促进,创造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联合国体制基本上是“二战”的产物,反映了1945年战胜国主导下的世界格局,其目的是防止国与国之间发生战争。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矛盾。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希望联合国能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更民主,在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国际格局和安全形势发生巨大变化,联合国面对来自各领域的安全挑战,经常显得软弱无力,有时甚至是束手无策,未能阻止布隆迪和卢旺达的内乱和种族大屠杀已经成为联合国在维持和平、保障人权方面的污点。在促进…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话语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语权是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的一种手段,是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话语权体现在决策制定、经费分摊、部队派遣以及国际舆论的影响等方面。冷战后,联合国维和行动已发展成为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最重要的手段,在此领域的话语权的争夺也日趋激烈。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中国应该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进一步塑造“负责任的大国”的国际形象,努力增强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4.
现行的联合国体制基本上是"二战"的产物,反映了1945年战胜国主导下的世界格局,其目的是防止国与国之间发生战争.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矛盾.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希望联合国能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更民主,在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国际格局和安全形势发生巨大变化,联合国面对来自各领域的安全挑战,经常显得软弱无力,有时甚至是束手无策,未能阻止布隆迪和卢旺达的内乱和种族大屠杀已经成为联合国在维持和平、保障人权方面的污点.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缩小穷国与富国差距方面,联合国也行动迟缓.对此安南曾评价说,在各国利益的角逐下,如今的联合国正被文山会海所淹没,很多会议的议题是重复和没有意义的,那些经过反复讨价还价才通过的决议往往也只停留在纸面上,而许多真正重要的问题却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对联合国进行改革,增强其代表性,加强民主化,建立世界新秩序,成为国际社会的一致呼声.但是,由于它只是一个主权国家的联合体,在许多问题上不得不体现大国的利益和精神,尤其是美国强权政治的制约和主导,使联合国改革的路程变得格外艰辛和困难.基于这种现实,通过对联合国性质和美国霸权主义的分析,笔者对联合国的改革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尊重世界多样性是建构国际新秩序的思想前提;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建构国际新秩序的政治基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建构国际新秩序的最终目标;建立对话协商机制,化解矛盾、寻求合作,是建构国际新秩序的根本途径;维护联合国权威,发挥联合国作用,是建构国际新秩序的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6.
促进国际合作是联合国的宗旨之一。40多年来,联合国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当前,世界正处于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时期。在新的形势下,人们期待着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希望它在推动国际合作的活动中作出更大的成绩。 (一) 联合国建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联合国宪章把“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列为联合国的第一项宗旨,并规定了实现这一宗旨的办法和手段。这反映了签署宪章的各国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宪章赋予五大国的否决权是二战后大国最终妥协的结果,多年来,这一制度一直对联合国安理会的决策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格局发生变化,否决权的基础也相应改变,其改革势在必行,国际关系的变化也使得这项改革具有可行性.使安理会的决策更为合理以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是衡量各种改革方法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在中国的外交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提升联合国的地位、加强联合国的作用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方向之争,涉及到国际新秩序的建立。2005年是推进联合国改革的重要年头,国际社会围绕联合国改革的纷争异常激烈。中国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发挥了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中国为把握联合国改革大方向,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和团结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二战后的联合国是为“免除后世再遭当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指两次世界大战)"而建立的。《联合国宪章》(以下简称《宪章》)把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列为其首要宗旨,其第 1 条规定:“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并消除和平面临的威胁,制止侵略或其他破坏和平的行为;以和平方式并依照国际法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的争端或情势。”《宪章》强调安理会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权威性,规定只有安理会有权采取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一切必要强制措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而且强调只有所有非军事手段被证…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霞 《外交评论》2005,(3):47-54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是联合国在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方法,贯彻自愿、中立、非武力等基本原则。冷战后的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也引起了不少国家的担忧和非议。当前,联合国的改革与发展已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如何使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法制化、规范化已成为摆在联合国及各会员国面前的紧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的安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的安全机制周启朋联合国的主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联合国成立50年来已逐步形成了由联合国宪章确定,联合国大会一系列决议重申,并在联合国实践中补充和发展了的安全机制。一联合国的安全机制由一系列明示或暗含的原则、规范、规则和特定的运作程序组成。...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末以来,随着美苏之间“冷战”宣告结束,国际关系格局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动与改组时期。尽管整个国际形势趋向缓和,但是原来两极格局的瓦解带来了力量对比的失衡,导致了原先被掩盖的许多矛盾激化,特别是民族冲突和地区冲突彼伏此起,未来的世界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将动荡不定。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上要求联合国发挥更大作用的呼声日益高涨,曾经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作出过贡献的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自然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近年来,联合国的维持和平行动在沉寂多年之后重新活  相似文献   

