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周恩来、邓小平要王海容、唐闻生将江青、王洪文等人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发言情况面告毛泽东。江青被迫就毛泽东多次批评的“四人帮”问题交出第一份检讨。 居心险恶的江青在昔阳大放厥词:“《水浒》里宋江架空晁盖,现在有没有人要架空主席?……”洞察其奸的邓小平指示要将江青大寨讲话用别的途径尽快呈送毛泽东。王海容、唐闻生从新华社女记者李琴手中接过江青讲话稿后,用最快速度面交毛泽东。  相似文献   

2.
7.周恩来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王海容、唐闻生这一对毛泽东时代的特殊政治角色,在高层政治斗争中所起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同年秋,中共“十大”会议后,王洪文进入最高领导层。周恩来虽然成为中国第二号人物,但他与毛泽东之间在某些“微妙问题”上却再次尖锐起来。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回到医院,已是凌晨一时了。 四日上午,邓小平第一个来到医院同周恩来单独谈话。接着王海容、唐闻生又来谈了很久。当天晚上,周恩来前往人民大会堂,主持有王洪文、叶剑英、邓小平、张春桥参加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研究在政治局范围内讨论贯彻毛泽东五月三日讲话的问题。由于五月三日会上“有些事大家还没听得很清楚”,常委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核对毛泽东的讲话记录。 四日、五日,周恩来用两天时间起草有关学习和政治  相似文献   

4.
4.毛泽东生前曾叮嘱唐闻生和王海容:“我死了以后你们要听总理的!”1970年让唐闻生终身难忘,这是她政治生涯里崛起的最初岁月。唐闻生至今还记得,进入人生暮年的毛泽东生前曾不止一次地细细叮嘱自己和王海容:“我死了以后你们要听总理的!”也许他老人家已隐隐感到去日无多,他神色  相似文献   

5.
自70年代初开始,一直到毛泽东辞世以前,王海容和外交部的另一位风云人物唐闻生几乎参加了他老人家与来访各国政要、知名人士的所有会见.这对形影不离的女性在外交界乃至中国政坛拥有很高的知名度.粉碎“四人帮” 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王海容、唐闻生相继离开外交界,在经历了一段可以理解的沉寂后,再度复出.前者出任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后者出任铁道部外事局局长.迄今为止,在外交圈内王海容、唐闻生仍是一对有争议的女性.但是,在邓小平与“四人帮” 的激烈斗争中,她们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1974年春,江青大发淫威,四次打电话逼迫外交部撤回邓小平率团出席第六届特别联大的报告.王海容、唐闻生顶住巨大压力,坚决抵制.翌年秋,中国政坛以邓小平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四人帮” 反革命集团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批评“四人帮” 1974年7月中旬,身患多种疾病的毛泽东准备赴南方休养。17日,毛泽东召集在京的中央政治局成员在中南海游泳池他的住地开会。才做过手术的周恩来也从医院赶来参加会议。 会上,毛泽东用严肃的口吻批评江青以及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他说:“江青同志,你要注意呢!别人对你有意见,又不好当面对你讲,你也不知道。不要设两个工厂,一个叫钢铁工厂,一个叫帽子工厂,动不动就给人戴大帽子,不好呢,要注意呢。”他还指着江青向在场的政治局成员表示:“她算上海帮呢!你们(指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四人。——引者注)要注意呢,不要  相似文献   

7.
1.1974年春,毛泽东亲自提议邓小平率团参加第六届特别联大。王海容、唐闻生奉命组织起草报告。毛泽东当即圈阅。  相似文献   

8.
(接上文)当天晚上,江青在钓鱼台17号楼私下召集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密谋,派人于第二天飞到长沙向毛泽东告状。江青说,邓小平所以这样吵架,就是对“文化大革命”不满意,反对“文化大革命”。张春桥也说,邓小平所以跳出来,可能是与四届人大人事安排及对总参谋长的提名有关,这是一次总爆发。王洪文说,邓小平对“文化大革命”不满意,有气,不支持新生事物。姚文元则在日记中写道:  相似文献   

9.
霞飞 《党史博览》2005,(12):51-54
1976年,姚文元收到了两封奇怪的信,既不交给华国锋,也不交给江青、张春桥、王洪文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4月,在天安门广场上爆发了以悼念周恩来、拥护邓小平、反对“四人帮”为主流的“四五”运动。4月12日,《人民日报》编辑部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封的下面写着:“《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0.
1975年,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支持下,邓小平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成了江青“四人帮”一伙篡权的“拦路虎”。 第一回合,江青以“反经验主义”挑起事端 1975年1月13日,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召开。此前,“四人帮”企图“组阁”,江青曾提出四届人大人事安排的方案,遭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这次  相似文献   

11.
1973年4月12日,“文革”中被打倒的“党内第二号走资派” 、在中国政坛消失数年之久的邓小平,紧随周恩来在一次 重大外事活动中公开亮相。邓小平再次复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 关注,正义之士无不拍手称快,但江青却看在眼里,恨在 心头。她十分清楚,无论是名望、资历、能力,自己都根本无法和邓 小平相比。当时,一直被她视为篡党夺权最大障碍的周恩 来身患癌症,邓小平在她还沉浸在幸灾乐祸的狂喜中突然复出,怎不 令她惊恐万分?更令她感到害怕的是,在党的“十大”上 仅当选为中央委员的邓小平,两个月后在毛泽东的亲自提议下进入政 治局和中央军委,开始参与中央和军队的领导,显示出强 劲的上升势头 毫无疑问,身体健康、性格刚毅、敢于碰硬的邓小 平将成为继周恩来之后江青一伙实现野心的最大障碍。于 是,从1974年春到1975年秋,江青伙同“四人帮”其他成员王洪文 、张春桥、姚文元,连续四次丧心病狂地对邓小平恶意发 难,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相似文献   

