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至今,中国住房模式正在经历又一次历史性重构。一方面,住房模式是国家能力和社会建设的体现,受经济与社会发展阶段制约;另一方面,住房模式选择的结果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又具有反馈影响。确立住房模式的基本概念,对国家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对国际上与我国有比较意义的三种代表性住房模式——新加坡模式、香港模式、德国模式的考察,可以明确我国未来住房模式的关键仍是:淡化住房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尤其是减少城市发展中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毫不犹豫地以住房民生为政策目标,大力解决城市化中的住房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住房制度由计划经济体制主导向市场经济体制主导演变,中国的住房公积金模式在借鉴了新加坡中央公积金模式的基础上,逐渐产生和不断发展。经过20多年的探索发展,其制度不断完善,运行基本顺畅,资金积累速度快、规模庞大。本文基于公平的视角,对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定位、资金属性及功能作了进一步的界定与扩展。在权衡了住房公积增值收益使用的公平与效率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高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使用效率的对策,并对住房公积金权益模式改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分析山东省日照市在保障普通居民基本住房条件方面探索的新模式所具有的优点入手,结合对国家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分配货币化基本原理的讨论,得出了“日照模式”发挥作用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又对新加坡的住房制度的实质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解决普通居民住房问题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改革现有住房体制,实行住宅私有化和努力改善国民居住条件,启动住房消费的现阶段,我们必须根据我国的现实状况,结合本国实际,借鉴外国成功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有利于国民住房消费,有利于解决我国住房问题的住房金融模式。 一、建立我国住房金融模式的必要性 1.构建我国的住房金融模式是筹集大规模资金,实现我国中长期住房发展规划目标的基本保证。根据我国建设部的规划,“九五”时期,我国城市共需建住房12亿平方米,在2000—2010年间,共需建造住房33.5亿平方米。如果按照每平方米建筑成本1000元计…  相似文献   

5.
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应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2021年,国务院提出需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本文从历史维度总结了房改公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的经验及局限,认为共有产权住房的定价应与市场价格挂钩,减少投资牟利动机,公平分享收益;从理论上剖析了保障性质的共有产权住房定价的影响因素及定价方法,发现其定价以收入法为主,兼顾市场和成本等因素;并总结了新加坡组屋、中国北京和上海共有产权住房定价的实践经验。结合共同富裕的目标,应完善共有产权住房的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明确定位和准入标准,优化分配规则、价格和产权管理办法、税费等政策设计,以实现共有产权住房的合理定价。  相似文献   

6.
陈军 《前沿》2013,(20):96-99
我国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房价节节攀高、实施保障房政策困难等问题成为困扰政府的首要难题.政府一再重申住房建设的重要性,但要做到居者有其屋还有很大差距.本文从外部环境、政府职责、土地制度、资金来源、分配体系、实施成果及存在问题等方面分析了日本、新加坡的住房模式,并通过对比相关指标进一步结合实际分析我国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目前,新加坡住房供应主要分为公共组屋和私人住宅两大部分。公共组屋是政府为了保障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而兴建的廉价公共住房。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85%的居民居住在公共组屋中,且其中大部分人拥有组屋的产权,只有不到15%的高收入人群居住在私人住宅中。私人住宅是完全在市场化条件下运行的供高收入人群购买的商品住宅。  相似文献   

8.
廉租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衔接问题突出表现为两房保障对象之间没能充分衔接和两房政策实施及监管过程相互衔接不到位。各地解决两房衔接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可分为创新制度和完善制度两个方面,前者从衔接两房保障对象入手,建立政策性租赁住房新模式,形成"廉租住房——政策性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三层次住房保障模式;后者保持"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两层次住房保障模式不变,从完善制度出发,逐步健全政策,加大执行和监管力度。为了更好地解决两房衔接问题,建议从两房政策的制定、执行和监管三个方面综合考虑:统筹制定两房政策;建立协调机制,严格执行两房政策;建立有区别但又统一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9.
建屋局与新加坡住宅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又称狮城,面积648平方公里,人口310万,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1999年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800人。虽然新加坡人多地少、人口稠密,但却是世界上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居民住房问题的少数国家之一。截至1985年,新加坡已解决近80%人口的居住问题,到1990年,92%的新加坡人有了自己的住宅。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部长达纳巴兰在国会讲话中曾骄傲地宣布:“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国家能够象新加坡这样,使一个公民在离开学校工作二年便可以购置住房,一个月收入500新元的工人就完全有能力购买一套三房式组屋”。1988年香港《亚洲周刊》也发文赞叹道:“新加坡公共建屋举世无双。” 新加坡也曾经历过住房短缺,居住条件恶劣时期。新加坡在1959年6月获得自治时人口约为150万,其中就有25万人住在贫民窟里,  相似文献   