13.
浅析联合国维和行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新生事物 ,它在《联合国宪章》中并没有规定 ,而是在后来的联合国维持和平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联合国在解决严重的国际争端或冲突的过程中 ,曾多次采取维和行动。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形成和发展看 ,分为冷战前和冷战后两个时期。冷战前的维和目标不是“建立”和平 ,而是维持和平。冷战后的联合国维和行动在职能上发生了一些变化 ,由维持和平向缔造和平和用强制性的手段“促进”和平的方向转化 ,表现出了新一代维和行动的主要特征 ,使联合国维和行动陷入困境。只要国际社会认真对待维和行动中出现的新问题 ,吸取教训 ,找出症结 ,维和行动在今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努力中仍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期以来,联合国安理会改革问题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安理会改革是一个涉及各国利益的重大问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应当慎重从事.同时,对这样一个问题也应当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世界各国的意见,使安理会改革能够真正起到改进联合国工作、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等强国,冷战时期的加拿大堪称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急先锋和领导者,为维护地区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冷战后,尤其是199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参加联合国维和的大国迅速增多,哈马舍尔德三原则被破坏,联合国维和经费不足、效率低下以及美国、北约对联合国维和主导权的僭越,加拿大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地位逐步由盛而衰,呈现出严重边缘化的趋势.中等强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当前的联合国维和行动有必要作出改革,为中等强国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发挥积极影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财政问题:历史、现状、前景褚广友我们必须医治本组织的财政危机。如果联合国被拖欠会费拖累住,它要想前进则会举步维艰。——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①联合国自成立以来的52年里,长期为财政困难所困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安全与和平、...  相似文献   

17.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率领我国各族人民,努力树立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的形象、国内安定团结和改革发展的形象,使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实现了香港的顺利回归,经受住了国际金融风波、国内抗洪斗争、改革攻坚和霸权主义施压的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改革问题由来已久。进入新世纪,大国之间矛盾的增多和超级大国的单边政策使联合国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同时,联合国本身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迫切需要改革。许多国家就此问题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中国提出联合国改革应有利于维护成员国的主权和国际冲突的和平解决、有助于保持世界的多样性等观点。从当前的国际政治格局情况看,如何学会在大国利益中的夹缝中生存和最大程度地为国际社会服务,是联合国改革面临的最根本难题。  相似文献   

19.
1999年东帝汶骚乱的发生是科索沃战争之后影响东亚安全的第一个热点问题。2000年1月,应联合国要求,中国政府向东帝汶过渡行政当局(UNTAET)派遣了民事警察,这是中国政府首次派出民事警察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国对东帝汶维和的积极参与,使东帝汶问题能够在联合国的框架内得到合理解决,维护了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中的核心地位及东亚的地区稳定。本文将从中国与东帝汶的关系入手,结合对东帝汶维和的参与过程,分析中国参加此次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原因和对“人道主义干预”问题的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建设和平理论经过多年发展基本上确定了民主选举、卸甲归田、保护人权、经济重建、司法和警察体系建设、东道国的自主权等主要原则和任务,这些原则和任务的确定为建设和平的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建设和平行动在维护冲突后国家特别是非洲地区国家的和平与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由于非洲各国国情以及冲突规模、根源存在差异,建设和平行动在不同国家的路径和取得的成效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