12.
霞飞 《党史博采》2006,(8):43-49,52
“文化大革命”对于亿万中国人民来说,不啻是一场浩劫,但对于王洪文来说,却是一架平步青云的梯子。王洪文凭借着“文化大革命”,翻江倒海,从一名普通干部一跃成为上海的风云人物,并逐渐受到张春桥、江青等人的重视,走上了飞黄腾达的道路。在党的十大上,王洪文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名列毛泽东、周恩来之后,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三号人物。又曾几何时,“四人帮”倒台,终受历史和正义的审判。玉洪文成为阶下囚,在狱中抑郁而死。那么,王洪文在“文革”前的人生之路又是什么样的呢?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记载,精心撰写此文,从客观的角度,对王洪文的“发家史”作了详尽的叙述。  相似文献   

13.
林木 《党史博览》2006,(9):28-29
“文革”中的王洪文。被押上法庭的王洪文。“文革”中的张春桥。被押上审判台的张春桥。“文革”中的江青。被押上法庭的江青。“文革”中的姚文元。被押上审判台的姚文元。南京市群众举行集会和游行庆,祝粉碎四『人帮的』胜利。1976年9月,毛泽东主席逝世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加紧了夺取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阴谋活动。10月6日,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中央领导人,执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1980年11月20日至1981年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开庭公审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数十名主…  相似文献   

14.
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选出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阵容是: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陶铸、陈伯达、邓小平、康生、刘少奇、朱德、李富春、陈云。 当时,中央决策层内能够制约林彪、江青一伙,并与其倒行逆施相抗衡的,除毛泽东外,只有周恩来和陶铸。  相似文献   

15.
1976年春天,以北京天安门广场为中心的悼念周恩来,拥护邓小平,反对“四人帮”的大规模群众运动,使“四人帮”惊恐万状,胆颤心惊。自“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十年间,总是他们在那里盗用“群众运动”的名义“运动”别人。如今觉醒了的人民群众用“群众运动”的方式起来反对他们了,这怎能不令他们惊慌失措呢? “四人帮”密谋策划,王洪文窜到天安门广场,布置镇压天安门广场的群众活动 从1976年3月30日至4月26日,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先后给当时的《人民日报》总编辑鲁瑛打了  相似文献   

16.
霞飞 《党史博览》2006,(2):51-54
这里所说的“文革”初期毛泽东给江青写的信,是指1966年7月8日毛泽东在韶山滴水洞写给江青的一封信。因为毛泽东写好这封信后,先给周恩来、王任重二人看过之后,由周恩来转交给在上海的江青,江青看过之后又由周恩来带此信到大连,交给在那里的林彪看过。那么,毛泽东为什么在那个时候给江青写那样一封信?  相似文献   

17.
圖書大世界     
《中南海人物春秋》(全二册)中国青年出版社56.00元“文化大革命“十年,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忘却的十年。在这十年中,有多少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领导干部遭受迫害,家破人亡?在这十年中,又有多少政治野心家、阴谋家得逞一时,飞黄腾达?本书以生动而又详尽的笔触,深刻揭示了政坛风云人物沉沉浮浮的深层内幕,讴歌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风亮节,鞭挞了林彪、江青、康生、张春桥、王洪文等作威作福,不  相似文献   

18.
扳倒陶铸之后,江青一伙的 下一个目标是周恩来 1966年8月八届十一中全会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后,刘少奇、邓小平虽然仍是政治局常委,但实际上已“靠边站”了。党和国家的重任倾在了周恩来的身上。鉴此,全会期间在讨论政治局常委分工时,周恩来向毛泽东建议,让刚从广州调中央工作的陶铸担任要职,以协助他处理党和国家的日常事务。毛泽东采纳了周恩来的建议,并在政治局常委名单草案上亲自用红笔把陶铸勾到周恩来的后面、陈伯达的前面。这样,陶铸一跃成为仅次于毛泽东、林彪、周恩来的中央  相似文献   

19.
据相关资料记载,1973年初,毛泽东决定重新启用"文革"中已被打倒的邓小平之后,曾随手写下了"三多一少"这四个字,并向身边工作人员解释说:周恩来应多休息,邓小平应多工作,王洪文应多学习,江青应少说话。可以说,这"三多一少"也是当年毛泽东为稳定中国政局的最大心愿。然而,历史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使是毛泽东这样伟大的战略家也是如此,因为他所期望的"三多一少"这四个人中一个也没有做到。所不同的是,前两位是无法做到,后两位却是不愿做到。  相似文献   

20.
《党风与廉政》2000,(10):41-41
汪文风同志曾担任过中央审理“两案”领导小组第二办公室副主任,兼审讯组组长。他说,张春桥最初可不像在法庭上那样以不语应万语.而是谈了一些事情的。例如王洪文秘密赴湖南向毛泽东告状前,“四人帮”曾在钓鱼台17号楼密商过。张春桥在叙述这一情况时,吐露了他们想拱倒周恩来、邓小平的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