10.
程良波 《新东方》2010,(3):57-59
一、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发展进程 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提出要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城镇住房制度,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同时,首次提出建立以中低收入家庭为对象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房供应体系。建设部、财政部等部门根据该《决定》的指导精神,在同年出台了《城镇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办法》,将经济适用住房定义为“由相关部门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户提供按照国家住房建设标准建设的价格低于市场价的普通住房”。  相似文献   

11.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作为我国住房养老金,担负住房维修的资金保障。泰州市创新"住房医保"模式,通过业主、物业管理企业自愿参保,借助信息化平台简化申请流程,破解住宅维修资金管理使用过程的保值增值难、投票表决难,维修监管难等住房维修资金管理难题。"住房医保"模式还需要从做大资金池、建立动态赔付标准等方面提高其向其他城市推广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2.
韩敬 《求索》2013,(10):201-204,121
世界范围内,诸多国家都从不同层面对住房权加以规定和救济,住房权的救济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通过宪法规定住房权予以直接或间接救济;二是通过普通法律规定住房权予以直接救济:三是州法院根据州宪法对住房权予以直接救济:四是通过适用或解释生命权对住房权予以间接救济。本文借鉴各国住房权救济的模式,提出我国可在宪法中明确住房权的地位和意义,并明晰国家保护住房权的具体义务;尽快出台《住房法》,通过高位阶法律救济住房权: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力求通过行政诉讼制度救济住房权。  相似文献   

13.
《时事资料手册》2006,(3):59-60
20世纪60年代初,新加坡建立了建屋发展局,专门负责建造公共组屋(相当于中国的经济适用房)。现在,组屋已成为新加坡住房市场的主体。组屋起价较低,大概在几万新元左右。现在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组屋,价格一般在10万-20万新元(1新元约合4.9元人民币),一家人凑钱来买,并不困难。  相似文献   

14.
2003年,浙江率先在全国实施城镇佳房保障制度,初步构建了南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和城市旧住宅区改造等组成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政报》2008,(1):12-1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套型面积和销售价格,按照合理标准建设,面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供应,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是一个面积只有700多平方公里、人口500多万的城市国家,历史上也曾有过大部分国民买不起房的痛苦经历,但他们通过修建组屋形式,实现了为绝大多数国民提供经济适用住房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谢素芳 《中国人大》2011,(21):25-25
我国的住房保障工作可以追溯到城镇住房制度全面改革的1998年,国家在推进城镇住房商品化的同时,也着手推进住房保障工作。这十几年当中,我们也确实看到国家在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方面的探索,根据实际需要的变化,适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国家住房保障工作的步伐明显加快,如今我国已进人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时期,在这种背景下,各地住房保障工作也对国家统一、持续的保障性住房制度提出了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8.
民生指数     
上海“民间保障房”拟年内开建。上海一项由民间发起、以购房者定制、开发商提供土地进行建设的定向供应型住房模式最近进入正式实施阶段。所谓“民间保障房”,主要由发起人征集意向,在一批人对某一块区域的房屋价位、面积等达成共同意向之后,再找到这一区域拥有土地的开发商,进行定向性建房。尽管上海市房地局已宣布,将分别在2008年和2009年各新建、配建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400万平方米。不过,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主要针对城市的低收入人群。  相似文献   

19.
王美琴 《求索》2008,(10):52-54
住房是一个有着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因此很早就成为社会学研究的课题。在社会主义中国,城市住房问题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众多研究者以不同的思路和概念工具探讨了中国城市住房问题产生的一般原因、住房资源的分配机制、住房改革的现实效果以及主观评价,然而,从已有的研究看,大多数都是在社会结构层面探讨城市住房问题,而忽略了对住房问题和住房改革过程的具体的、动态的微观考察,这样一种视角及其所要考察的内容同样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政报》2008,(1):10-1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廉租住房制度建设,逐步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廉租住房保障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